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级登机桥投用后
天府机场创新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为解决操作员仍需到桥头
启动登机桥自动接退功能的难题
技术团队向L4级远程无人驾驶登机桥
发起技术攻坚
从亚洲第一到世界第一
1
困难初现
为实现登机桥远程监管自动靠接,技术团队增设了远程工作操作台,在测试中发现,操作台频繁出现画面卡顿、操作延迟现象,这对远程操作登机桥造成困难。登机桥全长三十多米,对接完成后允许的最大误差仅5厘米,一旦信号不畅,就会导致自动接机失败。
2
通力合作
“那时大家都很着急,却只能靠人工一点点排查。”登机桥管理室主任助理米运良的话,道出了当时的困境。历经排查发现,在机坪上复杂的信号环境中,航空器通信信号与强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是造成信号中断和接机失败的主要原因。
技术团队迅速对登机桥硬件进行全面测试,并联合信息服务部、中集天达优化网络线路,为登机桥加装信号屏蔽层,经改造,远程无人驾驶的信号传输通道最终被成功打通。
3
七年磨一剑
2023年9月15日,随着东方航空MU6390航班停靠209机位,中控室启动远程指令,登机桥仅用时50余秒平稳精准完成对接,标志着全球首次L4级登机桥载客保障圆满完成,七年耕耘,终获硕果。
4
输出标准
为筑牢技术应用根基,团队持续优化运行方案,先后制定5版保障方案,最终形成3份技术文件,其中,团队探索的高于欧标的技术要求获民航局认可,被纳入民航局《民用机场无人驾驶旅客登机桥技术要求》(AC-137-CA-2023-2),作为行业标准对外发布,为全球民航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天府经验”。
从“一控一”到“一控多”
今年8月22日,天府机场召开L4级“一控多”无人驾驶登机桥试运行启动会,这标志着天府机场无人驾驶登机桥从“一控一”(一名操作员控制一条登机桥),迈入“一控多”(一名操作员控制多条登机桥)的全新阶段。
1
运行更高效
经实际运行验证,接机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约36%,靠桥精准度达99%(较人工操作提升8个百分点),效率与精准度的双重提升,有效缩短了航班周转时间,让机场运行更高效。
2
管理更智能
团队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打通设备与机场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可视分析及预测性维护,推动登机桥运行单机管理向集成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3
操作更安全
在安全保障方面,通过增设靠桥许可按钮、状态实时显示、通道光幕监测等多重防护机制,并对安全靴、卷帘门等关键部件实施自动化升级,让远程操作模式有效规避了人为操作失误,使航空器靠桥安全性实现质的飞跃。
四型机场建设

从L3到L4,从“一控一”到“一控多”,智慧登机桥的迭代升级,正是天府机场践行“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天府机场将持续推动登机桥与机场全域智能生态融合,为加快建设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注入更多“智慧动能”。

策划:“新机汇”宣传工作室
编辑:李佩宸、张砚晰
文字:李佩宸
照片:张 港、杨 宇、李佩宸
初审:樊 瑞、蒋 靖
校审:党委工作部
原创 天府空港新视界 作者:机电设备部
更多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无人车资讯,敬请关注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