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海东南亚,跟老一辈在外闯荡打拼,其实也差不了多少门道。记得去年在曼谷过泼水节,大小路口挤满人,红绿灯一闪,路边全是新上的国产新能源车——哪个小白车主不是一边摇窗一边跟司机吐槽“泰国这路况跟国内完全不是一个调调”,导航都得靠手机翻着用。车主李哥说:新买的极氪009,泰国师傅叫装个专用防鼠网,说前两年车友在群里传过底盘电池被老鼠咬漏液,修得头皮发麻,这种事国内可不多。
从12年上汽冒险合资开始,十来年间,国产车在泰国算是从“看不顺眼”悄悄变成了“还算能用”。保壮飞那会儿被上汽派过来,满嘴泰语加印尼语,混进本地小吃摊能讲半天柴米油盐,造车、修车、刷认证、联盟本地配件厂——咱们自家人说,那阵上汽就是啥都自己来,连工厂选址都亲自跑偏僻地段,找朋友帮着疏通泰方政策口子。后来他换去哪吒跟极氪,光是政商文体圈子,一年内卖了好几辆给王室亲戚,阵仗真不小。曼谷招待极氪009上市时,我记得是请泰拳冠军撑场面——泰国人真不太懂新能源,买车还挑能不能载大象那种空间。
日系在这里就是老大,路上十辆八辆能有七辆丰田本田。有次和泰方维修师傅喝冰啤时,他顺嘴就怼:“中国电车新鲜——但这皮卡载货耐用,还是日本妥妥的。”他说他们厂配件库里零件多到修什么油、水、刹车盘都不愁,纯燃油体系盘得牢。其实中国车企想挤进来,每年新推2、3款电动车,刚开始完全靠低价,单款车贴三成,赔本赚吆喝。上汽那阵刚搞MG合资,营销渠道、服务体系都得仿着日系那一套来,多拉本地员工、客户活动办得跟本地大集似的。奇瑞后来也进过,结果产品认证卡死了,赔官司都赔怕了,最后黯然撤场。
大转折是在18年,东盟区谈判后电动车进口免税开了口,MG ZS EV高价首发,订单破千,消费者很新鲜,充电桩缺得一塌糊涂,大家到处找落脚点。政策还在拖,泰国政府来中国考察补贴和产业链,想学怎么搞根基。那两年旅游不景气,汽车产业成了本地救命稻草。身边养车的叔叔有话:“二手车能卖出天价,但进口车玩分期,电动车还得吃补贴。”后来的“EV3.0”“EV3.5”直接把价格战点燃,特斯拉直营模式在这死活玩不起来,用车门店稀缺,连保险都没人配套,买家群里天天吵售后。
记得那次在曼谷车展,极氪X直接抬进门口,泰国工业部长坐进去拍照——其实展台后头,本地连快充站都没铺齐。泰国本地年产能三十八万多车,新能源销量才七万多,产能疏不出去。车厂大堆人员投进来,却只能被动降价,一时间大家都赶着往SUV大尺寸车型扎堆。群里有个老哥算账,丰田混动车型现在竟然直接降价卖到16万,头半年还二十万起步,日系急了。
细说当地细分市场,皮卡需求太多,一年要三十万台。上汽大通和长城炮试水却卖不过日系,售后配件难找,消费者还是信老牌。说到事故,群友传过小鹏X9碰撞后本地维修点苦等配件,等到都快一年,国内售后体系没那么给力,大家感慨:“豪车电车进来容易,保养难如登天”。极氪009和同级的埃尔法比,后者以前卖九十万,现在六十万都能买,极氪逼着竞品降价,还请泰国一线女明星做广告,动静不小。高端MPV圈子里,政商关系、明星效应是推销一级,豪华版车主复购率据销售口述能有两三成。车型配置也拉开差距,像高速NOA自动驾驶、全景泊车,师傅都说“贵车有的,平价车就别想”。
智能化是真主打,群里有人说极氪那套“开得像手机一样顺”,但MPV客户更在乎车内空间和面子功能,小型电动车反倒对智能化要求随意。插混车型今年减税后成新宠,年底估摸能卖出两万台,全被中国品牌收割本地市场蛋糕。说到冷门配置,有车主给极氪跑长途,发现座椅按摩头枕震动太强,隔壁维修师傅吐槽:装了“只会哗啦的按摩椅,不如去泰式按摩店直接按”。
现在各家都啃政策,哪吒暴雷把补贴推迟了,财政部停掉购车补贴后不少车企现金流紧张,经销商也求咱们商会帮维保,找原厂零件配套,师傅都直呼:“再这样,老百姓修车难得很!”二手市场也开始活跃,低价收购哪吒V、MG ZS这种退市车型,留给老司机跑短途用。
说到底,中国品牌能吃下大约两成市场,日系坚守赵家棚,大蛋糕还端在他们手里。新能源车在泰国有什么误区?外地游客别慌,充电桩还在慢慢铺,不要听群里炒作一键全网充就能跑远,实际用下来有的充电站信号不稳,APP定位失灵,导航还得自备。地方热带潮湿,防锈和密闭要特别在意,上回师傅翻开底盘,看到除锈涂层还糊一层胶水,说“这新车哪能不用点小伎俩噻”。
下半年极氪新7X在拉差达拳馆上市,当地泰拳运动员和总经理合影发朋友圈成段,大家都在说看这个中国车能不能比皮卡跑得快。至于朋友圈里的用车琐事,上月有车主贴出来,极氪009在清迈下山时发现刹车踏板过软,后续等厂家派专员飞过来看,说是热带山区连续下坡,刹车片老化快,本地用车维护周期要比国内缩短。听了保养师傅的话,“泰国这地方,定期检车别嫌麻烦,坏了你还得飞回中国才能修”。买车还是要图安心,别光看厂商宣传,实际用起来啥事都可能遇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