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合并极氪,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引发内外挑战

极氪“回娘家”了!刚送走五一小长假,吉利就祭出这么一记重拳,嚷着要吞并极氪,让它跟自己彻头彻尾地融为一体。这消息一出,估计不少看官得挠头:极氪不就是吉利旗下的吗?还搞啥“合并”?这“一统吉利江湖”的戏码到底要唱哪出?

乍一看,这像是一场企业内部的腾挪术,盘活家底儿。吉利早先是想玩“多点开花”的路数,吉利、领克、极氪,后头又添了银河,恨不得每个牌子都能收割一批拥趸。可眼下这盘棋,似乎有点走滞了。资源摊薄,内耗可观,倒不如攥成铁拳更有震慑力。

吉利合并极氪,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引发内外挑战-有驾

可问题来了,咋就现在才想起“攥拳头”?莫非当初“广撒网”的策略,错付了?

这背后,怕是新能源车市白热化竞争带来的窒息感。瞧瞧这行情,特斯拉领衔降价,比亚迪紧咬不放,其他品牌也是各显神通,花样百出。吉利虽说门庭兴旺,可真正能扛把子的,掰着指头数也就那几个。极氪主打高端,可销量始终不愠不火。领克虽有点小众情调,可离“现象级”还差临门一脚。银河倒是想跑量,可直面比亚迪的钢铁洪流,压力山大啊。

吉利合并极氪,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引发内外挑战-有驾

这当口儿,吉利择路合并,实则也是一剂救命稻草。把资源码齐,杜绝重复建设,压低成本,提升效能。这好比一家子,原先是各自营生,现在是把银子拢一块儿花,铆足劲儿往一处奔。

当然,这“合并同类项”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更要紧的是,吉利盼着能借这波操作,在技术上凿开一条血路。早前,吉利已经操刀了电池和智驾业务的整合。成立了吉曜通行,撸起袖子自研电芯、自产电池,摆脱对外供货商的掣肘。还放出了“千里浩瀚”高阶智驾解决方案,盘算着用一套方案包圆所有车型。眼下极氪归队,毫无疑问会加速这些技术辎重的集结。

这背后的逻辑堪称直白:新能源汽车的竞逐,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硬碰硬。谁执掌了核心科技,谁就能在牌桌上占据主动。吉利想借由整合,锻造一个更为硬核的技术底座,拔高自身的竞争力。

吉利合并极氪,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引发内外挑战-有驾

可话又说回来,整合就一定能奏效?也未必尽然。

最大的拦路虎,恐怕还是内部的磨合。各路品牌,各有各的调性,各路人马,各有各的盘算。如何摆平这些诉求,让大家心往一处靠,劲往一处使,是个棘手的问题。这好比一家人,虽说把钱罐子合一块儿了,可怎么分配,谁来掌舵,也得掰开了揉碎了商量。

还有一点,就是品牌的区隔化。吉利期望各个品牌守住自身的定位,可要是技术平台大一统了,那各个品牌还有啥辨识度?会不会沦为“套娃车”的翻版?这好比一家子,虽说兄弟姐妹长得像,可每个人还得活出自己的棱角。

吉利合并极氪,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引发内外挑战-有驾

所以说,吉利这波整合,既是契机,也是挑战。能否真正回归“一统江湖”,还得看它能不能攻克这些难关。

实则,吉利的焦灼,也是整个华夏汽车产业的缩影。在新能源汽车的滚滚洪流下,传统的汽车巨擘们,都在直面转型升级的考题。如何契合新的市场语境,如何擢升自身的竞争力,是他们共同的命题。

这次吉利合纵连横,宛如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成败与否,都会给其他车企带来一些镜鉴。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瞧见更多的车企选择抱团取暖、重组战队,共赴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风云际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