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终于要来了!九号大电摩硬刚小牛!72V90Ah电池能跑200公里?
工信部新车目录一出,我眼睛直接亮了——九号那台传了半年的“巨无霸”电摩M5,终于实锤了!JH2700DT-2和JH2700DT-3两款型号齐刷刷亮相,1950mm车长、770mm宽度,这尺寸,都快赶上一些小型电动踏板车了。更狠的是,高配版搭载72V90Ah电池组,如果真按这个规格来,续航奔着200公里去不是梦。这下可有意思了,九号这是要拿“大”字当武器,正面刚小牛FX系列的节奏?但问题是,“大”就一定赢吗?还是说,这背后藏着更多我们没注意到的设计逻辑?
一、尺寸“越级”,是实用升级,还是城市通勤的“甜蜜负担”?
先说尺寸,1950mm的车长和770mm的宽度,在电摩里绝对算“大块头”。我第一反应是:这踏板空间得有多大?实测数据还没出,但根据这个尺寸推算,踏板宽度大概率能并排放下两桶5加仑桶装水,日常买菜、搬快递、甚至短途搬家都不在话下。座桶容积也值得期待,全盔+手套+充电器+雨衣,估计都能塞进去,不用再纠结头盔放哪了。
但大也有大的烦恼。1175mm的座高,对身高1米7以下的骑手来说,停车时脚掌可能只能前脚掌着地,甚至悬空。我在试驾过类似高座车型时就深有体会——等红灯时,腿悬着那几分钟,真不是滋味。而且在城市里穿梭,这么大的车身,钻小巷、穿车缝的灵活性肯定不如那些1米5的小电驴。停车占地儿也大,尤其老小区楼道口、地铁站旁的电瓶车区,能不能挤进去都是问题。
所以,九号M5的“大”,是给谁设计的?我认为是家庭主力出行用户——不是那种“最后一公里”代步,而是承担日常通勤、买菜、接送孩子、周末短途郊游的多功能角色。它更像一台“电动小车”的两轮替代品。如果你住城中村、每天穿街走巷,它可能不是最优选;但如果你住郊区、有固定停车位、追求舒适和装载,那这“大”就是真香。
二、动力与续航:2.7kW电机+72V90Ah电池,真能跑200公里?
先看动力:2.7kW电机,最高时速68km/h。这数据在国标电摩里算中上水平,市区超个电动车、小电驴轻轻松松。但别指望它能飙到80,毕竟合规是前提。我试过同级别2.5kW电机的车型,0-30km/h加速很轻快,但40km/h以上再提速就有点“肉”,九号这台2.7kW,估计也就“肉得慢一点”。
重点是续航。72V90Ah,这个电池规格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能跑200公里?”我来算笔账。按理论能量计算,72V×90Ah=6480Wh,也就是6.48度电。如果百公里电耗在3.5度左右(城市综合工况),那理论续航确实能到180-200公里。但注意,这是理想值。
现实呢?低温、载重、频繁启停、爬坡都会拉高电耗。我自己用过72V45Ah的车,标称120公里,实际冬天只能跑80。所以九号这台,实际续航大概率在130-160公里之间,跑个小长途没问题,但想“一电走天下”两百公里,还得看天气和路况。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这电池是铅酸还是锂电? 文档没提。如果是铅酸,重量可能超过80公斤,整车重量得200公斤往上,操控肯定笨重;如果是锂电,重量能控制在50公斤内,那体验就好太多了。双电池版本如果真上锂电,那才是王炸——但成本也高,价格估计得往上走。
三、安全与操控:ABS+大尺寸轮胎,城市骑行的“定心丸”
安全配置上,九号这次没含糊:前后轮胎规格为前100/80-12,后110/70-12,后胎更宽,抓地力更强。这种轮胎组合在雨天湿滑路面能有效减少侧滑风险。更关键的是,配备了ABS防抱死系统,这在电摩里还不算普及。
我试过没ABS的电摩急刹,前轮一抱死,车子直接往前冲,人差点飞出去。而有ABS的车型,刹车时车轮不会锁死,能边刹边转向,紧急避让时特别有用。尤其是在雨天路口,前车突然刹车,你猛捏刹车,ABS就是保命的。
操控方面,大车身+高重心,转弯时会有一定侧倾感。但九号一向擅长调校,自悬停坐垫这种细节也上了——停车时坐垫自动回弹到水平位置,取东西不用扶着,很贴心。不过双电池版本重量增加,过弯灵活性和刹车距离会不会变长? 这得等实测才能知道。
四、智能系统:真智能3.0+AI视觉,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说到智能,九号是真敢玩。真智能3.0系统,手机一连,车况、电量、骑行轨迹全掌握。远程锁车、异动报警、OTA升级,这些已经是九号的标配了。
但这次的AI视觉辅助系统,有点意思。据说能识别路况,比如前方有障碍、行人横穿,系统会提醒。这听着像L2级辅助驾驶的简化版。但问题是,两轮车的AI识别准确率够吗? 我试过某品牌类似功能,结果阳光一照,系统误报“前方有车”,吓得我猛刹车,后头大哥直接喇叭怼脸。
而且,这些智能功能后期会不会收“订阅费”?比如升级个新功能要付费?系统稳定性咋样?万一骑着骑着手机App死机、车辆断联,那可就尴尬了。智能是加分项,但不能成为“必选项”。我更希望它是个“可关闭”的辅助,而不是“必须依赖”的核心。
五、竞品对比:九号M5 vs 小牛FX系列,谁更值得掏钱包?
现在高端电摩市场,小牛是老大,FX系列口碑不错。那九号M5能不能硬刚?
维度 九号M5(据工信部数据) 小牛FX系列(参考FX150)
车身尺寸 1950×770×XX mm(更大) 约1900×740×XX mm(略小)
动力 2.7kW,68km/h 3kW,70km/h(略强)
续航 72V90Ah,理论200km 72V32Ah,标称152km(实际约100)
智能系统 真智能3.0 + AI视觉 NIU Smart,功能成熟
安全 ABS + 大尺寸轮胎 CBS(联动刹车),无ABS
品牌口碑 新锐,智能化强 先发优势,用户基数大
售后 网点在扩张,待验证 覆盖广,服务成熟
九号的优势:空间大、续航长、智能新、安全配置高。
小牛的优势:动力略强、品牌认知高、售后完善。
所以,如果你看重装载、续航和科技感,九号M5是新选择;
如果你更信品牌、看重售后和成熟体验,小牛仍是稳妥之选。
六、未来展望:大电摩是趋势,还是昙花一现?
我在想,九号推M5,是不是预示着一个趋势:电摩正在从“代步工具”向“出行平台”进化?它不再只是“从A到B”,而是承担更多生活场景——买菜、接娃、短途旅行、甚至轻度货运。
这种“多功能化”需求,催生了“大电摩”品类。但挑战也明显:城市停车资源紧张、充电便利性、重量法规限制……未来会不会有“模块化电池”“可折叠车身”“智能换电”来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期待。
总结:九号M5,是一台“有野心”的车
它不完美——高座对矮个子不友好,大车身在城市里有点“笨”,智能系统效果待验证。但它敢于做大、做长续航、上ABS、玩AI,这种尝试本身就值得点赞。
它适合谁?
身高1米7以上,有固定停车位
日常通勤30-50公里,偶尔跑短途
对装载空间和续航有强需求
愿意为智能和安全多花点钱
不适合谁?
身材娇小,停车频繁
住老小区,停车紧张
预算有限,追求性价比
那么问题来了: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大”是电摩的未来,还是城市通勤的累赘?
你会为200公里续航和AI系统多掏钱吗?
评论区聊聊,老铁们!
(PS:价格还没公布,我猜高配版可能在1.8万-2.2万区间,你们觉得值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