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蔚来半年报刚出来,圈里都炸锅了。销量一看,嘿,这回不赖,交付量直接飙到七万多,跟去年和上个月比都涨得欢。挣钱那事儿还没头没尾,不过至少能看见点活路。这一份报表出来,李斌开会说话也直,说咱们纯电快到爆发节点了,蔚来这些年积攒的技术家底到时候全拿出来,比拼市场优势,谁敢掉链子谁就得被洗出去。
但问题来了,这纯电的“拐点”到底是不是要到了呢?啥叫拐点,不就是市场里风向大变,原来的玩法不灵了?现在所有车企都得反省反省:咱们路线是不是选对了?是不是该改方向了?要不要换赛道?这可不是一两家企业小调个战略那么简单,大环境一变,谁踏错一步,之后的局都得重来。
其实这事儿,成都车展那会儿有苗头了,蔚来的秦力洪也说过,“里程焦虑快结束了”,技术天天在升级,纯电车的驾驶体验一天比一天好。你要是看统计数据就知道,今年上半年,纯电车的销量直接涨了百分之四十多,增程呢,就十几多点,还勉强在上涨,但到七月份就拐头往下了,纯电反而又猛了一把。这样的趋势,大家谁还说自己心里没点儿打鼓?
回想前几年,增程车简直就是救星。谁不怕电池没电趴窝?谁没事儿路上给别人讲“我能加油也能充电”?各家都抢着出新品,都把增程当卖点。可今年呢,咋突然就变了呢?说到底,还是技术突飞猛进,纯电车以前那些让人嫌弃的毛病——比如续航短、充电慢、找桩难,几家头部车企都在集中火力解决,现在市面上纯电车随便都能跑个五六百公里,贵点的都快破千了。充电呢,宁德时代都整出“五分钟充五百公里”的电池了,这还有啥焦虑?充电桩遍地都是,出门基本不用发愁。
增程的那些优点,在纯电面前就没那么大优势了。李斌也直说,纯电架构比增程省心:空间设计更加合理,成本又能压下来,日常维护也少,智能化做得也漂亮。这都是什么?发动机系统能省则省,你能不装马达、变速箱之类的就别装,车内空间立马宽敞,车主更满意。维护方面也简单,毕竟少个发动机。这么看,纯电有底气,但增程也没直接认输。现在很多增程车都在堆电池,提升续航里程,甚至快充也跟着卷,不管智己还是小鹏都希望自己续航比谁都多,硬生生把增程越做越“像电车”。
以前都说,新能源结构里分“三大阵营”——纯电、插混、增程,各有各的地盘。但今年一看,赛道都变形了。技术进步太快,市场又变得不可控,增程车眼下的路怎么走还真不一定。有人说增程没用了,也有人说增程是救场的,尤其偏远地方、城市与乡村之间那种“里程焦虑症”还没治愈,很多人还是要留“充电宝”,备用也让人心里踏实。这回可咋办?难道就让大家都只开纯电?
其实你看看,现在即使那些最铁杆的纯电品牌,像特斯拉、蔚来,也有点“摇摆”——有的开始布局多元能源路线。而国内传统大牌比如吉利、小鹏、广汽、小米,增程技术都在跟进。岚图、极氪、智己们也发布新的增程产品,阵容一点没缩水,反倒越来越热闹。这说明什么?说明补能问题就压在那里,用户的需求还远远没彻底被纯电解决,所以增程、插混这些路线,短期内也“死不了”。
长远来看,车企靠啥突围?不是技术路线能否高大上,而是谁能整合供应链,把成本、体验、售后服务一起做好,谁就有希望。如果一款车只是靠增程当噱头,其他的都跟不上,那将来也发展不起来。倒不如多琢磨琢磨从用户本身出发,全面提升性价比,把技术和品牌、市场定位一起做漂亮一些。举个例子,像尊界S800增程版,主打“亏电不弱”,让用户心理更有安全感,有些人觉得给这钱值了。
市场上出现调整很正常,增程车要走的路也许不会像某些人预测的那样被一棒子敲死,毕竟每种能源路线都还有用户群体。关键是,车企们要能看准机会,及时调整阵地,别死磕某条技术,也别瞎凑热闹——谁真正把握住用户本质需求,谁就容易站稳。
用户啊,心里其实有杆秤。说到底,谁也不愿意天天停在路边琢磨是充电还是加油。买电车的人看重体验、空间和后期维护,如果纯电能满足绝大多数人日常使用,那增程的存在感自然会下降。反之,一旦纯电再出点新问题,还是得依赖增程兜底。所以车企调整必须灵活,别轻易放弃哪条线——谁知道明年会不会又有新变数?
在这行业,更不能“看数据瞎乐呵”,光看今年前半年还赔钱、但交付量上升,就觉得新时代彻底来了,那可太天真。车市的“拐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哪怕纯电现在风头正劲,背后依然有无数供应链、配套、技术难题。用户的“心理防线”也得慢慢打破,充电设施、智能体验、售后保障、能不能抗造,这些都要一起交答卷。
最后再问个问题:既然技术不断进步,到底是技术决定路线,还是市场倒逼技术创新?现在还真说不准。咱们眼下能看到的,就是谁能把用户服务到家,谁肯在“弯道超车”上下些真功夫,谁才能赢——纯电也好、增程也罢,最重要的还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造出让人人真心愿意买、买了不后悔的产品。别看蔚来、比亚迪、特斯拉啥的现在如日中天,谁能保证下一个拐点不会让别人抢了风头?
觉得增程就此退出舞台?还早着呢。觉得纯电一统江湖?也不现实。车圈里人的难题早就不是单看动力系统谁优谁劣——而是要看谁能持续抓住用户、谁能带动整个行业一起往前走。技术升级、市场洗牌、企业变革、用户习惯,这些才是值得反复琢磨的大事儿。
这回蔚来半年报一出,无数车企开始重新琢磨战略,对车圈影响才刚刚开始。等过两年再回头看,谁能笑到最后,还未必是现在的冠军。纯电和增程,到底谁主沉浮?说到底,还是让消费者给答案吧。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