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往年那是有排面的存在,行业大咖汇聚、明星车型井喷,人头攒动,热闹得让人分分钟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卷入一场大型现实版“速度与激情”。
然而今年,画风突然转向,安静得有点过分。
怎么回事?
豪车馆直接变“新势力练兵场”,那些头顶光环的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悉数退场,你说这个味道,怪不怪?
2025成都国际车展刚一开幕,舆论场上就炸开了锅。
本该是场面恢弘、重磅新车扎堆的盛典,如今却成了谁都在“错峰营销”的赛场。
有点像班里成绩顶流的小朋友,上课都跑去自习了,剩下一桌子转校生正捧着作业暗自努力,气氛说不清,是哀还是喜。
成都车展怎么了?
真是“寒风凛冽”吗?
这届车展真的变味了,这事,有点猫腻。
翻翻历年的车展花名册,谁敢说没被超豪华品牌刷过存在感?
捷豹路虎、宾利、保时捷、玛莎拉蒂,每家都是大手笔。
前几年,成都16号豪车馆简直像个霸总打卡地,闪灯晃得人眼花缭乱。
但这次,小米、红旗成了主角,那些原本的大哥大成了旁观者,类似国际足坛大腕退役,谁上C位立马变得耐人寻味。
扎心的现实,豪华品牌的缺席可不是突然兴起的“装死”游戏。
销量低迷,是致命一刀。
数据显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2024年交付量暴跌28%,上半年的交付只占全球销量的14%。
巅峰时期是30%,你说落差大不大?
原因大家也能想个七七八八,无非是电动化不足、新产品不给力,还有豪车税门槛一降再降,羊毛薅不动了。
那些靠信仰吃饭、价高者得的宾利劳斯莱斯们,也没能幸免。
整个进口超豪华市场一季度销量断崖式腰斩,销量只剩3.7万辆,比去年竟然少了一半,史诗级滑铁卢。
你以为是穷了买不起?
未必。
消费降级是底色,但更多是这些顶奢品牌丧失了话语权,曾经那一句“豪车定义由我说了算”不灵了。
泡沫被戳破后,看似风光的市场,实际早已暗流涌动。
不说别的,冲浪这几年,只要你不是活在象牙塔,谁还会专门跑一趟车展了解新车?
短视频、直播、汽车KOL,随手一刷各路信息铺天盖地。
车展想赚钱,越烧越亏!
毕竟投入高得惊人,住酒店、搭展台、马夫保镖才艺表演,一场下来顶得上一台超豪车。
但你见哪个土豪非要在这种时候放下身段和大众拼热度?
“不如去线下沙龙/高尔夫俱乐部搞点小圈层聚会,得来的订单更香。”
这个逻辑你细品,是不是那么点道理?
至于主流和新势力品牌,为啥还要呼啦啦地来参展?
说白了,这阵风还真就吹不倒他们。
车展还是最直观的试炼场,哪家技术新、配置卷、智能化强,消费者一目了然。
面对比亚迪、吉利、长安这种资深“地主”,拿出王炸还怕压不住场子?
今年比亚迪生怕别人看不见它,一个品牌直接包下9号馆。
王朝网、海洋网、腾势、方程豹、仰望——全家变阵,仿佛在说:无论你是谁,预算多少,这里都有你的菜。
这气势,打底就是全国车展天花板。
而吉利主攻银河、极氪,其中极氪9X预售价拉满47.99-56.99万,在自主高端这条赛道直接下了战书。
极氪9X的高配还带来了900V架构、国产首个48V防倾杆,这技术猛如虎,发布1小时能拿下4万多订单,也是挺猛。
数据不会说谎,中国缺不缺高端用户?
不缺!
缺的是让土豪们眼前一亮、能花钱花得心甘情愿的产品。
蔚来今年也很有新意,车展刚开门主品牌新车就给100kWh大电池标配了。
原来选装,现在直接全员拉满。
官方说,这一波让所有车型BaaS价格直降3万8。
最低20万不到能拿蔚来ET5,好家伙,这价格真是薅到都不信自己。
尤其升级大电池后,什么续航焦虑、冬天掉电这些毛病通通治好。
ET5从585km直接跃到740km,是不是再也不用为5公里焦头烂额?
新配置一出,以往被诟病的竞争力也一下子变得有头有脸。
这一切都说明,新势力也打通任督二脉,开始用硬通货陪你“真香”。
对比下边缘化掉的外资/超豪华品牌,一边在抖抖索索抓用户,一边自主新贵们火力全开抢地盘。
这对比,属实让人无法忽略,谁在得势、谁在掉队已是明眼人都能看个大概。
说到底,现在的车展已经不是全行业都要争的大舞台了。
它更像一面镜子,有人在里面照见了光鲜,也有人照出来是自己的落寞。
豪华品牌那些年的无敌风光,终归成了昨日黄花。
他们手上那把话语权,已经被智能化、电动化等新潮流夺走。
“你说你豪华?那我花同样的钱买一堆黑科技体验,真觉得你贵得挺没劲。”
用户心气变了,你再扯高价大旗也喊不动。
其实大众的注意力转变早有苗头。
从过去网络红人、流量明星、奇葩概念车扎堆抢镜,到现在百姓更关心动力、配置、优惠、实际体验,这场大浪淘沙,豪车神话分分钟被科技和本土新贵“闷声发财”给逆转。
消费心理转变根深蒂固。
大家都想过得更精明些,花一分钱要有两分的价值,哪还会单纯为标志上的一只马、一只豹子掏空钱包?
成都车展的冷暖,其实全写在参展品牌的策略里。
谁还把参展当主战场?
都是“错峰突围”,要么提前爆料抢风头,要么熬到车展结束后才亮真章。
车展这一块,已经不是人均“抡锤抢蛋糕”,而是拼谁能精准拿下用户眼球。
新媒体直接把信息密度拉满,用户习惯变了,原有商业逻辑不得不调整。
再贵的SHOW,也拗不过流量的威力。
你说豪华品牌的退潮意味行业寒冬?
其实未必。
机会,往往藏在旧格局的裂缝里。
中国品牌们这波是越打越有自信,占据主流消费区间,以智能和技术说话,收割一波又一波认可。
外资豪车只会在边缘越走越远,不来参展也许反而避免了更难堪的对比。
倒是自主和新势力们,在更贴地气的价位上蹦跶得更自在。
看了成都车展的你,心底是否有点小感触?
寒意确实有点,但你说是行业垮了?
错,倒更像是优胜劣汰的正常换血,没什么值得夸张惋惜的。
中国车市,正值涅槃。
有舍有得,有冷有热。
说到底,成都车展还在,只是灯下的英雄换了。
舞台万年不变,照见的主角常新。
说一句玩笑话,成都今年的雨下得再大,也没能浇灭中国品牌和新势力的火。
等明年,场内会不会换另一批角色在风口浪尖跳舞?
就等你亲自来看。
你怎么看今年成都车展的变化?
豪华品牌的失落还有回来的机会吗?
还是新势力已经接管了话语权?
欢迎留言,咱们唠一唠!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