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看照片就要发朋友圈,毕竟合照这玩意儿在商业社会基本等同于战国时期诸侯会盟,只不过诸侯长了一张能上热搜的脸,盟约多半是股东大会ppt里的那一页。但最近有些照片,连我这个资深吃瓜群众都看出了不一般:东风汽车和华为那群人,合得像八大金刚聚会,分不清谁是真主,谁是帮手,谁是HR直接派来的临时演员。
大合照流行归流行,但这届企业联谊,显然不是“你站左边我站右边”这么简单。你看,华为那几尊汽车业务的大神全都来了,东风这边所有能通过考勤机的关键高管也全部打卡。要不是没拉横幅,我差点以为这是春游团体照。而且,不光东风一家刚刚“合”,广汽和北汽都前脚走同一流程,深怕自己掉队。谁还敢说中国汽车企业不会搞团建?这个排场和参与度,比我公司年会免费自助餐还氛围感满满。
实际情况如何呢?据圈内人分析,这不是简单来蹭流量的,而是“合华为2.0版本”正式发布。旧版只是大家学华为平板下单,最新版连公司架构都一块儿加装鸿蒙——想象一下,你在车里下订单,同步消息推送到人力资源部,采购、售后、管理层一条龙服务,说是智能化,实际快能跑出“中式灵魂融合”新赛道。
这种合作到底怎么进化?明白人都知道,刚开始那套“合华为1.0”,操作更像是手机装APP:车企缺啥就配啥,华为就像小超市老板,谁想要智能驾驶谁来一朵,缺座舱就送鸿蒙;“流量+方案”套餐点到碗里,不送葱姜,但包退包换。典型代表就是问界,以及那些“含华量”磨磨唧唧的车型。大家都给华为打工,有些人打着打着还以为自己成了华为亲戚——结果销量一出,考核批了,发现还是亲戚里最穷的那一个。
你以为技术赋能就是万能钥匙?实际更多只是万能遥控器。问界成为销量主力,大概率是华为直接把赛力斯给端了,一边推门店一边做品牌,不是战略合作更像战略收编。其他车企被“赋能”后,却发现钥匙插不上门,市场对“既华为又不是华为”这套身份认同症,接受起来比相亲对象带四个娃还矛盾。而华为管你是不是亲生,思想改造先走一步。
于是,合华为2.0来了。技术合作不再只是“你有我缺”,而是“你缺的我有,我懒得自己有了也给你”。组织、流程、品牌、体系,全方位嵌入。东风这次“顶层协同”,直接从大老板到分公司的小经理,统统一口同吃晾晒。“合”都不再只是两家logo贴一块,而是直接开始“精神合资”,产品只是表象,灵魂互换才是本质。广汽玩得更花,新品牌、新团队、一条龙学习华为的集成开发到销售全流程,好像在岗培训被升级成“长期持股激励”,IPD、IPMS背背书,还差一套晨会跳广场舞聚人心。
北汽直接喊出“战略共同体”,内味道太浓了。分工什么的先放一边,“利益绑定”才是真的;资源、利润、品牌、治理,连班车都是一块儿买单。你说这不是合资,是联名创业。不过如果合伙人聚餐吃不饱,大家也能一起喝西北风,毕竟利益捆绑在中国企业字典里,已经比KPI、OKR还家常。
可是这么多“合”完了,灵魂是不是就不用了?华为说不造车,但影响中国汽车造车方式,已经比造车还像造车。下一步,“合华为”肯定不满足于“帮你装APP”的基础级合作,而是“帮你装系统”的底层级改造。不是我升级你的logo,而是让你换上我的灵魂,最后消费者还以为自己买的是车,实际上选的是“一体化自我认同套餐”——热情洋溢地办张会员卡,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IPD世界观。
这么一弄,车企也自然而然掉进了“统一方法论”的温柔陷阱。大家都在比谁“含华量高”,实际谁能把华为的套路消化透才是赢家。你说创新?创新没你想象的容易。就像小朋友比赛吃冰淇淋,谁吃的多,谁先肚子疼,现场表演高阶智驾翻车。
说到同质化竞争,本人略有体会。先是上汽推出“最便宜鸿蒙智行”,配置拉满,价格压低,直接把消费者逼成哲学家:为什么同一套技术在不同牌子就能差价到两万八?你没看错,20万不到,高阶智驾、豪华座舱都能配齐——你以为自己得到的是“华为的未来”,其实买到的是“车企的现状”。
但真要实现差异化,车企不能只靠技术,毕竟“技术参数就像照片P图”,都是谁用谁卖谁都说好的套路。市场拼的是谁能把齐全的“方法论”做成独家体验闭环,谁能在用户心智中建起一堵属于自己的防火墙。“中国式新豪华”不再是BBA的尾巴,而是要自创一套以华为为核心的荣誉勋章。广汽启境“HI PLUS”直接冲顶高端市场,北汽享界想重塑“豪华体验”,东风猛士想法更飒,深怕错过灵魂充值的最后一班地铁。
但愿车企都能守住自己的独立灵魂,不管华为用啥方法论,最终结果拼的还是“谁敢放下老大心态,谁有第二曲线的心气”。谁能喝得了华为的鸡汤,又能吐得出自己的辣酱,这才是最后的赢家。
有人说,华为既然不造车,还搅进这么深干嘛?其实中国企业做事,最喜欢的就是“不做第一,就做唯一”。华为明明说自己不造车,但实际上比很多车企还更像车企。你在展厅里看车,他们在董事会里看烧脑流程;你觉得广告像传销,他们觉得方法论都能开商城。这帮人到底想不想造车,都比郭敬明小说主角情感还难猜透。
关于未来智能车到底会是啥样,我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合华为2.0”连灵魂都能合,谁能不失控谁能掉队,估计得看谁在体系长跑里能扛得住“方法论的耐力”。最后能拿满分的,也许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个,而是能边跑边做思想改造的那个。谁熬到最后谁笑到最后,只要别在中途被KPI绊倒,还能保持飒爽英姿。
说了这么多年,这种大合照、灵魂合、体系整合,细品下来,像极了老北京涮羊肉,头一锅大家各自分羊肉,第二锅直接改各自下材料。涮到最后,谁的精华都融进了高汤里,没羊肉了,大家喝汤;没汤了,还能玩团建。归根到底,智能化转型不是你合我合,而是我们一块儿合,能不能合成一锅好汤,就要看谁是真正的火候担当。
别说什么技术、流程、IPD、IPMS听不懂,这年头,灵魂要是能合了,车企怕什么卷?怕的是合了半天,最后只剩一张合照,一堆鸡汤,一地难题。
我都快搞不清自己是买车,还是买合资文化的会员卡。恐怕最终,我们都只是在一张大合影里被P成了和谐的背景,谁还在乎灵魂是不是合得拧巴?至少照片还挺好看,不信你公司年会再比一比。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