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荣耀CEO赵明一句“不会的”,直接掐灭了关于他加盟智界汽车的所有猜想。
这条传闻从发酵到被否,只用了短短五天时间。
它冒头的契机,恰恰是智界品牌战略2.0协议签署的关键节点。
8月12日上午,赵明面对网易科技记者的追问,给出明确否认。
“各种传言,我都不知道。 ”他补充道。
奇瑞内部人士同样否认了这一消息,华为和智界官方至今未发布任何人事任命公告。
传闻并非毫无来由——8月7日,奇瑞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
双方宣布共同投入超100亿元,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
同时成立独立运作的智界新能源公司,推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管理。
这一动作被外界视为智界“独立成人”的标志性事件。
签约次日,关于赵明可能挂帅的猜测开始密集传播。
市场期待一位“爆款操盘手”来扭转智界的销量困局。
智界确实需要破局。
2025年1月至5月,其销量数据持续走低:1月12,510辆,2月9,580辆,3月9,482辆,4月5,657辆,5月5,689辆。
进入6月后形势更严峻,6月16日至22日单周销量仅566辆,创年内最低纪录。
即便在鸿蒙智行7月整体47,752辆的销量中,问界系列独占40,753辆。
智界占比依然有限。
交付困境自品牌诞生之初就如影随形——2023年底智界S7上市首月订单超2万辆,却因工厂搬迁和芯片短缺延迟交付,车主平均等待超3个月。
赵明的履历让传闻显得“合理”。
他在2015年接管荣耀后,仅用两年就带领品牌以4968万台年销量登顶中国互联网手机首位。
2020年荣耀独立后,他更推动市场份额实现V形反弹,跻身中国手机市场前二。
全球化布局同样成效显著。
2019年底荣耀超越三星成为俄罗斯第一手机品牌。
在法国、意大利、沙特等市场长期稳居前五。
但赵明短期复出的可能性极低。
今年1月17日,他因身体原因辞去荣耀CEO职务。
在告别信中他坦言:“常年高强度工作让身体不堪重负”。
他当时的规划非常明确:休整学习、修复身体、陪伴家人。
这已是半年内他第二次辟谣职业动向——2月字节跳动AI终端业务的传闻同样被证伪。
智界的战略升级并未因人事传闻放缓。
8月8日,改款R7与S7同步开启预售。
预售8小时内订单突破2万台。
新款车型配置堪称“奢侈”:全系标配192线激光雷达、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及4D毫米波雷达。
华为将问界M8级别的40万豪华车配置下放到25万级市场。
同时采取“去选装化”策略,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全系标配。
生产体系也完成重构。
芜湖超级工厂实现冲压、焊接、涂装工序100%自动化。
整车装配每分钟可下线1台车。
智界研发团队已扩充至5000人。
以上海、深圳双设计中心加芜湖“松山湖”基地构建研发三角。
华为对智界的主导权在此次调整中被强化,产品尾部标识将去除“奇瑞”仅保留“AITO”与“智界”。
这种深度绑定早有预兆。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5月公开承认:“和华为battle过,但听华为的就顺利”。
2025年1月智界升级为独立子公司,华为虽未控股却主导全流程管理。
市场对智界的观望情绪仍未消散。
改款车型预售火爆的同时。
更多用户还在等待实际交付能力的验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