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新年,阿廖沙照例跑车去做首保。五个多月,公里数过了4500,瑞虎7 Pro Max 该“挨一刀”了。其实他之前也开过自家瑞虎8,油水都混过,不至于被4S店轻易唬住。而这一回,账单还是让他咬咬牙——比他算的小账本贵不少。
首保清单看着还挺“工整”:一大早去奥尔洛夫大街那家奇瑞4S,排了队,服务接待一边笑着聊“今年耗材都贵”,一边递了这一堆明细。保养工时5700卢布没啥好讨价还价的,发动机护板拆装也要600块,剩下机油、滤芯、垫片,机油还指定只能用奇瑞5W-30这一款,4940卢布,滤芯又一千五,杂七杂八加到13370卢布。这换回人民币,差不多得一千二百块。阿廖沙琢磨着,他之前还以为最多花9000——结果一算,比预期还多接近一半,白白少了顿全家周末早午餐的钱。
他们家车友群里总调侃,“原厂用原油,钱包瘦成秋裤”。可也没法,图个安心,怕外头作坊连胆也不洗就往机舱塞。去年红帕萨特出个小故障,图省200块去外面换了油,跑半年小病多得狠,最后还是回来掏钱修正经。4S师傅老雷说得糙理在,“现在俄国,涨价像下雾,不分早晚,一年不比一年便宜。”阿廖沙点头,4S店就是贵,可要保质保妈心安,也认了。
其实这次车保养回来,阿廖沙没直接回家,安排了一次和家里大伙的远路旅行。从车里雅宾斯克出发,去下塔吉尔,老妈还在副驾数着行李。这一趟大约七百公里,平时他一年得跑上四五回,路况不算太烂,但夏天也不全是高速自驾的好时候。今年走的时候正好赶到环线施工,叶卡捷琳堡那段依旧堵得慌,有时干脆后座儿干儿都迷糊能睡着。
出发前把油箱灌满,高调点用了95号汽油,还做了个“实验”:油箱盖封条贴好,家里人都看到,回头还得跟哥们显摆用得够不够那个“省”。他想试试,一箱油到底能顶多远。开始三百五十公里表显还能开四百三十,那意思剩一半还多;回程同理,没加油,回到车里雅宾斯克,表还跳出剩七十公里的续航。哥们看了,直说“唬人吧,不可能省成这样!”
阿廖沙自己琢磨后觉得,这车油耗真比他过去用的韩国SUV猛省多了——那会自动挡的现代,油耗死也压不下九升。可这次,一路平均下来就6.5升多点,用他说的口头禅,“哎,普通SUV加满51升,腾腾能烤八百公里,俺过去都给笑了。还说起原来开的ix35,油箱也大,就是跑不了多远,油表掉得比包子下锅快。”
其实这趟路压根不是什么油耗实验理想路线。除了出城头三十分钟堵成浆糊,环线修路,三馆外环限速区又扎进几段全线施工。路上也有好奇的事——有辆金色老八零雪佛兰开在头里,后备箱掉了个轮毂,扎堆等候施工放行。有的路段巡航开不起,邻居老阿廖说“叶卡的路跟蛋壳差不多,别说巡航,挂四儿都怕弹飞。”整趟下来,省油全靠那七速双离合和1.6T带点小脾气,稍微深踩,动力就上来了。
有一说一,瑞虎7 Pro Max 车机也算小惊喜。带的那个不常见的冷门配置吧,比如前排靠背通风,不是什么车都有。阿廖沙图省油,经常开了EC模式,偶尔踩到S档,变速箱也没好脾气偶尔窜两下。师傅雷子说过,“这车的新双离合波箱,热车后倒倒库,还带点溜坡味儿。”阿廖沙试了几次,觉得其实热天表现还行,不过听群里有人冬天冷启动会呲呲啦啦响,建议冬天一大早先原地怠速半分钟再起步。
车里少见配置还得说音响——有个九喇叭扬声器,听说是瑞虎Pro Max版独有。阿廖沙放他爸喜欢的俄语老歌,开外放那一刻都觉得比前一辆韩系车有分量——邻居小伊万听过还调侃:“新车得标配大炮,拉着岳母嗨。”
维修主要啥没遇到,倒有个事得提醒——挡泥板原厂太小,走烂路一下雨前轮全溅;买家群里专门有自己3D打印加大板,老手说那玩意不到两百块,也算后备小活。还有,人机互动按键排布挺奇怪,开惯了雅阁或者帕萨特的,一时半会真会找不到音量杆在哪。
其实他这次油耗这么低,也不是天天能遇见的结果。阿廖沙说,开得慢,心情好,车子也不跟你作对。老阿廖有句话:“新车是给别人看的,自己天天开才知道啥滋味。”比方侄女开A3那小车,60码都轰出个8升油耗,一张脸气得跟冬天西瓜皮一样。
出厂带的发动机隔音不完全理想,开在柏油上还好,一旦切到水泥路,胎噪和底盘声也会钻进来,只是比自家瑞虎8好那么点。后排座椅靠背支持大幅度调节,这功能有时候跑长途,家里娃娃可以直接半躺睡觉。
后台有朋友说,保养贵还不如买二手德系。阿廖沙笑着回,“新车你能看到自己头三年不揪心,二手德系一年三次小修,剩下就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咯。”说归说,瑞虎7 Pro Max跑了五千来公里,有点新车小病,比如A柱偶尔有叮叮作响,按师傅的说法“走段破路都得慢点儿”,尚算不上什么麻烦。
日子过着,车就在身边打陪。倒也怪,阿廖沙前阵才跟群友说起首保贵的心疼,翌日家中小猫作死钻进副驾驶脚窝,卡住主驾地板灯开关,结果灯一晚没灭,次日直接亏电。打电话叫4S救援,一小时工夫人家来送了个便携应急电源,嘴上还赔笑:下回多留心猫,没事别折腾灯泡。全家忙用打火机烤了会钥匙,才算解绑。俄国的事就是这样,啥惊喜啥闹心,搅在一块儿,才成了生活这一锅炖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