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城市,街头灯光映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网约车司机老李刚接完一单,手指下意识地点开手机上的收入明细——平台抽成、奖励补贴、乘客付款,数字错落像一串密码。他这样的人,每天在城市边界穿梭几百公里,把一连串的订单、补贴、抽成和实际到手工资,活生生开成了一本流水账。大多数人看到的,或许只是数字冰面上一层,“平台抽成居然高达27%”,然后下意识地把这个百分比划进平台利润的漏桶。可如果你是老李,甚至只要偶然点开那张流水账,你大致就会怀疑,这套账是不是哪根链条抖动了。
如果抽成就是利润,为什么平台还要在各种微信群里哀嚎亏损,甚至有人每年都在算平台能扛多久?假如每单扣走近三成货款,世界应该早就被网约车平台收购一圈了——港珠澳大桥下,有一堆披着“亏损”的网约车平台在吃烧烤。
先摆事实,最近多家网约车头部平台宣布把抽成上限控制在不超过27%。各种“利好”解读铺天盖地,但也有人觉得无论如何,“平台抽走27%利润”还是太高了。这个观点跟流行的“灵活就业都是平台薅羊毛”论调差不多,都挺有市场号召力——以至于平台公关的年度任务一度是“讲清楚抽成和利润不是一码事”。
究竟怎么回事呢?平台给司机和乘客两头开价,然后按比例收点缓存,名号叫抽成。实际上,专业说法应该叫“服务费”,这听起来就像是把抽成穿了件西装,优雅多了。更准确的描述是,平台抽成本质上是用于支撑整个业务运转的总池子,而非一把薅在头上的羊毛。要是抽成就等于净利润,所有中间商,例如超市、电商、实体银行,开一次单就能财务自由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哪儿没有抽成?
让我们回到调查报告,一份有5417份样本的职业调研里,网约车司机的抽成中位数是18.8%,大部分集中在18%-20%,而滴滴最新公布的平均抽成为14%。白纸黑字,14%和27%的区别不是小数点位置搞错了,而是抽成上限和实际平均值两个不同坐标系。平台抽成采用动态机制,具体是怎么设定的?单子难抢,平台补贴多,抽成就低,甚至可能负抽成,也就是“司机实际到手比乘客付的还多”——在一些极端天气、单量稀缺、某些订单匹配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平台不得不倒贴。你说天晴的时候好挣钱,下雨夜里就得出血。这就是动态抽成的魔幻现实主义,和小时候买彩票一样,买得多不一定中得回本。
好,抽成讲完,下一个愤怒点——平台利润。这里才是战争核心:大家以为网约车平台抽成高,所以天生暴利。实际上,这生意比暴利远得很。你看报表,滴滴去年营收2068亿元,经调整利润43.3亿,净利润12.6亿。利润率,2%;净利润率,0.6%。近乎钻进行业里挖土,都挖不出啥黄金。再补两刀,2018-2022滴滴五年亏了上千亿。这年头,“亏损比利润还稳”的公司,连讹人都讹得有点底气不足。
不仅如此,其他平台同样惨烈。曹操出行、如祺出行这些新锐玩家,三年里亏得你都想给他们发个困难补助。行业年报就是一本血泪史,财务总监看到报表都不会笑,只有资本市场偶尔搞个促销活动,大家凑热闹盲猜还能撑几年,最后发现已经低到地面以下了。
平台抽成到底怎么花的?不是拿来养老板买游艇的。每笔订单后,上面扣下来的钱,有一大块用在补贴池,激励司机高峰时段加班、天气恶劣开工,平时淡季拉单、各种福利保障。平台还得付技术维护费、线上结算与安全审查、客服、保险、税费、合规费用一大堆。那些把平台看成居中倒手,一张订单就发财的,说到底是看了漫画版财务报表。实际上,这不是落袋为安,是多次分配:“我先瞅瞅你们的单量,有钱给你们多分点奖金,不够补贴只好一起过苦日子。”
“抽成”这个词,在网约车行业就像是给锅底灌铅,外头的人只会看它沉没了。“利润”不如换个名字,“抽成”应该叫做“滴滴水成河,一滴不能浪费”。
当然,平台不挣钱有点像是脱裤子放屁,也不能掩饰司机的收入焦虑。平台抽成低了,但司机的单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实际收入。根据报告,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达到7623元,一线城市还过万,蓝领职业里数得上号。所谓收入满意度也是其他同行望尘莫及——同样是拉活儿,网约车一般比送外卖、开货车、快递员略高一点。
但千万不要以为平台抽成是影响司机收入唯一变量。决定收入的,根本是市场。最近两年,网约车注册数量暴增,“司机越来越多”成了无解难题。单量被分割,日均订单下降,平台再多补贴也救不回大盘。乘客的价格敏感,看着平台一路卷到底,司机收入也一跌再跌,最后只有平台和司机一起磕膝盖“insist on living”。
行业的苦难很多人没兴趣投票,毕竟有人坚持认为抽成高就等于暴利。现实里,网约车平台的利润是低到见底,司机的生存空间也在逐步压缩,唯一没有被卷掉的,是围观群众的乐观。“抽成”也许是行业得过且过的护身符,但更本质的变量却是市场决定的单价和单量以及供求平衡。至于改革、补贴、福利,永远是几方博弈的拉锯战。
说到底,网约车行业还是一口被误解的铁锅。亏损、抽成、补贴、司机绩效,四大天王轮流在饭桌上表演,观众只关心最后能打包几个包子。
如果你非要问一句:“抽成再低,司机收入还是没涨,平台这么多补贴是不是打鬼的?”——我也只能说,永远别把表象的数字当成真理。指望抽成是所有问题的钥匙,本质上只是把一张复杂地图临摹成涂鸦,但世上的路远比你以为的要泥泞得多。
毕竟,无论是司机还是平台,都逃不掉自己账本上的那串流水,只是这笔流水到底能不能流进每个人的梦想,还是个值得推敲的题。你觉得呢?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