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企为何能被中东土豪相中?
一家快撑不下去的国产造车新势力,居然被中东的土豪给“救活”了?而且背后的操盘手还是个黎巴嫩人!5月22号,江苏有一家叫高合汽车的新公司悄悄成立了,注册资本超过10个亿。这事儿看着挺平常,但其实背后可没那么简单,这里面的门道和资本运作,以及它透露出来的行业信号,可值得好好琢磨一下啊!
中东资本入股高合汽车
一、中东资本入局:高合“复活”的关键一步
2025年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啦,注册资本大约是1.43亿美元(差不多10.3亿人民币)。这家公司呢,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占股30.2%,而黎巴嫩的一家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 Ltd.占了大头,持股69.8%。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呢,就是EV Electra的创始人Jihad Mohammad。
高合汽车的复活计划
这个举动在圈内可被视为高合汽车的“复活”信号了。之前,高合因为卖得不好、钱不够用,在2024年2月彻底停了产。而它的母公司华人运通欠了一屁股债,负债金额高达157.81亿,债权人那边申报的债务更是达到了228亿。这次合作呢,EV Electra投了大概7.2亿,华人运通就拿自己的技术资产来入股。他们想通过甩掉债务、拉来新资金,重新开始生产。
高合汽车重生记
EV Electra自称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家电动车企业”,但其实它的背景可不简单,之前就被爆出跟加密货币骗局有关,还涉及到抄袭设计的争议。这次它入股高合,可能就是想借着中国的车企技术,打进中东和欧洲市场呢。早在2024年8月的时候,盐城那边的地方国企悦达集团就已经开始通过采购零部件来维持高合的售后服务了,还参与了高合的债务重组,就是为了给这次的合作铺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高合这么“非救不可”呢?其实它还是有两个很值钱的核心东西的:
第一,技术资产。高合在800伏高压快充技术和智能座舱这些方面,在行业内可是领先的,而且已经推出了三款车型(HiPhi X/Y/Z)。EV Electra的官网上甚至还直接把这三款车列成了主打产品呢。
第二嘛,就是产能。虽然高合之前因为定位太高端(价格在60万到80万之间)卖得不太好,但是它的工厂和生产线还是有价值的,毕竟有技术有产能,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还是能发挥出很大作用的。
高合汽车的重生计划与挑战
高合在盐城的那个工厂啊,设计年产能是15万辆呢。不过现在还在停工状态,不过复工的环境评估已经开始了。以后呢,这个工厂可能会成为EV Electra在全球生产电动车的一个重要基地。
业内的人士说了,要是高合想重新站起来的话,就得放弃走高端路线,去搞20万到30万这个主流市场,跟蔚来、理想这些品牌去竞争。EV Electra要是能进来的话,可能会帮高合开拓中东、欧洲这些海外市场,这样就可以避开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的地方了。
第三点就是风险和争议啦。EV Electra的加入看起来像是给高合送来的救命稻草,但是它自己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啊,它的量产能力有点让人怀疑。这个公司是2017年成立的,说是要一年造一万辆车呢,可是到现在都没有一款车真正量产出来,它家的第一款产品QuDS Rise都推迟了好几次了。
第二呢,它还有不少负面的历史问题。之前有人举报说它挪用了用来投资的加密货币资金,还被卷入了抄袭设计的纠纷当中。有些业内人士直接就说:“这个黎巴嫩的公司啊,还不如贾跃亭的FF靠谱呢。”
高合重生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另外呢,高合之前的那些债务虽然通过破产重组给甩掉了,但新公司还是得面对市场竞争、技术更新换代还有资金链的压力。像蔚来、理想这些头部品牌都已经占稳了主流市场,高合要是不能赶紧推出性价比高的车型,很可能就又会出问题了。
第四点,行业启示:新能源行业的洗牌下也有“借壳重生”的故事。
高合这个事儿啊,其实反映了咱们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有多残酷:
第一呢,就是资本在玩儿博弈。地方国资、中东的钱、外国车企都在盯着破产的企业,想从中捞点好处。
第二呢,就是技术也能变成钱。那些快倒闭的车企手里有的技术,就变成了外国企业想要买的东西,咱们国家的新能源产业链越来越成熟,连外国人都很感兴趣。
第三呢,就是政策在推着走。盐城政府通过借钱给企业、租工厂这些方式来帮忙,说明地方政府真的很想保住新能源这个产业。
高合这次“复活”,其实就是资本在赌一把,也是整个行业重新洗牌的一个小缩影。中东的土豪投了10个亿,能不能真的让这家车企活过来,不在于盐城工厂是不是能顺利开工,而是在未来的市场上能不能赚钱。毕竟你看贾跃亭的FF,搞了十年都没造出车来,高合的时间可能也不多了。
最后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多多留言,点赞、转发加关注哦,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汽车新鲜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