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俄罗斯车市突然遭遇“寒流”,整体销量同比暴跌27.6%,中国品牌更是集体“遇冷”,哈弗、奇瑞、长安、吉利等主要品牌销量纷纷下滑超过30%,引发市场关注。
“俄罗斯一哥”拉达也难逃“滑铁卢”
尽管如此,俄罗斯本土品牌拉达依然稳坐销量冠军宝座,市场份额达到26.8%。旗下Granta车型更是以12.8%的市场份额领跑车型榜,销量突破1.15万辆。然而,拉达旗下其他车型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例如Vesta车型销量甚至锐减近半,显示出市场整体疲软态势。
中国品牌“跌跌不休”,哈弗Jolion成唯一亮点
与拉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遭遇“滑铁卢”。哈弗、奇瑞、长安、吉利等主要品牌销量均出现超过30%的下滑,反映出整体市场消费力减弱。
其中,哈弗销量9,172辆,排名第二,但同比下滑39.7%,仅Jolion车型进入车型榜前三。奇瑞销量8,858辆,排名第三,同比下滑34.8%,瑞虎4车型从4月第九位升至6月第六位,而瑞虎7 Pro Max 首次跌出前十。长安销量6,388辆超吉利,排号第四, Uni-S车型销量从第六升至第四。吉利销量6,165辆排名第五, Monjaro销量2438辆,位列车型销量第七。
本土化优势凸显,Belgee逆势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Belgee品牌(基于吉利车型本土化生产)逆势增长25.5%,旗下X50车型以3.0%份额跃居车型榜第五,显示出本土化生产的优势。此外,韩系Solaris品牌和广汽品牌也实现了增长,分别同比增长55.9%和24.8%,其中广汽品牌更是首次进入销量前十。
多重因素导致市场疲软,中国品牌面临挑战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车市整体表现疲软,销量持续下滑,主要受汇率波动、零部件供应不稳定及平行进口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中国品牌由于依赖进口,成本高,在市场下滑的情况下,销量下滑幅度更大。
未来展望:中国品牌如何应对挑战?
面对俄罗斯车市的“寒流”,中国品牌需要积极应对挑战。一方面,可以加强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满足俄罗斯消费者的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