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XC60逆势涨销量,安全透明新策略,用户体验全解锁
六月的雨,下得有点烦人。早上去楼下买豆浆,顺手刷了下手机新闻——又看到沃尔沃的数据更新。最近车圈动静大,新势力们一个劲儿往前冲,小米、问界这些名字隔三差五就能撞见。但今天,我想聊聊那个在角落里默默“逆流而上”的老朋友——沃尔沃。
一年前我还在犹豫换不换车的时候,朋友劝我看看小米,说什么雷军的营销太会玩了,各种理财模式、带货直播、生态热点轮番上阵。我心里嘀咕,这套路跟买基金似的,不是我的菜。而那时的沃尔沃,还像个穿西装打领带、不苟言笑的大叔。直到今年四月中旬,一切都变了。
4月15日,被他们自己称作分水岭。这天之后,你走进任意一家展厅,会发现流程都变样儿了。不再是催着你签单交钱,而是把一堆拆开的零部件和假人模型摆出来,让你摸个够,看个明白。他们说,这叫让用户先感受到价值,再谈钱包。我那天溜达到店里,看着工作人员指着B柱上的硼钢闭环结构讲解,说得眉飞色舞。一边的小孩还拿起气囊模型鼓捣半天,那场面比我小时候逛科技馆还热闹。
其实豪华品牌这几年日子都不算好过。奔驰宝马奥迪市占率或多或少掉下来,有些甚至连3%都快守不住。而偏偏这个时候,XC60悄悄把市占率做到了17.8%,整个品牌也跑赢大盘,还稳坐豪华第五的位置。有点意思哈?同事调侃:“现在市场卷成这样,不降价怎么活?”可事实就是有人靠别的方法活得挺滋润。
说到安全,我印象最深的是XC90发布会那次,他们现场拆了一台车,把副车架、一体冲压件,还有激光雷达啥的一股脑全摊开来讲。我站在后排偷听,有位工程师掰着手指头数:“我们用硼钢做闭环结构,到B柱以后也没省料。”旁边有个人插嘴,“别家好多都是这里开始偷工减料。”他嘿嘿一乐,“我们就是较真。”
后来又去了S90的新发布会,大庆工厂搞得很隆重,但最让我记住的是他们对细节的执拗,比如气囊要考虑孕妇和婴儿,全铝副防撞梁要做到极致轻量化,中控屏幕从9英寸升级到11.2英寸,却依然竖直排列,还保留物理按键,就是为了让驾驶员少分神。“大彩电”不是谁家的标配吗?但他们宁愿被吐槽,也坚持自己的逻辑。有时候固执未必坏事。
更离谱的是碰撞假人的故事。从1995年开始,人家就不用只测男性假人,而是加进女性、孕妇、小孩,现在已经有100多个不同类型,每一个造价吓死人。他们管这些叫“传感器”,收集各种数据,为的是保护每一种生命形态。在现场看球砸椅背实验时,我突然觉得那些冰冷的数据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温情——不是所有智能驾驶传感器,都能做到这一点吧?
不过,要说今年变化最大的一项,是购车合同里的透明条款。今年3月,一个关于空调滤芯的小短片火起来,把售前售后的乱象扒拉出来:非原厂配件混杂、信息模糊,经销商推三阻四。这事搁以前大家忍忍就过去了,可现在呢?你买XC60的时候,会收到详细告知书,上面清楚写明随车产品品牌、价格和来源,经销商录入电子工单,你随时可以查APP。如果哪一步出问题,还有专项基金兜底赔偿。有人觉得麻烦,但对于经常修修补补的人这种踏实劲比啥都值钱。
去年年底我的老同学刚提了一辆S90,他说第一次遇到这么认真的售后流程,本来以为只是噱头,用起来才知道确实方便不少。他老婆怀孕六个月,每次保养都会特意问空气净化系统有没有升级过,新版IAQS+CZIS技术直接解决她焦虑症状。“花的钱清清楚楚,用得也放心。”他说完喝口茶,又琢磨起下一步是不是该给孩子选儿童座椅,也是原厂才安心啊……
当然价格调整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新款XC60限时售价直接拉低到25.49万,比之前便宜14万多;插混版甚至降幅高达17万。这波操作让很多观望党瞬间心动。同级别对比下来,无论配置还是新能源细分市场优势,都抢先一步卡位。而且这代车型搭载8155芯片,中控屏幕支持安卓生态扩展,语音识别还能听懂方言,小姑娘试驾的时候专门用家乡话喊它开窗户,它愣是真打开了,好玩!
NVH静谧性提升也是肉眼可见(耳朵更明显),主被动安全配置拉满,就连空气净化系统都有主动式功能,可以实时监测舱内质量。有一次赶上下班高峰堵路,我特地一下新风系统效果,那味道真跟外面的尾气完全两码事,对鼻炎患者简直友好极啦!
绕回销量增长的话题,其实核心原因并没有那么玄乎。一方面靠技术底子硬,一方面靠服务流程改良,更重要还是敢于把承诺写进合同,把风险兜到底线。不怕挑战,也没必要盲目跟风打价格战,只需要专注做好自己擅长的领域,自然有人埋单。这么多年过去,从北欧雪地一路走来,到如今中国城市街头巷尾,总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感吧?
最后想起前几天夜跑回来楼下邻居洗车,他蹲在那里擦轮毂,说现在选台靠谱、省心、安全系数高一点的SUV,比什么潮流噱头更重要。我拍拍他的肩膀笑道:“等哪天咱俩一起去试驾最新款,再看看它还有哪些小惊喜。”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