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不对,电瓶报废”这说法,倒也不能说完全不对。其实,电瓶如果充电方式不合适,确实有可能提前损坏,甚至导致报废。比如说,用不匹配的充电器或充电时间太长,都会对电瓶造成伤害。你要知道,电瓶咱们平时都得按规矩充电,否则,受伤的不光是电瓶,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这句话虽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提醒大家要正確充電,才能延长电瓶寿命嘛。
现在啊,电动车已经变成家家户户的“出行必备”了,有些家庭甚至是“一人一辆”,挺普遍的。
电瓶嘛,跑车的“心脏”要是养护不当,不仅经常得花钱换,还容易在路上突然没电,搞得人焦躁不已。
说到充电这事儿,大家的习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招儿!
充电习惯
实际上,电瓶就像一个“能量变换器”,充电的时候,把电能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骑车的时候再把这些化学能转回电能,推动车子跑起来。
所以说,充电的方法对吧,那就直接关系到电瓶能装进去多少电,以及能用多久。
现在市面上卖的电动车充电器,大多都是“三区段充电”,主要分为恒压、恒流和涓流这三个阶段。
插上电以后,红灯亮,表示正在进行前两个阶段,也就是在快速“补充电量”。
等到绿灯一亮,很多人以为电充满了,其 实只是完成了前两步,还没进入那关键的涓流阶段呢。
你是不是遇到过这种事:一到绿灯就猛骑,没跑多远第一个电就没了?那就是没经过涓流充电,骗电的“虚电”在作怪。
其实,也有不少网友在吐槽,为什么不搞个三色灯:红灯显示正在充电,绿灯告诉你充满了,黄灯则是涓流充足,自动断电,干脆利落。
这样一来,也不会伤害到电池呀,可是“充满不拔”到底行不行呢?
到底怎样拔充电器
很多人觉得,绿灯一亮就多充一会儿,这样电能充得更满啦,于是就一直把充电器插着,直到下一次骑车的时候才拔掉。
其实,这样做暗藏风险,绿灯一亮后,充电器可还没歇着,它还会用点小电流继续给电瓶“补充”呢。
要是电瓶长时间用微弱电流冲着,它的温度就会慢慢升高,时间一长可能会导致失水、鼓包这些毛病,续航能力就会逐渐变差,严重的话还可能直接报废掉。
既然说“充满不拔”不好,那“没充满就拔”是不是就没啥问题了?
这个答案也是不是说得过去。电瓶的使用寿命跟“充电次数”可是少不了关系,就像手机电池一样,用久了电容量难免会缩水,电动车的电瓶也是这样。
要是那个电瓶的额定循环次数是350次,每天都充一次的话,估计能坚持一年左右;要是两天充一次,那差不多能用两年。
要是经常没充满就拔,比如只充到50%就扯掉,下次再充,这样也算作一次完整的循环次数。
这样一来,不就是白白浪费了一次充电周期吗?电池的使用寿命自然会缩短。原本能用上三年的电瓶,可能因为经常“没充满就拔”,一年多后就变得不怎么耐用了。
正确的充电方式
实际上呢,要等到充电器上的绿灯亮起之后,再继续等个一到两小时,让电瓶进行涓流充电,这样一来,电才算是真正充满了,然后就要及时把充电器拔了。
或者有人会想,那个一到两小时怎么能掌握得那么准呢?其实也不用太计较,只要记住,“绿灯亮了别马上拔,也别一直插着”,就行啦。
除了“充满拔不拔”的问题,有几个充电上的小细节同样会影响到电瓶的寿命,很多人也没太在意。比如说充电的时机,很多人要么天天充电,要么就是等电完全用光了才充。
实际上,当电瓶剩大约30%的电量时再充电,最合适不过。这时候既不会因为电量过低导致电瓶受损,也不会浪费充电的次数,还能促进电池内部的还原过程,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充电器的选择
你是不是也曾陷入过那种“天天充电”或者“用到快没电再充”这类误区呢?
选充电器这事得细心点,有些人为了省点钱,充电器一坏就随便买个杂牌的,觉得只要能充电就行,没太在意品牌和品质。
可这些小品牌的充电器用的都是差材料,不只充电慢,还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说不定还会反过来伤到本来没毛病的电瓶。
要是长时间不骑电动车,比如出差想回老家休假,别把车扔那儿不搭理它。
要是不长时间不给电瓶充电,容易出现“硫化”问题,也就是电极上会结一层白色的硫化物,这样一来,电瓶就充不上电,最终只好报废了。
其实啊,电动车的电瓶得好好爱护。有些人可能觉得,它也就个代步的家伙,没必要搞得那么讲究。
你算算看吧,正常的充电方式能让电瓶多用上一到两年,这样省下来的换电瓶的钱,说不定都够加几次油或者交几次物业费了。
再者,电瓶保持得好,出门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半路没电,既省心又省事儿。
功率要是太低,充电就慢,还可能因为充得久引起电瓶发热;要是太高的话,可能会给电瓶带来冲击,搞的寿命缩短。
买充电器的时候,可得留意产品说明,要不就问问商家,确保挑到合适功率的那款。
像有的充电器能自己检测电瓶的电量,一充满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有的则能根据电瓶的用电状况调整充电的电流,更加科学合理。
这些智能功能虽然价格稍高点,但从长远考虑,对电瓶的保护效果确实挺明显,能帮你节省不少换电瓶的钱哩。
归根结底啊,充电器别图便宜买那些劣质货。多掏点预算,挑个品质靠谱、功能合适的充电器,才是最好的电瓶保护方式,也能让你的出行更安全、更顺畅。
有人觉得啊,嘴上说得漂亮,可是真到实际生活中,没那么容易办成。在家里充电基本能满足专家提的充电要求,可安全方面又该怎么办呢?
为了搞定安全充电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强调在充电室集中充电,可怎么确保充满电后两个小时就拔掉充电器呢?这就得靠技术人员出马,好好研究研究了。
关于这件事,大家平时都怎么想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