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名爵MG4亮相,内饰外观大变样,主打纯电紧凑两厢
这几天在车友群里,有人发了张照片,说小区门口停着一辆还没挂牌的“新面孔”,紫色的,看着挺精神。凑近一瞧,是全新的名爵MG4。这车子跟以前那款比起来,一下子就认不出来了。前脸有点像之前Cyberster那种感觉,不过没那么犀利,反倒圆润不少。我记得老王总说过:“现在的设计都往年轻人靠拢,老家伙们看不懂咯。”
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个LED背光“MG”标志,在晚上路灯底下亮着,有点意思。头灯也换成了新造型,两边还有通风口,看起来透气多了。前包围做得宽厚些,大进气口显眼,就是少了一股攻击性——有人说像是收敛脾气的小伙。
侧面变化其实没那么大,还保持短悬挂、三段腰线那些传统套路,不过门把手还是走回老路,用的是常规样式。有个细节我差点忽略:充电口安在左前翼子板上,每次去充电桩都不用倒腾半天方向,这个算贴心吧?轮圈也有讲究,新款给到了双色五辐铝合金,可以选16或17英寸,我隔壁阿伟看见直接念叨:“17寸205胎,不怕烂路?”不过据说实际开下来舒适度还行。
颜色方面倒是让女司机们乐开花——东来紫、清波翠,还有月光白和海岛蓝什么的,总共六种涂装可挑。我妹看到实拍图后就直嚷嚷要买紫色,她嫌自家灰色太普通。
尾部变化更明显,新尾灯用贯穿式设计,还带箭头造型示宽灯。“MG”标志搬到正中间,牌照框挪到底部去了。这代尺寸比上一代长108毫米、宽6毫米、高35毫米(轴距2750),我记得修理厂小刘去年还吐槽旧款后排空间紧,这回估计能松快一点。
进到车里才发现变化最大。一坐进去,中控屏一下从12.3英寸涨到15.6英寸,而且悬浮感很强,下方机械按键基本砍掉,只留几个快捷开关在台面上方便摸索。据销售顺嘴提过,现在流行怀挡,所以旋钮档位被换成怀挡样式,“省地方呗!”副仪表台还能无线充手机,高达50瓦,我试过一次,比我家里的插座快多了。不过朋友提醒,无线充别放钥匙一起,会发热影响识别。
方向盘和现款差不多,多功能按键分布熟悉,但整体配色走起黛山蓝和蔷薇紫路线。实拍那辆就是蔷薇紫内饰,一体式座椅靠背坐感偏硬朗,据说后排能四六分放倒,加上带遮阳帘的大天幕,下雨天坐里面望云卷云舒挺舒服。储物空间也有升级:标准471升后备厢,再加底板下面98升隐藏格,小件杂物终于不用乱丢地垫下边儿去了。
智能系统方面听师傅讲,新版首搭OPPO合作开发的智行互联系统,用高通8155芯片。不仅能语音控制车辆,还支持手机摇一摇导航推送位置啥的。在微信群里已经有人晒出体验视频,说操作顺滑不卡顿,比自家的旧安卓机好用不少。不过这种东西嘛,也不是谁都爱折腾,我爸只会调收音机频道,对这些功能完全无感,他老人家只关心空调冷不冷……
动力部分早就申报工信部啦,这次定的是120千瓦单电机(250牛·米扭矩),极速160公里/小时。有趣的是官方宣称续航537公里,但具体工况类型没人敢保证准头。我邻居小孙拿表测了一趟,从30%冲到80%,二十分钟不到。他私信问客服为啥不是四驱?答复是目前主推单电机版本,更注重日常通勤需求。但据他自己琢磨,如果真想追求动力刺激,那还是等等双电机或者四驱版吧——毕竟现款最高315千瓦功率摆在那里,全系极速200km/h,他觉得对一般家庭来说意义有限,“你又不是天天跑赛道。”
聊起配置,有群友提及一个冷门事儿:这一代取消了原先中控屏下沿的一组实体按钮,好处当然简洁美观,可坏处就是戴手套时触控反应慢。有老司机支招,可以把常用功能设置成快捷方式挂出来,否则冬天戴棉手套切歌费劲。据维修站技师透露,今年的新批次玻璃密封条升级为三层结构,上高速时风噪抑制提升明显,这是厂家悄悄改良的小动作,不写在说明书上的那种“小福利”。
最后补一句,小区停车场最近突然冒出好几辆同级别纯电两厢车,就连一直喊穷的大壮都琢磨换ID.3,说省油钱还能占新能源指标便宜。不过据统计过去一年名爵MG4 EV卖出去5999台,其实销量算不上火爆,但身边愿意尝鲜的人越来越多,也许再等半年二手市场会出现第一批转让,到时候价格可能更亲民一些?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零散埋于文中,包括销售随口介绍、维修技师闲谈及微信群经验分享等渠道信息综合整理。如需核查请以实际车型参数及品牌公告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