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内蒙古呼伦贝尔交警支队车管所正式启动电动自行车免费登记上牌工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首周就办理了超过3800辆车的登记手续,日均受理量超500辆。一位刚拿到绿色正式号牌的车主表示:“从提交材料到挂牌完成只用了20分钟,全程没花一分钱。”
政策明确排除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三轮/四轮电动车,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全国多地推行“免费备案”政策,非标车过渡期最长延至2028年
云南华宁规定,2025年9月30日前购买的非标电动三、四轮车可申请临时备案标识,过渡期至2028年9月30日。
河南邓州将集中免费登记备案截止日期设为2025年8月31日,逾期未备案车辆将面临查处。四川宜宾等地同样为超标车提供免费备案登记,过渡期持续至2028年。
备案材料灵活化是另一大亮点。
多地允许车主在购车发票或合格证丢失的情况下,签署《车辆来源合法性承诺书》即可办理。甘肃玉门、山东青州等地也开展了类似备案登记,过渡期分别至2025年6月30日及更晚。
“送考下乡”破解农村考证难,一天拿证。
针对农村及偏远地区考证难问题,贵州黔南交管部门将摩托车考场搬到村民家门口。2025年一次“送考下乡”活动中,120名参考群众有102人通过考试获证。
贵州威宁优化考试流程,理论考试采用方言语音播报和纸质试卷,实操考试免除预约环节,最快一天可拿证。
费用大幅降低至150元。
云南蒙自、湖南永州等地也推行类似政策,云南部分地区还将摩托车驾照报考年龄上限从60岁放宽至70岁。
柔性执法取代“一刀切”,首次轻微违规免罚款
浙江、湖北等地对首次未戴头盔、越线停车等轻微违规行为采取教育劝导替代罚款。山西、河南等地允许车主通过观看事故警示片或参与交通治理等方式免罚。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专班明确要求杜绝“一刀切”式管理,推广人性化执法。
河北、山东对非标三四轮车实施“编码管理”,通过安全检测后喷涂专属编码即可上路,并推行“首违不罚”政策。
工信部推动充电桩“价费分离”,要求电价不高于居民用电价格。
部分地区夜间谷底电价低至0.3元/度,较此前下降30%。福建福州、江苏苏州试点“换电柜”,实现3分钟电池更换。
保险保障同步升级。
合规电动车自动获赠第三者责任险,最高赔付10万元。以旧换新补贴最高可达650元,山东、江苏等地叠加“旧车折价+政府补贴”双重优惠。
“亮尾行动”守护夜间安全,反光条成农村三轮车标配
甘肃古浪县为电动三轮车免费粘贴3M反光条,提升夜间可视距离。
湖北仙桃公安交警同步推广太阳能LED尾灯选项,并配套安全培训演示刹车距离测算和带货平衡原理。此类“亮尾行动”已在多地乡镇普及,直接降低夜间行车事故风险。
政策执行差异仍存,这些地区严查非标车
尽管便民政策广泛推广,云南昭通、江西定南等地仍严查非标车非法上路。厦门明确禁止三轮摩托车在思明区、湖里区行驶,岛外区域注册登记需提供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及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车主需密切关注当地政策,避免违规风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