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日产奇骏的发布,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恼。
你知道,当我看到那一张张官图时,内心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又是这套”。
当然,别误会,我并不是在批评奇骏。
它的外形一如既往地稳重,依旧是“看了不腻”的那种风格。
可是,作为一款即将迎来换代的车型,这一波小改款,老实说,给我的感觉倒更像是“熟悉的味道”。
有点儿像曾经一度放下的旧皮夹,重新拿出来发现它其实还挺好用,但就是缺少了些新鲜感。
话说回来,这辆车最大的魅力,还是在那微妙的改变里。
你知道的,日产从来都不是那种“噼里啪啦”大动干戈的品牌,更多时候,它是那种悄无声息地在细节上做功夫的高手。
这一次的奇骏,正是如此。
新车的中网设计,别看是个小动作,却让整个前脸看起来更加立体了,像是穿上了新的“战甲”。
下灯组那两侧的进气口都给扩大了,跑起来的时候,完全能让你感受到那股“风一样的速度”。
不过,最吸引我注意的,还是那19英寸的轮圈,感觉整个车子瞬间高大上了不少。
虽然说外观的变化不能算得上是翻天覆地,但给人的感觉却更为有质感、更加立体。
至于车内的变化,不得不说,这次的内饰升级给我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感。
那种原本略显硬朗的设计被加了点“温柔”,不再那么死板。
而NissanConnect车载系统这次加入了谷歌地图,除了导航之外,简直就像是给车主送了一个移动的“科技助手”。
安卓互联、CarPlay,感觉在车内用手机操作起来都像是在做梦一样便利。
可远程调控空调、车辆状态的功能也依旧保留,特别是想象着冬天从办公室出来,坐进车里就能感受到温暖的空调吹来,这简直是懒人的福音。
说实话,这款车的动力系统,完全没有给我惊艳的感觉。
e-POWER系统的搭配,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双电机组合,数据上看上去是那么的平稳——250千瓦的功率和525牛·米的扭矩,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够用了。
而且油耗控制得还不错,6.36L/100km的表现,在这个油价高涨的时代简直是“得天独厚”。
可问题在于,日产总是这么“低调”。
这动力的数据虽然不错,但好像总是缺少一些激情四射的感觉。
如果非要比,和某些品牌动辄就用性能来吸引眼球的做法相比,奇骏总有些“悄悄来,默默走”的味道。
不过,说到这,我又有点儿忍不住要佩服日产的“稳重”了。
其实,他们并不打算做那个“一夜之间火爆全网”的车型,毕竟,奇骏从来也不是“傻大黑粗”的那种。
它用细节、用品质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买完后不会让你有“买贵了”的悔意。
比如那款ROCK CREEK版本,它的设计有点“越野范儿”,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是那种可以带你去攀山越岭的硬汉车型。
相比之下,AUTECH则显得更优雅、精致,完全就是“城市中的绅士”。
而普通版呢,也许看上去不那么抢眼,但它却有一种让人觉得“踏实”的气质,尤其是在你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时,简直就是一辆“全能型”车。
其实,真要说最让我在意的,还是新款奇骏如何平衡“传统”和“创新”的问题。
它并没有试图迎合所谓的“个性化”潮流,而是继续坚持着自己稳健的步伐。
这种“看似没有什么突破,其实有着不小提升”的做法,让我不得不想起许多做事情时“不以风头为主,只求默默扎根”的品牌。
如果说某些品牌一味盲目追求“新潮”,甚至有时做出来的东西反而失去了原本的味道,那么奇骏这一波小改款,反而让我想起了“稳重才是最稳妥的选择”这句话。
但话说回来,这并不意味着奇骏的未来就一马平川了。
毕竟,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可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品牌、新车竞逐这个庞大的市场份额。
从产品力到品牌效应,奇骏不仅需要对“创新”保持敏感,也得思考如何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毕竟,市场永远是动态的,消费者的口味也常常发生变化。
不管怎样,新款奇骏无疑在许多细节上做了很好的升级,尤其是在外观和科技配置上。
它可能不会像某些热门车型那样引起轰动效应,但它的“默默进化”,也许正是它最大的亮点。
总的来说,如果你是一个注重舒适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的消费者,新款奇骏依然是一款非常值得选择的车。
而至于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坐“老大哥”的位置,恐怕还是得看消费者的口碑和未来的销售表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