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分离与行业裂痕:理想、东风柳汽碰撞后的和解之路

#高铁2小时直达旅游圈#

卡车分离与行业裂痕:理想、东风柳汽碰撞后的和解之路

车轮腾空的瞬间

卡车分离了。

舆论炸了。

视频疯传——理想i8发布会上,8吨乘龙重卡与2.6吨SUV对撞时驾驶室轰然倾覆,车轮离地。方向盘上未打码的“乘龙”标识,像一柄刺向商用车尊严的利刃。网友惊呼:“物理学不存在了!”卡车从业者愤慨:“锁扣未固?老化?这绝非常态!”

01 争议漩涡:测试还是挑衅?

一场被重新定义的碰撞

理想宣称:这仅是验证i8被动安全的测试。

中国汽研强调:卡车只是移动壁障车,非标准车对车试验。

但公众眼中:卡车的支离破碎被解读为质量缺陷。

致命细节浮出水面——

首次发布视频中,乘龙方向盘标识清晰;二次传播时突遭马赛克覆盖。

信息遮蔽。点燃猜疑。

舆情链式反应

东风柳汽四天连发声明:“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存在极大差异!”

海报暗讽:“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

理想港股市值蒸发330亿港元,乘龙抖音粉丝反暴涨12万。

商业博弈。演变为信任崩塌。

卡车分离与行业裂痕:理想、东风柳汽碰撞后的和解之路-有驾

02 三方和解:道歉背后的行业病灶

8月6日,联合声明终现

理想致歉:“对舆情风险预估不足”,强调从未质疑乘龙安全性。

中国汽研认错:未阐明卡车仅作壁障车,信息发布失当。

东风柳汽回应:坚守“高品质+可信赖”,但接受歉意。

和解?更是危机公关的止损。

解剖测试伦理三重罪

“移动壁障车”标准模糊

二手卡车车况成谜——锁扣是否完好?保养记录何在?

从业者质疑:若按国标,卡车驾驶室需解三道机械锁才分离,视频现象概率极低。

测试与宣传的灰色地带

理想称“模拟真实道路工况”,却选用非常规场景:

两车相对速度100km/h(理想60km/h,卡车40km/h),远超公路常见事故条件。

第三方机构的公信力危机

中国汽研作为国资检测平台,竟未预判信息误导风险。

中立性一旦失守,行业信任基石即碎。

03 联合倡议:自律能否重塑行业生态?

三方呼吁:回归技术本质

“杜绝贬损性对比!”

卡车分离与行业裂痕:理想、东风柳汽碰撞后的和解之路-有驾

“检测机构需确保信息真实、完整!”

直指行业痼疾——

近年车企营销频现“内卷式竞争”:价格战、诋毁友商、夸大智驾功能。

中汽协2025年疾呼:“反对低于成本倾销!停止虚假宣传!”。

自律公约的未竟之路

倡议书未解答核心问题:

如何界定“贬损性测试”?

壁障车选用是否需品牌授权?

测试数据透明化标准何在?

行业规范,仍悬于真空。

04 深层变革:从碰撞实验到大国制造

安全与诚信的双螺旋

卡车锁扣的物理强度,终需匹配商业伦理的精神强度。

当东风柳汽重申“自立自强、为国为民”,当理想承诺“聚焦用户体验”——

安全不应是营销道具,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中国汽车的成人礼

从“价格战”到“技术战”,从“贬损对手”到“敬畏用户”——

这场和解揭示产业转型阵痛:

河南卡车司机王师傅直言:“乘用车和商用车设计逻辑本不同,强行对比有失公允”。

卡车分离与行业裂痕:理想、东风柳汽碰撞后的和解之路-有驾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张翔警示:“缺乏国标的测试,争议必然发生”。

车轮向前。裂痕愈合处,或将诞生更坚韧的钢铁。

行业站在十字路口

三方声明后,乘龙门店销量未跌,理想i8订单稳步攀升。

表象平静。

但风暴留下的教训深嵌钢铁——

当测试不再是“武器”,当数据回归真相,中国汽车才能真正驶向全球竞争力的高地。

下一次碰撞实验的镜头,应对准技术本身。而非对手的软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