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竞争加剧
上半年已经过去了,7月份的销量榜单也终于出来了。很多车企在上半年冲了一波高,到了7月销量就明显降下来了。
像小米和小鹏这两个“小字辈”,靠着YU7和G7开始交付,月销量又创了新高。他们也是目前唯二只靠纯电动车就进入“3万俱乐部”的新势力品牌。
新势力这边还在继续洗牌。零跑和鸿蒙智行最近销量一直挺稳的,表现不错;而理想就有点不太理想了,7月份销量不管是环比还是同比都下滑了。不过随着i8和i6两款新车陆续上市,估计情况会慢慢好转。
传统自主品牌整体表现还算稳定,比亚迪还是老大,销量一直遥遥领先。吉利的涨幅也最大,但广汽这边销量还没止住跌势。从这些情况来看,现在传统自主品牌如果还想持续增长,光靠燃油车已经不够了,新能源车必须得赶紧上量才行。
腾势方程豹销量表现
比亚迪7月份的销量还是稳得很,继续领跑市场,没啥悬念。这次的重点还是在腾势和方程豹这两个品牌上。
腾势是比亚迪冲高端市场的主力,虽然公司给了它不少资源支持,但到现在为止,它在高端市场的表现还是有点平淡,没太大起色。7月份,腾势卖了11375辆,算是中规中矩吧。不过他们下一款大SUV——腾势N8L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上市,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带动销量往上走。
倒是方程豹这边,因为钛3卖得不错,销量明显提升了不少。7月份,方程豹总共卖了14180辆,其中钛3就贡献了8513辆。看来,方程豹这次通过推出价格更亲民的新产品系列,成功打入了20万以下的市场,这个策略还挺有效的。
吉利新能源转型进展
吉利7月份的销量依然保持在高位,不管是和上个月比,还是和去年同期比,都有所增长。
这其中,销量已经越来越接近10万辆的吉利银河,功不可没。很明显,吉利银河现在已经是吉利在新能源转型道路上的中坚力量了。
相比之下,最早推动吉利新能源发展的极氪,现在正在等待下半年的产品更新换代。最近他们也公布了下半年的车型改款计划,包括007、001和7X这几款车型都会迎来升级;像900V高压平台、金砖电池、浩瀚智驾这些热门配置,也都安排上了。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极氪9X接下来能不能打出好成绩,带动极氪新一轮的热度和话题。
奇瑞出口表现亮眼
奇瑞7月份的表现总体挺稳的,尤其是出口方面,卖了119090辆,占了整个销量的一半多,也就是53%。这说明出口还是奇瑞的主要增长点。
而且就在7月,奇瑞还迎来了一个大喜讯——累计出口量突破了500万辆,成了中国第一个达到这个成绩的汽车品牌,挺厉害的。
不过在国内市场,特别是新能源这块,奇瑞还得加把劲,找到更多突破口。像iCAR这个品牌,定位比较小众,销量也有限,7月份卖了6566辆,其实已经不错了。但相比之下,星途这个品牌在7月份卖了6822辆,表现还不错,但也得再努努力,争取卖得更多。
长安新能源表现稳健
长安在7月份的表现还是稳扎稳打,挺不错的。其中,深蓝系列卖了27169辆,启源也卖了28568辆。可以说,在20万以内的新能源市场,长安已经站稳了脚跟。
不过有一点小遗憾,就是阿维塔作为长安冲击高端市场的“先锋”,7月份的销量还是勉强过了万辆。其实,怎么在高端市场打开局面,一直是长安这几年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现在,长安已经升级成央企了,资源和底气都更足了。但即便如此,高端这条路依然不能掉以轻心,还得继续努力才行。
新能源车销售加速
长城现在最着急的事情,就是加快新能源车的销售。
7月份的时候,魏牌的销量已经突破了一万台,成绩相当亮眼。在大力扶持魏牌之后,长城也开始把重点转向欧拉,希望能在女性市场这块儿填补空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零跑销量持续攀升
零跑7月份的销量继续一路高歌猛进,单月销量突破了5万辆大关,再次拿下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冠军。
而且,零跑是继理想之后,第二个实现月销超过5万辆的新势力单一品牌。看来他们现在也不满足于20万以下的市场了,已经在准备D系列的高端车型,明显是想往上走。
还有一点挺有意思的,零跑背后有Stellantis集团的支持,所以在海外市场上也已经初见成效。根据官方数据,今年1到7月,零跑一共出口了24980辆。国内势头强劲,海外也开始慢慢发力,零跑未来的增长空间真的很大。
鸿蒙智行销量分析
鸿蒙智行7月份的销量虽然比6月份的5.2万辆有所下降,但整体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其中,问界依然是销量的大头,卖了40753辆。尊界S800表现也很稳,上市才50天,大定就突破了8000台,最近也开始陆续交付了。值得一提的是,官方数据显示,7月份鸿蒙智行总成交额达到了186亿,平均成交价大概在39万左右,这说明他们不仅卖得多,价格也拉得上来,真的是“量价齐飞”。
不过从销量结构来看,鸿蒙智行现在太依赖问界了。想要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接下来智界、享界,还有后面的尚界,都得找到属于自己的爆款方式才行。
特斯拉面临激烈竞争
特斯拉现在在国内可没那么“稳”了。之前它可是“站在光明顶”的大佬,尤其是Model Y,一直卖得风生水起。但现在,各种新势力品牌不断崛起,对特斯拉发起各种对比和“狙击”,竞争变得特别激烈。
而且,Model Y自从年初改款之后,销量也开始慢慢下滑了。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特斯拉打算在秋天推出一款加长版的六座Model Y L,目的就是跟小米YU7这些新对手一较高下。看来,特斯拉也得动点真格的了。
小鹏交付创新高
小鹏这个月的交付数据一出来,基本就是妥妥的丰收季了,单月交付量还创了新高,挺厉害的。
不过现在小鹏卖得最好的还是MONA M03,P7+和G7虽然也不错,但还没到那种特别火的地步。这次能卖到36717辆,其实也跟小鹏车型比较多有关,产品线丰富确实帮了不少忙。
有意思的是,全新小鹏P7的预售才开始6分37秒,订单就突破了一万台,热度挺高的。另外,小鹏X9的增程版也最近官宣了。P7更个性、更酷,X9则是“拥抱油箱”(也就是用油电混合),这两款车如果卖得好,说不定能让小鹏的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理想销量遇瓶颈
理想在7月份又交出了一份对自己来说不太理想的答卷,销量不管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出现了不小的下滑。
从今年开始,理想汽车的销量一直没能突破瓶颈。一方面,理想L系列作为主打车型,正面临着来自各个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理想i8的上市过程一波三折,纯电车型这块市场还没能真正打开局面。
李想表示,9月份i8的交付量有望挑战1万辆,这当然是个不错的成绩。但等上市初期积累的订单消耗完之后,如何让i8的销量保持稳定,对理想来说还是一个大问题。不过,理想L6在刚上市的时候也曾一度“声量不高”,后来靠着强大的产品力慢慢爬升,现在销量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就看i8能不能也像L6那样,后来居上,打出一片天地了。
小米销量再创新高
小米在7月份把YU7交付之后,可以说是从“势不可挡”直接升级到了“更势不可挡”了。6月份的月销量已经超过了2.5万辆,到了7月份直接突破了3万辆大关。
就凭两款纯电车型,就能做到月销3万多,这在汽车行业里可是前所未有的成绩。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能追上,甚至超越小米。不过短期内,小米的销量还能不能继续往上冲,关键还得看YU7的产能能不能跟得上。
番禺行动提升销量
广汽埃安7月份的销量比6月少了4.6%,跟去年同期相比更是跌了24.6%。面对这样的情况,广汽集团推出了一个叫“番禺行动”的三年计划,打算在下半年通过推出增程的新车型、把销售渠道往下铺、还有加强新媒体营销这些手段来提升销量。具体效果到底怎么样,咱们就等着看吧。
L90助推销量回升
蔚来7月份的销量没跟上之前那种持续上涨的势头,有点回落。不过这可能就是未来半年里销量最低的一个月了,因为L90真的火了。单个月交付破万基本上是稳了。L90对整个蔚来集团来说是个大助推,彻底改变了大家“蔚两万”的印象,接下来月销稳定在3万辆,甚至冲击4万辆都不是没可能的事。
岚图销量大幅增长
岚图这个月交车12135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整整一倍,也就是102%的增长率,挺厉害的。
现在岚图卖得最好的还是他们的MPV车型——岚图梦想家。而且最近他们和华为合作推出了岚图FREE+,这车上市之后表现也不错,在20到30万这个价位的混动SUV里,已经冲到了第三名。
既然梦想家和FREE+跟华为合作后反响不错,接下来岚图还会陆续推出几款新车,比如知音、追光L,还有代号叫“泰山”的L3级旗舰全尺寸SUV,准备进一步丰富产品线,继续在市场发力。
极狐T1即将上市
极狐要出新车型了,叫T1,大概8月下旬就开始接受预订了。这是极狐最新推出的一款A0级小车,外观和内饰都是全新的设计风格,里面配了15.6寸的中控大屏,还有8.8寸的仪表盘,再加上一个全景天窗,看起来挺高科技的。估计到了8月份,极狐的销量应该会有一个不小的提升。
智己销量稳步提升
智己的两款“6系”主力车型现在已经成功冲进了20万以上的中大型纯电轿车和SUV销量榜,排名第二,只输给小米SU7和YU7。而且跟去年同期比,销量还增长了68.11%呢。
到了8月份,智己也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增程技术。这套系统用的是基于800V架构的66度宁德时代电池,充电功率特别高,能达到268kW,纯电续航有450公里,综合续航更是能超过1500公里。
估计接下来随着搭载这项新技术的新一代LS6上市,智己的销量应该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