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大叔们心头的“国民神车”,也有熄火那一天?大众这个铁牌子,最近的日子是真不太平,人还没坐热,车就开始卖不动了。有些人还心想:“大众都顶不住了,那车市这锅粥还剩啥?”慢慢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
美国田纳西,查塔努加工厂,这里本来哐哐哐造着ID.4电动车,结果现如今慢动作了,装配线一半的人要提前放假,领着80%的工资,在家喝咖啡刷剧。你说,这是公司体恤员工,还是大家一起熬“寒冬”?160号员工都在算:“我下个月该不该换新电视?”其实细算起来,都是ID.4在美国混不下去,市场一看卖不动,大众也只能认栽。
当初ID.4是冲着特斯拉Model Y来的,拎着德系的旗子,不信邪地在美国市场拼了命地刷存在。2023年还能卖出个3万8千辆,一到了2024年,销量瘦成了1万7千辆,这下子转得也太快了吧?上半年,跌了19%;第二季度,直接被按到地板上,单季不到2000辆。你说这是卖豆腐呢,还是卖汽车?一个季就几台,还不够美国那些大城市堵车用。
大家伙都在说,是不是补贴没了才这样?的确,ID.4当年还能拿7500美金的税收抵免,好歹还排得上电动车销量季军的位置。补贴一退场,销量像掉进扔下水井的石头。眼瞅着特朗普还签了“大而美”法案,9月30号新能源补贴全都要没了。大众也急了,直接来个“骨折价”,租一个ID.4只要129美刀,还成了全美最便宜的电动SUV,结果客户还是不买账。你说这场面,是不是像菜市场卖剩菜?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这时候大家都在开玩笑,说大众的副业都比主业牛。厂区里那根咖喱香肠,2024年全球卖出850万根,和大众全球9百万辆汽车销量都能排队比比。咱这不是讽刺,是实打实的数据。香肠能卖到全球,汽车却在美国栽了跟头,这脸是打得啪啪响。
分析师直接预测,补贴停了后,美国电动车的市场份额要一夜回到解放前,跌到4%,甚至跌到2%,想超过一半基本没戏。大家想想,不给钱补贴,车贵得像黄金,谁还乐意掏腰包买电动车?

其实大众的日子,最近真是够难,过山车一样,摔得晕头转向。2025上半年,财报一出,是赤裸裸的数字风暴。销售收入有个舒服的1584亿欧元,看着挺高,结果营业利润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只剩67亿欧元,税后利润也搓掉38%,掉头就去44.77亿欧元。为啥?美国一边瞎涨关税,大众直接亏了13亿;自家奥迪、大众乘用车、软件部门重组又糟蹋掉7亿。利润掉得比胡萝卜还快。
你别看亏得狠,电动车倒是瞎蹦跶。一年全球交付46.55万辆,涨了47%,纯电车在欧洲是天王,销量涨了89%,坐地成王。只不过风头一秀,背后暗流汹涌。保时捷半年销量减了6%,奥迪掉了5.9%,宾利连豪气都没了,掉了11%。超豪华阵营都集体萎了。中国市场需求疲软,美国关税高,电动化也不是想干就能干。说白了,豪车赚的那点利润,全被市场折腾掉了。

不说不知道,大众的发家也挺传奇。二战那会,工厂不是造车,是鼓捣炸弹,甲壳虫的设计图差点进了垃圾堆。后来英国人赫斯特复活了甲壳虫,让德国人提着小车奔向经济复苏。最终这辆小甲壳虫,全球卖了2150万辆,2003年才停产,把同级车都比了个遍。
1974年,大众高尔夫蹦出来,前置前驱,一下子把甲壳虫替了代,成了新的销量之王。这种国民车,才叫家家户户都玩懂了。2017年路线上转战新能源,2019年ID.3一登场,百年巨头摩拳擦掌要革自己的命。可没想到,一到美国ID.4就被补贴退坡虐得够呛;中国市场又碰上保时捷卖不动,大众的电动化可真是一路坎坷。

有人问,大众还能不能再翻一次身?像甲壳虫年代那样,从泥坑里拉起来,变身新神车?说真话,牌面上的危机不只是卖车那么简单,软件才是死穴。
老司机都懂,大众的电动化开得挺早,1970年建了未来研究中心,电车研发搞得风生水起。可电动车不是油车那套,把发动机一换,软件上卡了道。ID系列机械没毛病,软件却像大姨妈一样不定时出状况。有汽车达人吐槽:“这ID车开着挺顺,就是那套车机系统糟心,连CarPlay都用不顺手。”软件卡顿、网络连不上、故障码狂飙弹,让车主抓狂。
2019年ID.3造好了也不敢交付,因为软件简直是补丁堆里下饺子。即使交付后,投诉接连不断,系统黑屏、后视摄像头失灵,美国国家公路管理局2024年5月还发了公告,大众召回近8万辆ID.4。软件掉链子,硬件再好也白搭。

大众这两年算是拼了老命,要和中国科技公司拉手,地平线、中科创达都上阵,研发投资往中国砸。能不能补上软件短板,还得看后面的操作。
说起中国市场,大众这段三十年友谊,不是一句话能讲清。1985年跟上海牵了手,1991年跟一汽合资,之后桑塔纳、捷达成了国民心头好。桑塔纳一进中国,连续22年拿下销冠,老三样那是家家都懂,连“出租神器”都被贴上大众标签。上汽大众累计卖了2800万辆,这数据,能让不少外企都羡慕哭了。
可近几年,风向变了。2025年上半年,大众在中国交付131万辆,微降2.3%。亚太区整体销量也不太妙,销售回报率只剩4%—5%,2024年销量274万辆,还同比下滑一成,利润也掉到17亿欧元。大众中国CEO贝瑞德直接调侃,说车市价格战就是赌桌:“130多个品牌都在赌,90%车企不赚钱。卖一辆亏一辆,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那种追着打骨折价,比包子摊还热闹。
贝瑞德脑子也活络,觉得新能源才是全新赛道,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能干到74%。他说2025年算过渡,真正的风暴2026-2027年才来,到时候30款电动新军一口气全上,谁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阵仗。
大众的打法也够野,燃油车阵地坚守着,2030年前还要推17款燃油车型;另一边拉着小鹏联合开发新车,电动化、智能化一起搞。大单一签,开发周期直接缩到24-30个月,连欧洲研发都被中国节奏逼得快了起来。
看看乘联会的数据,8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干到55.3%,已经连续半年超过一半了,这牌面谁敢说不服?电动化潮流像风暴一样卷,连传统巨头都慌成了。
美国ID.4减产,德国利润跳水,中国拼命抢市场,大众这百年老船正抗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三重冲击。说白了,风向变了,谁跟不上谁掉队。现在看大众借力中国智造,想让全球业务有新生机,却也不是一蹴而就。


2026年那30款电动新车,是大众的救命稻草还是再次翻车的压舱石?电动、智能、价格战,谁能杀出重围?咱们不妨开脑洞讨论下,到底什么样的电动车能让中年男人心甘情愿掏钱买单?或者说,一辆“国民神车”,是不是已经不只是车本身,更是一种时代回忆、身份认同?留言区约起来,谁有料,谁有观点,谁有故事,咱们都想听!之前哪款大众让你心动过,现在你还会买吗?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