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D9,20多万起混动MPV,比埃尔法还大一圈?
腾势D9,这台车一出来,我就坐不住了。不是因为它挂着“比亚迪”技术加持的名头,也不是因为发布会上说“要重塑高端MPV市场”,而是它把价格直接打到20多万起,还标配混动系统,车长超5.2米,真比埃尔法大一圈。这操作,简直是把传统豪华MPV的脸按在地上摩擦。我第一时间去试驾了它的DM-i混动版,不吹不黑,这车到底是不是“中国版埃尔法”?还是只是尺寸大了点的“空间搬运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从设计、体验、技术、性价比四个维度,好好唠一唠。
外观:大气不等于霸气,细节见真章
腾势D9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大”。5250mm的车长,1960mm的车宽,3110mm的轴距,确实比埃尔法(5030mm)长了22厘米,视觉上更显修长稳重。前脸采用“π”形大尺寸格栅,官方叫“时光穿梭”,说实话第一眼有点像“大嘴怪”,但看久了,你会发现它的横向线条拉伸感很强,配合矩阵式LED大灯,营造出一种沉稳而不失科技感的气场。
我特别注意到它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26Cd,对于一台MPV来说,这成绩相当不错。低风阻意味着高速更安静、能耗更低。腾势在车身线条处理上很克制,没有堆砌过多复杂曲面,而是用平直的腰线和悬浮式车顶来提升整体感。侧面看,D柱的镀铬装饰和隐藏式门把手是点睛之笔,既保留了MPV的尊贵感,又不失现代气息。
但说实话,它的气场还是和埃尔法那种“自带光环”的压迫感有差距。埃尔法赢在“神韵”,D9赢在“实用与体面的平衡”。如果你追求的是低调中的奢华,D9更合适;如果非要“面子工程”,那可能还得加钱上顶配或者看别克GL8陆尊。
内饰:移动的会客厅,但别光看“大沙发”
坐进D9的第二排,我第一反应是:这哪是车?分明是头等舱。两个独立航空座椅,带腿托、加热、通风、按摩,调节按钮集成在扶手侧面,操作顺手。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长途乘坐不会塌陷。我特意在后排坐了1小时城市环路,下车时腰背几乎没有疲劳感,这点必须点赞。
但真正让我觉得“用心”的,是它的静谧性。双层隔音玻璃+主动降噪技术,让车内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下(实测60km/h匀速行驶)。我关上车窗,打开丹拿音响,放了一首蔡琴的《渡口》,人声还原得近乎真实,连呼吸声都清晰可辨。
中控设计走的是极简路线,15.6英寸旋转大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UI清爽,车机用的是比亚迪的DiLink系统,支持5G、OTA、四音区语音识别。我试了几次语音指令:“打开座椅按摩”、“导航到最近加油站”、“调低空调温度”,响应速度在1秒内,准确率90%以上。
不过,第三排的进出便利性仍有提升空间。虽然中门滑轨设计合理,但第二排座椅前后调节行程大时,第三排乘客上下车仍需第二排乘客配合挪动。这点不如GL8陆尊的“一键礼让”来得贴心。
动力与能耗:混动才是MPV的“最优解”?
腾势D9全系混动起步,这步棋太狠了。我试驾的是DM-i版本,搭载1.5T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综合功率300kW,零百加速7.9秒。别小看MPV的加速,7秒级破百意味着它在高速超车、并线时底气十足。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能耗表现。官方WLTP工况纯电续航190km,综合油耗6.2L/100km。我实际跑了120公里混合路况(市区70%+高速30%),表显油耗5.8L/100km,纯电模式跑了170km左右,基本和官方数据吻合。这意味着,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用,长途又无里程焦虑。
对比一下:丰田赛那混动(2.5L HEV)油耗5.3L/100km左右,但没纯电续航;别克GL8陆尊PHEV还没上市;埃尔法混动油耗9L+,价格贵一倍。D9的混动逻辑更偏向“电驱优先”,起步、低速全靠电机,安静平顺,发动机只在高速或急加速时介入,几乎无感。
但DM-i系统在连续爬坡或满载高速行驶时,发动机会持续工作,此时车内噪音略有上升。这不是缺点,而是物理规律——大车+大动力需求,总得有能量来源。
智能化与安全:L2级是基操,关键看细节
腾势D9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含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变道辅助、交通标志识别等。我在高架上开启了NOA导航辅助驾驶,车辆能自动进出匝道、跟车、变道超车,成功率在85%以上。
但我想强调的是:L2不是自动驾驶,任何时候都不能脱手脱眼。有一次系统在施工路段未能识别临时锥桶,我及时接管,避免了潜在风险。智能化的核心不是“多高级”,而是“多可靠”。
安全方面,D9采用7大环状高强度车身结构,标配9个安全气囊,包括同级少见的前排中间气囊。电池组有IP68防水防尘+冷媒直冷技术,通过了针刺、挤压、火烧等严苛测试。在中保研和C-NCAP尚未出成绩前,这些是厂家给出的“承诺”。
用户真实反馈:买了不后悔,但有小遗憾
我采访了两位真实车主:
张总(企业主):“接送客户有面子,油耗比原来那台奔驰V级省一半,就是车太大,老城区窄路有点难掉头。”
李姐(二胎妈妈):“第二排孩子坐得舒服,冰箱能放奶瓶,就是第三排儿童座椅安装有点费劲,接口不太顺手。”
这些反馈很真实:D9解决了MPV的核心痛点——舒适与经济性,但在细节便利性上还有优化空间。
横向对比:D9 vs 埃尔法 vs GL8陆尊
维度 腾势D9(DM-i) 丰田埃尔法(混动) 别克GL8陆尊(燃油)
价格(万元) 33.98起(补贴后约20万+) 80.8-90.8 30.99-41.99
动力形式 插电混动(PHEV) 油电混动(HEV) 燃油
纯电续航 190km(WLTP) 0 0
综合油耗 6.2L/100km 9.1L/100km 9.8L/100km
智能驾驶 L2+NOA L2(TSS 2.0) L2
三电质保 6年/15万公里 电池8年/20万公里 无
核心优势 性价比、能耗、科技 品牌、保值率、舒适调校 空间、市场口碑
结论:如果你预算有限但追求品质,D9是理性之选;如果不在乎钱只认“埃尔法”三个字,那信仰无价;GL8仍是燃油MPV的标杆,但电动化转型慢半拍。
未来展望:MPV的电动化,才刚刚开始
腾势D9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品牌在高端MPV市场真正有了叫板合资的底气。它用混动技术破解了“大车=高油耗”的魔咒,用智能化补齐了传统MPV的短板。未来,随着800V快充、空气悬架、高阶智驾的下放,MPV将不再是“工具车”,而是“智能移动空间”。
但问题也来了:当所有品牌都推出“大沙发+大屏+混动”的MPV时,差异化在哪?是拼舒适?拼智能?还是拼生态服务?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一台理想的高端MPV,最不能妥协的是什么?是后排舒适度?还是驾驶乐趣?或者,是那个能让你在客户面前“不经意间”提到的品牌名?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挑10个优质留言,送出腾势D9限量车模一个。
顺便说个花絮:试驾那天,停车场一位开埃尔法的大哥问我:“这车是比亚迪出的?看着不像啊。”我说:“是腾势,比亚迪和奔驰合资的。”他愣了三秒,说:“哦,那还挺高级。”——品牌认知的扭转,或许就藏在这样的对话里。
暂无相关数据:腾势D9的麋鹿测试成绩、C-NCAP碰撞结果、OTA更新频率等细节,目前官方未公布,需进一步确认。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