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高速发动机就 “嗡嗡” 响,踩油门时还夹杂着 “嗒嗒” 声,越开越慌。其实这种情况我每天都碰到,很多车主以为是发动机 “大毛病”,其实修了 12 年车才发现,90% 的噪音问题都藏在几个常见位置,自己在家花 5 分钟就能初步排查。
第一个最容易忽略的,是机油和机油滤芯的 “搭档故障”。机油是发动机的 “润滑剂”,但光有机油不够,滤芯堵了照样出问题。上个月有位车主说刚换完机油,发动机噪音反而更大了,拆开机油滤芯一看,里面全是铁屑和油泥,滤芯堵得死死的,机油循环不起来,零件干摩擦能不响吗?大家可以先拔出机油尺,看油位是否在 “MIN” 和 “MAX” 之间,再观察机油颜色 —— 要是发黑发稠,或者有杂质,就得赶紧换机油;另外记得检查滤芯,按保养手册要求,一般 5000 公里就得换,别图便宜用劣质滤芯。
第二个 “噪音源头”,藏在传动皮带和张紧轮里。很多车主只看皮带裂没裂,却忘了张紧轮。前阵子一辆 SUV 开空调时噪音特别大,车主自己看了皮带没裂纹,以为没问题。我拆开护板一试,张紧轮转起来 “吱吱” 响,轴承都快磨坏了,导致皮带松垮打滑,噪音跟着变大。大家熄火后可以先摸皮带,要是感觉发硬、有裂纹,或者按压时松动超过 1 厘米,就得换皮带;再用手转一下张紧轮,要是有卡顿或异响,说明张紧轮该换了,别等它彻底卡死,不让皮带容易断在半路上。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火花塞 “超期服役”。火花塞负责点燃油气混合物,一旦磨损,发动机就会 “动力弱还吵”。有位车主说最近车加速时噪音变大,还伴随轻微抖动,油耗也比以前高了 1 个多。拆下来火花塞一看,电极上积碳厚得像黑泥,间隙都快 1.5 毫米了(正常应该是 0.8-1.1 毫米),点火不稳定,发动机自然 “费劲”。家用车火花塞一般 4-6 万公里就得换,别等它彻底 “罢工”,到时候可能连启动都困难,还会损伤气缸。
最后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是进气系统堵塞。发动机 “呼吸” 不畅,噪音也会变大。有个车主的车开了 5 年,最近总觉得发动机 “闷响”,动力也提不上来。我检查进气歧管时,发现里面全是积碳,连进气门都被糊住了,进气量不够,发动机只能 “费力” 工作,噪音自然大。大家可以先拆空气滤芯看看,要是上面全是灰尘,就换个新的;如果车开了 3 年以上,没清洗过进气系统,建议找维修店用专业设备清理,洗完后不仅噪音会小,油耗也能降下来。
很多车主觉得 “噪音不影响开就先凑活”,其实小问题拖久了会变成大麻烦。比如机油循环不畅会磨坏气缸壁,张紧轮卡死会导致发电机不工作,这些修起来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其实平时花 5 分钟检查一下机油、皮带,按保养手册换滤芯和火花塞,花小钱就能避免大故障,开车也能更安心。毕竟发动机是车的 “心脏”,多留意它的 “声音”,才能少花冤枉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