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

前两天去洗车店,碰见个哥们儿正擦一台溜背造型的车。我凑近看了眼,无B柱设计,车身线条压得很低,还以为是哪款GT跑车。结果走到车头一瞧铭牌,这玩意儿车长超过5米,但站在侧面看,怎么都觉得只有4米8的样子。那哥们儿笑着说,这车提回来半年,朋友圈晒照片底下全是问“你这车多长”,没人信这是台5米1的大车。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有驾

聊了几句才知道,这视觉效果藏着点门道。车身高度降了有十公分,前挡风下沿往前挪了一截,机盖跟A柱的夹角压得挺小,远看车头占比特别大,整个姿态就显得很趴。侧面腰线也下了功夫,后轮拱上方做了点外抛的弧度,光影一打,车尾看起来往里收,实际尺寸和视觉效果能差出十几公分。听说这套处理方式成本不低,冲压模具得多加好几道工序,但效果摆在那儿。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有驾

最吸引我注意的是那个前滑门。头回见实车,我还寻思这会不会就是个花架子,毕竟无B柱结构,安全性多少让人打个问号。后来那哥们儿跟我讲,底盘加了几根高强度钢梁,车顶用了激光拼焊的横梁,门槛里嵌着加强环,侧面刚性据说达到了挺高的标准。前门滑轨是一体压铸铝的,壁厚够足,测试时拿重物撞门槛,车门照样能正常滑。

为啥要搞前滑门?大概跟停车环境有关系。日本那边机械车位宽度有限,普通鸥翼门开启空间大,容易卡住。这种前后分体滑动的设计,开口宽度能控制在1米4左右,上下车侧身挪动的距离很小。滑轨藏在翼子板和地板夹层,电机响应挺快,噪音也压得低。冬天轨道带加热,零下十几度也不耽误用。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有驾

车漆挺有意思。颜色叫“宇宙白光橙”,喷涂工艺有五层,里面用了特殊的珠光材料,不同角度看颜色会变,正面偏香槟橙,侧面又带点玫瑰金。最外层涂了自修复材料,小划痕晒晒太阳或泡温水能自己恢复。洗车圈子里传得挺神,说这车漆“会长肉”。

内饰是四座布局,后排两张独立座椅能电动调,靠背角度能放挺大,配了腿托和按摩。中央扶手塞了台小冰箱,温度可调范围宽,夏天冻饮料冬天保温都行。座椅骨架用了轻量化材料,头枕里嵌了扬声器,后排打电话前排听导航基本不串音。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有驾

动力在原基础上做了升级,后电机功率提升不少,电池容量也涨了,纯电续航能跑一百多公里,日常通勤可能三四天不加油。快充口支持直流充电,半小时能充八成。空气悬架带路况预测,前置摄像头配合高精地图,提前识别减速带和坑洼,悬架自动调阻尼,过弯外侧气囊会自动加压减少侧倾。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有驾

车机这回跟国内某厂商合作,芯片算力比以往日系车快不少,支持双系统切换,语音助手能连续对话,后排配了磁吸接口,平板即插即连。OTA升级用双分区,失败自动回滚,这套在传统日系品牌里算头一回。

隔音做得到位。前挡风和前排侧窗用了多层夹胶玻璃,轮拱喷了阻尼胶,后视镜造型过了风洞优化,A柱加了涡流抑制结构。时速六十车内噪音压得挺低,关上门外界声音基本听不见。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有驾

尾门设计特别,上半段掀背下半段翻板,取放行李有三种模式。翻板能当临时座椅,承重不错,全打开能形成挺大平台。翻板内置防滑材料和隐藏抽屉,户外用着方便。

定价198万起步,卡在一个挺微妙的位置,往上够得着更高端市场的客户,往下又让下一梯队买家垫脚能够到。加选装配置,落地破250万不难。采用会籍制购车,提车前要审核,车主信息进全球俱乐部,第二年才能买第二辆,饥饿营销玩得挺透。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有驾

残值率方面,三年保值回购加十年免费保养,限量生产配手工工艺,备件长期供应,颜色材料十年不变,转手确实不太亏。二手商调侃说,这车开几年只亏购置税,比买表还稳。

丰田198万新车落地,车长5米1却不显笨?设计师动了两刀,二手商说这车转手只亏购置税-有驾

那天临走,那哥们儿擦着车尾的徽标说,这玩意儿是手工珐琅镀金的,成本不低,但阳光下确实亮眼。我琢磨着,198万买台车,或许买的就是这些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值不值,大概得自己掂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