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江退场腾势,当D9从王牌变枷锁,怎么就变味了呢?

要说现在新能源圈子里最让人揪心的品牌,腾势绝对算一个。

赵长江退场腾势,当D9从王牌变枷锁,怎么就变味了呢?-有驾

还记得三年前这个品牌有多风光吗?

一款D9直接把国产新能源MPV的价格天花板捅到了40万区间,月销量总能维持在1万辆以上。

那时候去4S店看车,销售顾问连正眼都不带瞧人的,想买还得排队。

可这才过了两年多,故事怎么就变味了呢?

赵长江退场腾势,当D9从王牌变枷锁,怎么就变味了呢?-有驾

看看5月份的销量排行榜就明白了,D9先是输给了老对手别克GL8,现在连丰田赛那都能压它一头。

更尴尬的是,整个品牌到现在全靠D9撑场子,新出的N7、N8根本引不起什么水花。

这就好比一家餐厅就靠一道招牌菜硬撑,其他菜品都拿不出手,顾客来了一次两次后还能有多少回头率?

咱们来扒一扒腾势这波人事变动背后的门道。

赵长江退场腾势,当D9从王牌变枷锁,怎么就变味了呢?-有驾

原先的掌舵人赵长江突然被调去管方程豹,接替他的是比亚迪老将李慧。

表面上看是正常轮岗,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明升暗降。

赵长江这个人挺有意思,最爱干的事就是穿着牛仔裤白球鞋开发布会,大半夜还在直播间跟车主们唠嗑。

这样的掌门人在造车新势力里可能很吃香,但在主打"豪华科技"的腾势身上,怎么看怎么别扭。

赵长江退场腾势,当D9从王牌变枷锁,怎么就变味了呢?-有驾

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咱们普通消费者可能说不清楚,但有几个硬伤是躲不过去的。首先是产品更新换代太慢,D9从上市到现在都快两年了,其他品牌早就把配置追平甚至反超了。现在的消费者可精着呢,买40万的车不光要看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才是真正的"必杀技"。就连二线城市的消费者都知道问销售:"你家车机芯片用的是8155还是新一代的?"

更让潜在车主心里打鼓的是,腾势到现在都靠一款D9撑门面。有钱人买车最讲究什么?面子和稀缺性啊。花大几十万买辆MPV,开出去发现满大街都是,心里能舒坦吗?这就好比买奢侈品包,谁愿意跟小区里十个人撞款?所以说腾势现在最大的危机不是销量下滑,而是品牌价值在一点点被稀释。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比亚迪的难处。作为亲爸爸,比亚迪对腾势肯定是寄予厚望的。可眼看着奔驰这个二股东都快成摆设了,腾势要想真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不能再靠拼性价比那套打法了。看看理想、蔚来是怎么玩高端的?人家是把"豪华"两个字刻进骨子里的。不是说搞个真皮座椅、加块大屏幕就叫高端,关键是要让掏钱的消费者觉得这钱花得值。

现如今的李慧面临的局面可比当年赵长江接手时困难多了。那时候新能源市场还在跑马圈地,D9靠着市场空白期迅速打开局面。现在呢?就连二线合资品牌都开始认真搞新能源MPV了。更可怕的是,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买MPV不光要空间大,还得有高级感;不仅要续航长,还得能自己停车。这些需求加在一起,腾势要想翻盘就得下狠功夫。

赵长江退场腾势,当D9从王牌变枷锁,怎么就变味了呢?-有驾

其实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想想就明白:花四五十万买MPV的家庭,谁不是既要商务接待又要全家出游?这就对车型提出了双重标准。D9刚出来时确实够惊艳,可这两年竞争对手们早把功课补上了。反倒是腾势自己,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显得有点磨蹭。这就好比去菜市场买菜,同样的价钱,别的摊主都开始送葱送蒜了,你家还按原价卖,顾客能没想法吗?

现在最有意思的是看李慧怎么破局。这位女将在比亚迪干了二十多年,既懂造车又懂卖车。可腾势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产品线太单薄、品牌定位模糊、技术优势被蚕食...这就好比一场已经打到下半场的球赛,落后的队伍要想扳平比分,光靠换教练是远远不够的。

从消费者心理来看,腾势眼下最需要的是找到新的记忆点。想想看,提到宝马会说操控,提到奔驰会说豪华,提到理想会说"移动的家"...那提到腾势呢?除了"卖得不错的D9",似乎很难用一个标签来概括。这对于一个要打造高端形象的品牌来说,实在太危险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像腾势这样既有传统车企背书又有新势力基因的品牌本来很有优势。但要是继续吃着老本不创新,很快就会被更懂消费者、更舍得投入的新选手超越。毕竟买车人最现实了,钱在自己口袋里,到底买谁的账还得看谁家产品更对自己的胃口。#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