2025 上海车展,日产双车出击,布局中国与海外市场

2025上海车展,日产汽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当展厅里的目光关注全球首款插电混动皮卡Frontier Pro PHEV时,这个百年车企正用行动回应中国市场的追问,传统合资品牌如何在电动化中重获主动权?

2025 上海车展,日产双车出击,布局中国与海外市场-有驾

郑州日产的工程师们显然做足了功课。这款由中日团队联合开发的皮卡,在保留3.5吨拖曳能力和800牛·米扭矩的同时,塞进了135公里纯电续航和6kW外放电功能。它的星核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既能兼容燃油动力,也能适配增程和纯电系统。这种可油可电的灵活性,或许正是应对中国皮卡市场分化的关键,当长城炮在商用领域领先时,日产选择用新能源技术切入高端乘用市场。

另一边的东风日产N7,这款基于天演架构的纯电轿车,从概念车到量产仅用了12个月。工程师们把日产引以为傲的零重力座椅升级成AI云毯系统,甚至开发出全域防晕车技术,这可能是针对中国家庭用户痛点的精准打击。但真正让行业重视的,是其搭载的NISSAN OS系统。这套由本土团队主导开发的车机,不仅接入了DeepSeek-R1大模型,还首次实现了跨品牌生态互联。

2025 上海车展,日产双车出击,布局中国与海外市场-有驾

这两款车型是日产对中国市场的重新定位。马智欣多次提到中国速度,而这个速度的核心是24个月的研发周期和本土团队的决策权。当N7的智能驾驶系统选择与Momenta合作,当Frontier Pro PHEV的电池通过四针刺无热蔓延测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融合,更是体系的重构。这种改变在郑州日产尤为明显,这个曾经的边缘合资企业,正通过星核平台向全球输出技术标准。

数据显示,2024年日产在华销量同比腰斩,而新能源渗透率不足5%。要在2027年前推出10款新能源车,意味着平均每3个月就要量产一款新车。这对供应链和渠道都是考验。

2025 上海车展,日产双车出击,布局中国与海外市场-有驾

在皮卡市场,日产选择了一条另一条路。尽管国内皮卡年销量稳定在50万辆左右,但出口量在2024年激增76%。Frontier Pro PHEV的全球首发,正是瞄准了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对新能源皮卡的需求。这种中国研发、全球销售的模式,可能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示范。但在国内市场,它仍需面对长城炮、江铃域虎等对手的围剿,以及新能源皮卡政策的不确定性。

日产的转型其实是整个合资缩影。在新势力和自主品牌下,从N7的AI云毯座椅到Frontier Pro PHEV的模块化平台,日产正在用中国智慧重构全球竞争力。当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日产的选择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