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发动机实测逆袭,奇瑞碾压德日系,国产车这次真硬气

最近,很多正在考虑买车或者关注汽车市场的朋友,可能都听到了一个挺让人惊讶的消息,就是关于奇瑞一款国产发动机的数据。

这事儿在网上讨论得特别热烈,起因是一份实测数据报告,说奇瑞新出的2.0T发动机,动力表现远远超过了厂家自己公布的数字,甚至把一些我们印象里很厉害的德系、日系同类产品都比了下去。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又是什么宣传噱头,是不是夸大其词了?

国产发动机实测逆袭,奇瑞碾压德日系,国产车这次真硬气-有驾

毕竟这么多年,我们习惯了合资品牌在发动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像聊天一样,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它背后反映出的变化,好好捋一捋。

事情的核心,是奇瑞那台代号为“鲲鹏动力2.0TGDI”的发动机。

按照奇瑞官方公布的数据,这台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是390牛·米。

这个数据本身已经很不错了,放在市面上一众2.0T排量的发动机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水平。

但真正引爆话题的,是一些专业的汽车媒体和改装爱好者们,他们把搭载这款发动机的实车,或者干脆把发动机拆下来,放到了专业的测试设备上,结果测出来的数据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峰值扭矩普遍都超过了480牛·米,有的甚至跑出了接近490牛·米的结果。

可能有些朋友对“扭矩”这个词不太熟悉,简单来说,它决定了车子起步和加速时的那股“劲儿”。

扭矩越大,你踩下油门时,车子往前窜的力道就越猛,推背感也越强。

490牛·米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可以找个大家都很熟悉参照物——大众的EA888高功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用在很多奥迪、大众的中高端车型上,它的官方扭矩是370牛·米。

国产发动机实测逆袭,奇瑞碾压德日系,国产车这次真硬气-有驾

很多追求性能的车主,还会花不少钱去刷所谓的“一阶程序”,也就是优化电脑数据来提升动力,即便是这样,扭矩也就在460牛·米左右。

这么一对比,奇瑞这台原厂状态下的发动机,动力储备竟然比精心调校过的德系名机还要强,这就难怪大家会觉得不可思议了。

这在汽车行业里是很少见的,厂家一般会把数据标得高一点,实际使用打点折扣,而奇瑞这次反其道而行之,被大家戏称为“反向虚标”,自己公布的数据反而保守了。

那么问题来了,奇瑞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这背后并不是什么魔法,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投入和积累。

要让一台发动机既有劲儿又省油,是件非常考验技术功底的事情。

奇瑞在这台发动机上用了几个关键技术。

一个是“超高压直喷系统”,压力达到了350bar。

这就像我们用的喷雾瓶,压力越大,喷出来的水雾就越细。

发动机也是一个道理,把汽油喷成极细的雾状,就能和空气混合得更充分,燃烧起来效率更高,动力自然就更强,而且不容易产生积碳,对发动机长期使用的健康也有好处。

国产发动机实测逆袭,奇瑞碾压德日系,国产车这次真硬气-有驾

另一个是“双涡管涡轮增压”技术。

以前的涡轮增压,常有一个小毛病叫“涡轮迟滞”,就是你油门踩下去,要稍微等一下,动力才上来。

双涡管技术就好比把原来拥堵的单车道,改造成了两条通畅的行车道,废气推动涡轮更顺畅,大大缓解了迟滞现象,让动力响应更及时,开起来感觉更跟脚。

正是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让这台发动机在爆发出强大动力的同时,还能保持一个相对经济的油耗。

不少车主实测,搭载这款发动机的SUV车型,日常综合油耗也就在百公里8升左右,对于一台这么大马力的中型SUV来说,这个成绩是相当优秀的。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台发动机表现突出,还不足以说明整个行业的趋势。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种技术自信正在转化为一种全面的产品力优势,并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所采纳。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终身质保”政策。

奇瑞率先提出了发动机、变速箱终身保修的承诺,条件是车主需要一直在其指定的4S店进行保养。

这笔账其实很好算,一年可能多花几百块的保养费用,但换来的是车辆最核心、维修成本也最高的两大部件有了永久的保障,这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国产发动机实测逆袭,奇瑞碾压德日系,国产车这次真硬气-有驾

厂家敢这么承诺,底气就来自于对自家产品质量的信心。

这种做法也引发了行业的连锁反应,吉利、长城、长安等主流国产品牌也纷纷跟进,推出了各自的质保升级政策。

虽然具体条款各有不同,有的对保养间隔有要求,有的设定了年限或里程的上限,但这无疑表明,国产品牌正在从单纯地卖产品,转向提供更长久、更全面的服务保障,这是一种竞争维度的升级。

除了传统燃油车领域,在当前最热门的混合动力市场,中国品牌的表现同样抢眼。

以前提起混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丰田,省油是它的最大标签,但动力偏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以其超长的续航和极低的馈电油耗,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一箱油跑一千多公里已经不是新闻。

吉利推出的混动系统,则在省油的同时,兼顾了出色的加速性能,做到了动力和能耗的平衡。

甚至连专注于硬派越野车的长城,也把混动技术应用到了皮卡上,让这些“油老虎”的油耗变得亲民起来。

所有这些现象汇集在一起,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那个需要靠模仿和性价比来生存的阶段。

如今,无论是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核心硬件,还是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这样的软件科技,再到售后服务和质保政策,国产品牌正在构建一个系统性的优势。

过去我们买车时,脑海里那种“德系车稳、日系车省油、国产车便宜”的刻板印象,正在被迅速打破。

现在,当你拿着十几、二十万的预算走进汽车市场,会发现可供选择的优秀国产车型琳琅满目,它们在产品力上已经完全不输甚至超越了同价位的合资品牌。

这个变化,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