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是所有人都疯了,但疯得又很有章法。
就比如腾势新出的这个N8L,一个大六座SUV。你看它的宣传,什么5米2车长,3米轴距,云栖座椅,智能冷暖冰箱。
诶,这套路熟不熟悉?
不装了,摊牌了,这就是对着理想的脸一顿输出,而且是那种指名道姓的贴脸开大。
如果说之前友商们还讲究个武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家存量市场里分蛋糕。
现在不是了,现在是掀桌子。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
腾势N8L这波操作,就是这个路数,它不是来抢蛋糕的,它是要把做蛋糕的师傅、和面盆、乃至后厨的煤气罐都打包带走。
这已经不是市场竞争了,这是修仙小说里的生死局,要么渡劫飞升,要么道消身殒。
我们先看它最核心的那个点,空间。
讲真,现在聊车,尤其是给家庭用的车,空间这东西,就跟玄幻小说里的“灵根”一样,是基础设定,没这个,你后面吹得再天花乱坠,都是空中楼阁。
腾势N8L直接把尺寸拉满,5200mm车长,3075mm轴距。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已经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了,这是一个移动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是个车,一到周末,把座椅一放倒,加水就能膨胀成一个两室一厅。
尤其是那个第三排,过去大家对SUV第三排的印象是什么?
是鸡肋,是惩罚座,是专门留给你不想带但又不得不带的亲戚的专座。
坐进去,膝盖顶着前排靠背,头顶着天花板,感觉自己不是在坐车,是在练一种很新的瑜伽。
但N8L号称1米82坐进去,膝盖还有一拳半。
这就很魔幻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爹,你岳父,两个中年男人,可以同时在第二排和第三排获得类似“人”的待遇。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再加上那个按摩加热功能,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两个词是走不动道的。
腰不酸了,腿不麻了,连带着看方向盘都觉得眉清目秀了。
我总觉得,现在的车企都开窍了,它们终于意识到,一台家庭用车的核心用户,不是那个负责貌美如花的老婆,也不是那个负责哭闹尖叫的孩子,而是那个默默开车,默默还贷,默默承受一切的司机——那个中年男人。
所以你看,什么零重力座椅,什么二排小桌板,什么49处储物空间,这些东西是给谁用的?
表面上是给家人用的,实际上,是为了让家人在车里能“自洽”,能自己玩儿自己的,从而让司机获得片刻的安宁。
这种安宁,比什么百公里加速重要一万倍。
这是一种新型的“奶头乐”,汽车版。
那个11L的智能冷暖冰箱,更是典中典。
夏天冰可乐,冬天温牛奶。
这功能,你一年可能用不了几次,但它必须得有。
就像你手机里存的那些健身视频,你从来不看,但删了又觉得亏了几个亿。
它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让你用,而是为了让你在某个瞬间,觉得自己是个“完美奶爸”,是个“生活品质的掌控者”。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马杀鸡。
写到这里,我感觉腾势的产品经理应该给我打钱,但转念一想,他们可能觉得我是来砸场子的。
然后我们聊聊科技,这个更好玩了。
腾势搞了个“云-A智能空气悬架”和“易三方”系统。
名字一个比一个玄学,听起来像是某个修仙门派的镇派功法。
什么高速避让,什么智能防晕车,什么窄路一把过。
这些东西,翻译过来其实就一句话:
让你老婆觉得你开车技术变好了。
之前过个坎,后排孩子手里的玩具飞了,老婆一个白眼甩过来:“你就不能开稳点?”
现在,云-A自动调节,车身稳如老狗,孩子睡得香甜,老婆甚至会夸一句:“老公你现在开车好温柔哦。”
家庭地位瞬间提升了那么0.5个百分点。
这才是核心科技,懂吗?
再看那个“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
我一直觉得,现阶段所有吹上天的自动驾驶,本质上都是“半成品”。
它的关键不在于激光雷达有多牛,算法有多强,而在于现实路况有多不讲理。
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是在封闭道路上跑圈,而是在某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去面对那些骑着“老头乐”、走位堪比“道诡异仙”里角色的老大爷。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所以,目前这些辅助驾驶系统,最大的作用不是替你开车,是给你当一个“赛博陪驾”。
一个永远不会骂你,但会在关键时刻提醒你、甚至帮你踩一脚刹车的“电子教练”。
对于很多“坐车紧张党”来说,这玩意儿比司机本人还可靠。
“比你开得稳”,这句话,是扎在我心上的一把刀。
还有那个手机遥控泊车,简直是社恐福音。
面对狭窄的停车位,再也不用在保安大叔和路人甲乙丙丁的“指导”下,在一头冷汗中反复揉库了。
你只需要下车,掏出手机,像玩遥控车一样,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别人是在停车,你是在进行一场神秘的东方仪式。
当然,所有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问题上:
这一切,值得吗?
把KTV搬进车里,把按摩椅焊在底盘上,把冰箱塞进扶手箱,把一台车武装成一个“电子方舟”,真的有必要吗?
我觉得,这得分怎么看。
从纯粹的工具理性角度看,很多功能都是过剩的。
就像我们买的烤箱,最后都成了放碗碟的柜子。
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的角度看,这一切又无比合理。
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奔驰?真的是因为它的机械素质天下无敌吗?
不是的,是因为那个三叉星辉标,能提供一种非理性的满足感。
它是一种社交货币,一种自我认同。
现在的新势力,包括腾势在内,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在创造一种新的“玄学”,一种“科技奶爸”的玄学。
它们通过堆砌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功能,给你塑造一个新的人设:
你不是一个疲惫的中年人,你是一个懂科技、爱家庭、有品位、能把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新时代好男人。
这台车,就是你的“道场”,你的“神装”。
开着它,你就像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用电能和智能,去“驯服”家庭出行的各种混乱。
孩子哭闹?有娱乐屏。
老婆晕车?有防晕系统。
老爹腰疼?有座椅按摩。
烦不烦啊!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腾势N8L这类车,它贩卖的早已不是车本身,而是一套“家庭出行问题终极解决方案”的幻觉。
这个幻觉很贵,但对于那些被现实生活反复摩擦的中年人来说,又显得格外诱人。
因为他们真的需要一个这样的“移动港湾”,一个能让他们短暂逃离现实,扮演一下“全能超人”的舞台。
这已经不是买车了,这是在给自己买一个心理安慰。
一种“我虽然被生活按在地上锤,但我还能给家人一个移动的堡垒”的悲壮的自我感动。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别再问值不值了,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需要”和“不需要”。
而车企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疯狂地、歇斯底里地,去创造你的“需要”。
加大,加大,再加大。
直到你觉得,没这台车,你的家庭生活,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缺了点什么呢?
缺了点被他们定义出来的幸福。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真相,一场盛大、荒诞且无比精准的,针对中年男人的围猎。
而我们,都是猎物。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