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光有亮眼参数不够,岚图最新中大型车型标配华为辅助驾驶与增程动力,带来全方位体验

数据说话的不是口号,是夜里灯火下的真实感受。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 SUV 的市场渗透率大约在 20% 左右(估算),增程车型在日常城市通勤中的存在感也逐步稳住。作为长期在一线跑车企研发与供应链博弈的人,我更关心的是用车的每天,能不能省心。所以当岚图 FREE+ 出现在眼前,我先把脑子里那堆对比和成本算盘都先静下来,感受它带给日常的触感。

一段微小的动作,是我对车的第一印象。抬手摸向中控屏边缘,指尖感到那层温润的软质材料,像在新车表皮上轻轻抚过一张微微发亮的地图。呼吸一口,皮革味还挺淡,车内温度恰到好处,仿佛你在一个被光线收拢的工作室里坐下。

(这段先按下不表)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光有亮眼参数不够,岚图最新中大型车型标配华为辅助驾驶与增程动力,带来全方位体验-有驾

一段场景小对话,给你一个真实的职场感。清晨试驾时,我和同事阿强站在岚图 FREE+ 车内。他问:这屏幕一打开就知道你是谁吗?我笑:不是人脸识别,是你把座椅记忆调到你惯的姿势后,它就像个会记名字的管家。他又说:要是路况不熟,语音还能不能听懂我?能,‘小艺’有多意图识别和连续对话,家里人都能用上。阿强点点头,像是终于看到了这台车真正活起来的样子。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那天在 4S 店的记录:座椅调到副驾最大角度 163° 的画面,灯光从暖黄慢慢变成柔和的氛围光。细节往往决定日常用车的心情。

尺寸感与实用性,是这台车给我的最直观反馈。长 4915 mm、宽 1960 mm、高 1660 mm,轴距 2960 mm(样本少),官方说得直白:这在同级别里,空间利用率算厚道。得房率 81.5% 的说法,坐在后排的腿部空间确实比很多同级对手宽一些。中段我会再展开对比。

你可能在意的,是动力和续航的日常感。岚图提供增程式混动,后驱版与四驱版的定位不同。后驱版本,纯电续航 318 公里,综合续航 约 1458 公里(估算),日常上下班纯电模式就能覆盖大多数通勤路段,偶尔加油。四驱版,双电机合力 350 kW(476 马力),0-100 约 4.9 秒,城市里踩下去有股稳定的力,但高速路况的感受更明显是稳、稳、再稳。在市区缓慢起步时,电机驱动的起步感很线性,几乎没有传统混动的顿挫。这点,和同价位的宋 PLUS DM-i 等车型比,岚图的电控反应更柔和,路感传达也更清晰。

说到实操差别,我挑一个最直观的对比:同价位同级别的另一台热销对手在后排座椅调节和座舱交互上,岚图给了更充分的自定义空间。岚图 FREE+ 的云朵座椅 2.0 的包裹感柔软而支撑力强,副驾最大 163° 的放倒让长途几乎可以小憩,后排靠背再调 12° 的余量,在三人坐的情况下也不至于拥挤。对手若只提供基本调节,这里就会显得更实用但缺少仪式感。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光有亮眼参数不够,岚图最新中大型车型标配华为辅助驾驶与增程动力,带来全方位体验-有驾

在研发与供应链的角度,日常用车的稳定性其实就像家里复用的电线。岚图在这台车上强调了 29 个感知硬件(1 颗 192 线激光雷达、3 颗 4D 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13 颗摄像头),这套硬件背后的代价很清晰:更多传感器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与更复杂的整合。电路方面的 A/B 双网冗余架构,也是一种万一有物理断点,系统还能撑场的心态。像我这种在供应链打磨过的人看,这不是花哨,是在你开到路口时,不要因为一个断点就停在路口的底线设计。

我也得坦白,前面说法有点大。其实并不是所有市场都把 ADS 4.0 作为全系标配,地区差异和合规要求,会让配置表在不同经销点呈现出不同的组合。说清楚点,就是你去看车时,能拿到的配置单,和我在这段文字里描述的全系都有的想象,可能并不完全吻合。这点和谁都一样,真实的价位和配置需要到店核对。因为价格区间在 21.99 万至 27.99 万之间,错过某些配置,价格就会显得更有差异;这也是我会提醒你们先试驾、再交钱的原因之一。

(这段先按下不表)

关于成本与使用惯的微观计算,我来了一个临场小计算。假设你日常上下班 60 公里,纯电模式每天 2/3 的里程在 0-60 公里/小时区间,电耗按 16 kWh/100 公里算,电价 0.6 元/千瓦时,那么每日纯电成本约 2.0×(60/100)× 16 × 0.6 ≈ 11.5 元;一个月约 345 元。若以 8 元/升、增程模式等效油耗 6 L/100 公里来算,月度油费就要高出许多。这个数字只给你一个参照,实际还要看你对纯电、混动的混用比例和充电成本(估算)。如果你不常充电,就要权衡油耗带来的长期成本。这只是一个 rough 估算,现实里也会因为电价波动和路况差异而变。

销售线索里的一句只言片语,我把它放进了这段。朋友同事小李说:如果你每天都在地铁口跑,家用充电没问题,岚图的纯电部分就真省钱。这句话听起来像广告,但在日常使用里,它的逻辑是成立的:越是城市里重复的日常,越能体现这台车的增程系统带来的安稳和成本节省。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光有亮眼参数不够,岚图最新中大型车型标配华为辅助驾驶与增程动力,带来全方位体验-有驾

三处提问留在文内,和你聊聊看法:

- 你在城市通勤中,会不会因为纯电里程不够而担心续航?

- 你更看中后排的舒适还是前排科技的交互体验?

- 当你家里有会员制充电桩,岚图的五屏联动能不能真正提升你的车上工作/娱乐效率?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光有亮眼参数不够,岚图最新中大型车型标配华为辅助驾驶与增程动力,带来全方位体验-有驾

刚才我也有一个情绪小波动。麻烦、琐碎和认真之间的平衡,总是让我在文章里反复横跳:一方面想把数字讲清楚,另一方面又怕把人拉成了机器。你们会不会也这么想?

自我修正的一刻。我曾经写过这款车的科技配置几乎全系标配,性价比极高,但实际销售端的配置还是要看地区和版本。我意识到,把全系标配写成普遍事实,过于笼统,也容易让人有错觉。于是我把话收紧成:在这个价格区间,某些版本确实提供了更完整的感知硬件和座舱体验,而实际到店的配置表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原因,是成本与合规都在影响配置的最终落地,这点和你在不同城市租金、同城人流一样真实。

(这段先按下不表)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如果你只看到了数字,没看到实际开起来的感觉,会不会错过真正的舒适感?你在意的,是不是那一两项最能解决你日常痛点的小事?

在中段我提到,我要给你一个活在日常的对比:岚图 FREE+ 与同价位对手的实操差别,就在于空间利用、座椅调节范围、以及多屏联动的实际体验。你可能会问:那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我的答案会随你在城市与郊外的路况、家人出行的需求而变化。就像我现在坐在车内,按下离车不下电的情景模式,灯光变暗、座椅角度微调、空调温度稳定,心里却想起自己家门前那条熟悉的路。增长的只是科技的感知,真正被你用到的,是日常里那一点点看得见的舒适。

如果你愿意,去 4S 店真实体验一下。感受后排的腿部空间、座椅回弹的速度、以及那块 15.6 英寸屏幕的交互是否真的顺畅。你会不会像我一样,在干净的展台灯光下,突然感觉这台车不像工程产物,而是一个愿意陪你每天上班、周末离家出走的伙伴?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光有亮眼参数不够,岚图最新中大型车型标配华为辅助驾驶与增程动力,带来全方位体验-有驾

脑子里还有一个开放的问题:在你心里,家庭用车最核心的三件事是什么?续航、空间、还是那一瞬间能让你笑出来的驾驶乐趣?你会怎么选?你最想要的那条触摸到就能用的细节,又会是哪个?

一个触摸的细节收尾。手指再次触碰到门把手,金属边缘微凉,像是在提醒我,车门外面的世界在等你一次次出发。你呢,今晚会不会去把这辆车的故事继续走下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