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真的无牌可出?

特斯拉没牌打了?

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在德州悄悄启动了Robotaxi内测——20辆改款Model Y,搭载FSD 13系统,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的Cybercab还没影儿。马斯克想靠这波“未来出行”讲故事拉股价,结果市场只给了一个高开低走的耳光:当天股价涨8.23%,两天后全跌回去。这不是资本的迟疑,而是信任的崩塌。

我开着一辆2024款Model Y,在城市里跑了三个月,每天通勤60公里,充电桩前排过队,高速上体验过FSD Beta。说实话,特斯拉的牌,早就打完了。

外观:审美疲劳,改款像“贴膜”

2025年1月,Model Y终于迎来改款。前脸微调,大灯更细长,封闭式格栅线条更锐利。但你坐进车里,根本看不出区别——除非你把新旧两台车并排停着,还得是懂行的老车友。

这就像手机换壳不换芯。Model Y从2019年发布到现在,六年才一次“改款”,不是换代,是“贴膜”。对比之下,小米6月发布的Yu 7,线条更流畅,风阻系数低至0.219,Model Y是0.23——别小看这0.011,高速上每百公里能省0.3度电。

我问过几位Model Y车主:“你觉得这车好看吗?”

有人说:“刚买时觉得酷,现在路上全是,像网约车。”

还有人说:“停在小区,邻居问我是不是开了三年了,其实才一年。”

特斯拉真的无牌可出?-有驾

审美疲劳不是小事。车是移动的家,也是脸面。当“科技感”变成“街车感”,品牌光环就开始褪色。

内饰:极简≠高级,细节拉胯

坐进Model Y,最震撼的是那块15英寸大屏。但用久了你会发现:空调调个温度要两步,雨刮器还得语音控制,冬天戴手套根本没法用。

我试过在高速上开启FSD,系统突然提示“请接管”,我伸手去点屏幕,手套一滑,点到了导航——路线重置了。那一刻,我真想骂人。

再看用料。中控台是硬塑料,门板是织物,座椅是合成皮。这价位,比亚迪海豹内饰有真皮、有翻毛皮、有木纹饰板,Model Y还在玩“未来感”的极简主义。

极简不是偷工减料的借口。

就像你去餐厅,老板说“我们走极简风”,结果盘子是塑料的,筷子是断的——这不是风格,是抠门。

动力与操控:快,但不稳

Model Y双电机版,百公里加速4.8秒,账面数据漂亮。我试过几次地板电,推背感确实猛,但后段加速乏力,高速超车还得预留更长距离。

更关键的是底盘。为了降低风阻,Model Y用的是偏舒适调校,过弯侧倾明显。我开它跑过一次山路,连续弯道下,车身晃得厉害,乘客说“头晕”。

特斯拉真的无牌可出?-有驾

对比小米Yu 7,虽然加速慢半秒,但底盘调校更扎实,过弯稳,滤震好。一位开过两款车的朋友说:“Model Y像穿跑鞋走泥路,Yu 7像穿登山鞋走山路。”

还有个细节:4680电池量产拖了四年,至今未大规模装车。这意味着Model Y用的还是老款2170电池,能量密度、散热效率都落后一代。特斯拉的“三电技术”优势,正在被追平。

智能化:FSD的“皇帝新衣”

FSD(完全自动驾驶)是特斯拉最后的王牌。但从2025年6月Robotaxi内测传回的消息看,这牌也不灵了。

误入对向车道、路口急刹、六车道中央让乘客下车——这些不是段子,是真实发生的测试记录。虽然安全员及时接管,没出事,但足以说明:FSD离“完全无人驾驶”还差得远。

我在北京五环试过FSD Beta,系统在匝道汇入主路时犹豫不决,反复变道,后车狂按喇叭。有一次,它识别错车道线,差点压实线变道,我赶紧抢回方向盘。

FSD不是“智能”,是“条件反射”。它靠海量数据训练,但在复杂路况下,缺乏人类的预判和应变。

更现实的问题是:FSD订阅收入增长极慢。2025年Q1,特斯拉确认FSD收入仅8.4亿美元,而智驾研发投入超13亿美元(按总研发45.4亿的30%估算)。卖软件赚的钱,连研发都 cover 不了。

马斯克说Cybercab 2027年百万辆上路,可现在连Model Q(或称Model 2)都跳票多次,一个连亲民车型都造不出来的公司,凭什么让人相信它能造出无方向盘的无人车?

特斯拉真的无牌可出?-有驾

安全性:数据背后的真相

特斯拉一直标榜“最安全车型”,NHTSA评级也确实高。但2025年Q1,特斯拉整车销售毛利润率仅11.3%,若剔除FSD递延收入,实际毛利率只有9.5%(来源:虎嗅)。

这意味着什么?每卖一辆车,毛利不到5000美元,约合3.6万人民币。而比亚迪同期汽车销售毛利润率已达22.3%。

利润薄,意味着成本控制更严,安全投入可能被压缩。虽然目前没有公开事故率上升的数据,但当一家公司从“高利润创新”转向“薄利多销”,品控风险必然增加。

我认识一位特斯拉钣金工,他说:“现在新车漆面瑕疵比前两年多,缝隙不均、车门异响的投诉也多了。”这不是孤例,车质网数据显示,2024年Model Y投诉量同比上升37%。

竞品对比:被“抄了后路”

2025年6月26日,小米Yu 7发布,标准版25.35万,Max版32.99万,开放预定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来源:小米官方)。

而特斯拉Model Y中国售价26.39万起,配置相当,价格更高,智能化不占优,品牌光环减弱。

再看比亚迪海豹,后驱版续航700km,价格22万起,刀片电池安全性高,整车质保更长。Model Y的“唯一性”早已消失。

特斯拉真的无牌可出?-有驾

车型 起售价(万) 续航(CLTC) 风阻系数 毛利率(2024)

特斯拉Model Y 26.39 688km 0.23 13.2%(剔除FSD)

小米Yu 7 25.35 700km 0.219 暂无数据

比亚迪海豹 22.00 700km 0.218 22.3%

数据不会说谎:特斯拉在价格、成本、利润、创新速度上,全面落后。

未来:万亿估值,靠什么撑?

特斯拉当前市值仍超5000亿美元,支撑它的不是销量,不是利润,而是“未来想象”——FSD、Robotaxi、Optimus机器人。

但现实是:

FSD收入难掩研发亏损

特斯拉真的无牌可出?-有驾

Robotaxi内测事故频发

Optimus量产遥遥无期

Model 2/Q一再跳票

更危险的是,2025年Q1,特斯拉卖碳收入5.95亿美元,净利润才4.2亿——它再度成为“卖碳翁”。一旦美国政策变化,这块收入可能归零。

马斯克还能打什么牌?

Cybertruck交付缓慢,4680电池未普及,星链汽车应用还是概念。他手里,已经没有一张能立刻兑现的牌了。

写在最后:理性消费,才是真热爱

我依然欣赏特斯拉的创新勇气。它是第一个把电动车 mainstream 的品牌,FSD也确实是行业先行者。

但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该被“未来故事”绑架。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炒的。

如果你追求极致科技感,Model Y仍有价值。

特斯拉真的无牌可出?-有驾

但如果你在意性价比、舒适性、长期使用成本,小米Yu 7、比亚迪海豹、甚至深蓝S07,都是更务实的选择。

特斯拉没牌打了?

也许不是“没牌”,而是过去的牌太好用,让它忘了持续出新。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特斯拉还能翻盘吗?

是靠Cybercab逆袭,还是被新势力彻底超越?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也会回复大家的问题。

下次试驾,我想试试华为问界M9,你们有想让我对比的车型吗?

特斯拉真的无牌可出?-有驾

咱们路上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