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生产舞台,40年在华征程落幕

7月22日,汽车行业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三菱汽车正式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合作,并全面停止该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这一举措标志着这家在华深耕长达四十载的日系车企,彻底告别了中国汽车生产领域,一个时代就此落下帷幕。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生产舞台,40年在华征程落幕-有驾

三菱汽车与中国的缘分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1973年,三菱汽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起初以向我国出口中型卡车为主。此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三菱汽车不断深化在华布局。1995年,通过入股台湾中华汽车成立东南汽车;1996年,以技术转让方式入股湖南长丰,推出帕杰罗等车型,一度在国内市场收获大量订单,奠定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初步地位。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生产舞台,40年在华征程落幕-有驾

1997年,三菱汽车与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共同组建沈阳航天三菱,次年开始生产发动机。这家合资公司不仅为三菱品牌汽车制造商供货,还曾向众多中国车企提供发动机,鼎盛时期在国产车型中占据约三成市场份额,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早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助力长城、比亚迪、吉利等车企解决发动机技术难题 。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生产舞台,40年在华征程落幕-有驾

然而,时移世易,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发动机自主研发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对三菱发动机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冲破50%,而三菱汽车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却步伐迟缓。其在华销售的末代车型阿图柯甚至被指是换标广汽埃安V,且长达6年未推出全新车型。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生产舞台,40年在华征程落幕-有驾

2023年,三菱汽车宣布退出中国整车业务,广汽三菱进行重组,随后广汽埃安以1元接盘其长沙工厂,整车生产业务正式画上句号。而如今发动机业务的终止,更是宣告三菱汽车在华生产版图彻底清零。

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疾驰的趋势,三菱汽车表示,在对中国地区市场环境重新评估后,不得不对区域战略进行调整,决定终止合资合作。事实上,在7月2日,沈阳航天三菱已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等股东悄然离场,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新股东,为三菱汽车的退出埋下伏笔。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生产舞台,40年在华征程落幕-有驾
三菱汽车的黯然离场,不仅是一家企业在华发展的兴衰写照,也为整个外资车企在华发展敲响警钟。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已成为创新与竞争的前沿阵地,跟不上市场节奏、不能及时顺应变革,即便是拥有深厚底蕴的老牌车企,也难免被市场淘汰。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在自主品牌崛起与新能源浪潮推动下,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 #亚太瞭望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