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

讲真,MPV市场现在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各大门派都在疯狂内卷,各种新势力跟下饺子一样往里扔车,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但就在这场大型“修仙渡劫”现场,本田艾力绅,这个老牌选手,就像个扫地僧,一直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今天这台就很有意思,2024款,上牌一年跑了6.2万公里,报价19.98万。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上来就是一个暴论:一年6.2万公里,这根本不是什么“准新家用车”,这是一匹跑废了的“二手战马”。你跟我说这是家用?哪个家庭一年能把车开出火星子来?这公里数,够绕地球赤道一圈半了,三体人看了都得给你点个赞,夸一句“地球的物流系统,恐怖如斯”。这车的前任车主,要么是把车当任意门用的修仙者,要么就是个跑商务接待的卷王之王,每天不是在接老板,就是在去接老板的路上。所以,别听什么“省油家用好选择”,翻译一下就是:“上一任车主已经把它的商业价值榨干了,现在轮到你来为情怀接盘了。”

不装了,摊牌了。买艾力绅这种车,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你买的到底是什么?是那套L2辅助驾驶吗?别闹了。中国的路况,是自动驾驶的终极地狱副本。自动驾驶技术的成败,关键不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而在山东聊城的老头乐大军面前。你敢让L2在中国的大街上全权接管?旁边一个大爷骑着三轮车一个鬼魅走位,只要他躺得快,L2系统当场就得CPU过热,直接给你表演一个蓝屏死机。所以这玩意儿,有,挺好,但你真信它,就是把命交给了代码,这心也太大了。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那买的是空间吗?2900mm的轴距,第二排俩“陆地头等舱”座椅,是是是,这个确实是核心竞争力。这是老板们在后排决定几个亿生意风云变幻的龙椅,是丈母娘评判你这个女婿孝不孝顺的终极考场,是你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但作为我一个中年人,我必须说句实话,对于真正的家庭用户,这两个大座有时候就是个麻烦。你家孩子坐上去,不出十分钟,就能给你把可乐和薯片渣均匀地涂满整个真皮座椅。说实话,我一直觉得MPV的侧滑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比手机还伟大,至少它不会半夜给你推送工作消息。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那买的是啥?是本田那套e:HEV混动?百公里6.2L的油耗,对一个这么大的压缩毛巾来说,确实还行。动力平顺,开起来像个老管家,不急不躁。但你别忘了,这是本田。买本田,就等于默认接受了它的一个祖传手艺——糟糕的NVH。它的隔音,就是个玄学。上了高速,那风噪、胎噪、加上发动机的嘶吼,三重奏立体环绕,太阳听了都要一个趔趄。你以为你在开车,其实你在开一场重金属摇滚音乐会,而发动机就是主唱。我真的会谢,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个金钟罩铁布衫(的反义词)还没练好!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到底是技术不行,还是行为艺术?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台车比作“二手战马”,好像对真正的马不太尊重,马可跑不了一年六万公里。

所以,这台报价19.98万的艾力绅,性价比高吗?它的新车含税价是30万出头,一年血亏10万。这么看,好像很香。但别忘了,它已经被“激烈驾驶”了6.2万公里。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虽然功力尚存,但内伤已经很重了。你现在接手的,可能是一个需要你花心思去“疗伤”的伙伴。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这就是当下日系车的尴尬。在国产新能源MPV的“掀桌子式”竞争面前,它们的一切优势,都在被快速磨平。国产车能给你的,是更大的屏幕、更多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更智能的座舱和更离谱的配置。它们打的不是常规战,是闪电战。如果说之前的新势力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国产MPV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所以这台艾力绅到底值不值得买?讲真,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会买它的人,根本不会纠结这些。他们不会在乎那个L2是不是“机你太美”,也不会在乎隔音是不是“典中典”。他们买的,是一种惯性,一种信仰,一种“我爸当年就开本田”的情怀延续。这和那些买奔驰的人一样,奔驰最值钱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本田最值钱的,是那个“H”标背后代表的可靠、省心、保值的品牌玄学。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国产MPV都掀桌子了,为什么还有人买一年跑6万公里的二手本田?-有驾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没有结论。在一个“发疯”的市场上,试图用理性去分析一个感性的购买决策,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你要是喜欢,那它浑身都是优点;你要是不喜欢,那它浑身都是槽点。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