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扯什么技术了,韩系车的衰败,根子在“看不起人”

讲真,最近看到韩系车那个销量,我第一反应不是“怎么这么惨”,而是“怎么还有这么多?”。

2016年,那会儿大家还在讨论卡戴珊的屁股和一部叫《太阳的后裔》的韩剧,韩系车在中国一年能卖掉180万辆。什么概念?就是你出门左拐的王大爷、右拐的李阿姨,家里可能都有一辆现代或者起亚,大家见面都得聊两句“诶,你这车,省油不?”。

然后时间快进到2023年,销量直接一个自由落体,啪叽一下,摔成了30万辆。这已经不是腰斩了,这是直接给你截肢到脖子,就留一个脑袋在外面思考人生。

有人说,这是因为技术掉队了。这个说法,对,但也不全对。说是技术问题,更像是一种心态问题,一种“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就烂”的终极行为艺术。

别扯什么技术了,韩系车的衰败,根子在“看不起人”-有驾

你看国产车在干嘛?吉利上来就给你2.0T配8AT,跟不要钱一样往十几万的车里塞,主打一个“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比亚迪更是重量级,直接把三电技术做成了压缩毛巾,泡水里就涨开,续航700公里,带激光雷达,恨不得给你配个驾驶员。

回头看韩系车,当同行都在修仙,准备渡劫飞升的时候,它还在那儿练习马步,扎得还不是特别稳。索纳塔抱着那个干式双离合,顿挫起来能把你早饭都给摇匀了,那感觉就像车里坐了个雷电法王杨永信,时不时给你来一下,帮你提神醒脑。新能源那边更典中典了,起亚EV6,一款续受400公里的“油改电”,那感觉就像4G时代你还在用诺基亚发短信,问就是“情怀”。

这种操作,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舰队开走,觉得这颗星球的物种实在是太抽象了。

所以你看,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脑子问题。他们还活在那个合资标就是“人上人”的年代,觉得只要我挂个外国牌子,我就是有技术。但问题是,现在的老百姓不好骗了。你那点技术,在国产的闪电战面前,连金钟罩铁布衫都算不上,顶多算一层保鲜膜。

更深层的原因,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和夹缝中的精神分裂。

韩系车的定位是什么?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换了四五台车的中年人,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你说它高端吧,它上面有BBA三座大山压着,奔驰的那个三叉星辉,那不是标,那是玄学,是信仰,是社交货币,是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你说它省油耐用吧,旁边丰田本田笑而不语,开不坏的丰田,那不是一句广告,那是一种传承。你说它动力强吧,美系肌肉车直接把发动机参数拍你脸上。

韩系车有什么?“设计”?讲真,这年头连老头乐都开始讲究空气动力学了,你的设计再花里胡哨,能比得过人家冰箱彩电大沙发?

别扯什么技术了,韩系车的衰败,根子在“看不起人”-有驾

它就像一个在班级里成绩中等、长相中等、家境中等的同学,没有任何突出的优点,也没有任何致命的缺点。这种人在和平年代挺好,岁月静好。但现在是什么时候?是黑暗森林,是零和博弈,是所有车企都杀红了眼,准备把桌子都掀了的修罗场。你一个没有特点的人,就是最先被淘汰的。

别扯什么技术了,韩系车的衰败,根子在“看不起人”-有驾

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这种精神分裂还体现在它的定价和策略上。一方面想往上够一够豪华,一方面又舍不得性价比的基本盘。结果就是,向上被德日系一巴掌拍下来,向下被比亚迪们按在地上摩擦。当自主品牌开始发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的时候,韩系车还在那儿纠结今天是用刀叉还是用筷子。坏了菜了,人家连锅都给你端走了。

然后就是那个最伤人的,服务双标。

很多人把“萨德事件”当成韩系车溃败的起点,其实那只是个导火索。真正让消费者心态崩了的,是那种赤裸裸的“区别对待”。就像你谈了个对象,你对她掏心掏肺,结果发现她在外面不仅有狗,还给狗买的骨头都比给你买的排骨贵。这TM还能忍?

全球版的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诶,给你减个配;国外的召回,到了国内,诶,说我们情况特殊。这种事儿一次两次还行,多了,谁也不是傻子。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图什么?我花钱是来买个“孙子”身份认同感的吗?

别扯什么技术了,韩系车的衰败,根子在“看不起人”-有驾

信任这东西,就像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旦用过一次,就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当吉利们开始研究怎么让车更像一个移动的家,当比亚迪们开始琢磨怎么让电车彻底告别里程焦虑,当理想开始把车变成一个亲子乐园的时候,韩系车还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步自封。它在全球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现代起亚去年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这恰恰是最讽刺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它有能力,有技术,但它就是不想给中国市场。它觉得我们不配。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怨妇,对着空气输出。但讲真,有些事你不骂出来,真的会憋出内伤。

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溃败,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傲慢、偏见和认知错位的“道诡异仙”式剧本。它不是输给了技术,也不是输给了市场,它是输给了这个时代。输给了那个不再迷信合资品牌,敢于用真金白银给自己人投票的新一代中国消费者。

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我猜,不是退市,那太体面了。更可能的是,它会慢慢变成一个边缘化的品牌,一个活在段子里的传说,一个汽车销售在介绍完所有主流车型后,会顺带提一句“哦对,我们角落里还有个XX,您要不……顺便看看?”的存在。

就问你怕不怕?

它不是没质量,J.D.Power的榜单上它常年有名。但能过,就是能过。质量好,在这个时代,只是一个准入门槛,而不是免死金牌。当你的对手直接开启了“无限火力”模式,你还在那儿坚持“公平对决”,那你不是骑士,你是小丑。最好的求生手段,是直接把服务器拔了。但它,显然没这个魄力。所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韩系车选了后者。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