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调!油车司机迎来利好,但省油技巧更关键
油价终于下调了!对广大燃油车车主而言,这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消息。
油价下降,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大家日常出行的成本随之减少。
不过即便如此,降价后加满一箱油也仅能节省10元左右,若油箱容量为50升,加满仍需花费三四百元。
要判断这几百元的加油费用是否偏高,没有对比就很难有清晰认知。
单看三四百元,似乎数额不算大。
但在我们当地,这笔钱差不多能给家用小型电动车更换一组蓄电池。
对我家来说,三四百元足够覆盖一周的饮食开支,我家日均伙食费约为50元。
而加三次油的费用,就够给孩子报一个学期的兴趣班了!
作为燃油车车主,说实话,每次去加油我都会觉得心疼。
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常会抱怨自己的车子燃油消耗过高。
汽车表显油耗
然而,车辆油耗高并非全是汽车本身的问题,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车辆保养情况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今天,结合我十多年的用车经验,从机械原理、驾驶技巧、日常保养三个维度,跟大家分享自动挡车型如何驾驶才能更省油。
文中会附上具体数据供大家参考,建议大家点赞收藏。
---
保养到位是省油前提,避免爱车“带病运行”
先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真实发生的例子。
轩逸这款车的燃油经济性口碑不错,对吧?
但我有个朋友开这款车,油耗却比其他同款车主高不少。
起初,大家都以为是他作为新手,驾驶技术不够成熟导致的。
后来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他长期使用了不符合标准标号的机油,最终造成油耗上升。
全合成机油
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全新轩逸,官方推荐使用的机油标号为APISP级别的0W-20机油。
可我这位朋友,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又想节省开支,一直给车子加的是10W-40型号的矿物油。
对轩逸这类车型来说,使用粘度偏高的机油,会增加发动机内部的运行阻力,油耗自然会更高。
可能有人会问,0W-20、10W-40这些标号到底代表什么含义?
其中,W是英文“Winter”(冬季)的缩写,W前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这个数字越小,发动机在低温启动时受到的阻力就越小。
而W后面的数字,比如20,则代表机油在高温环境下的粘度。
数字越大,机油在发动机高温工作时的粘度就越高。
这也意味着发动机内部的运行阻力会更大,进而导致油耗增加。
根据美国石油协会提供的数据:若使用比规定粘度高一个级别的机油,比如规定用5W-30却用了5W-40,发动机油耗可能会增加1%-3%。
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轩逸的油耗统计数据
这是某权威机构统计得出的轩逸车型百公里油耗数据。
其中,搭载1.6升排量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且采用HR16发动机的车型,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轩逸版本。
该版本车型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为7.14升,属于正常水平。
但如果给它加注5W-40或10W-40型号的机油,百公里油耗就会上升到7.6升以上。
长期如此,累积的燃油费用会非常可观。
因此,我们在给车辆做保养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用户手册的要求选择机油。
有些车型既可以使用0W-20型号的机油,也能使用5W-30型号的机油。
换机油
部分4S店在保养时,会默认给车辆加注5W-30型号的机油。但如果想让车子更省油,选择0W-20型号的机油效果会更好。
此外,车辆保养并非只需要更换机油。
对汽车而言,轮胎的保养同样是影响油耗的关键因素。
因为轮胎在滚动过程中会产生阻力,阻力越大,车辆的油耗就越高。
胎压不足是导致油耗增加的“隐形杀手”。
而有效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将胎压调整到标准范围。
下图标注了绝大部分车型的标准胎压贴纸位置。
胎压所在位置如图箭头指示
贴纸上会明确标注车辆在冷车状态下应达到的合适胎压。
有部分车型的胎压贴纸位于油箱盖内侧,大家可以留意查找。
根据米其林轮胎的研究数据:当胎压比标准值低0.5巴时,油耗会增加2%-4%;若低于标准值1巴,油耗甚至可能增加5%-10%。
所以,合理调整胎压,才能有效降低车辆油耗。
胎压不要过低也不能过高
一般来说,夏季可将胎压适当提高0.1-0.2巴,冬季则可提高0.1巴。
这样做能弥补因温度变化导致的胎压过高或不足问题。
---
保持经济时速行驶,避免盲目追求高速
无论车辆保养得好坏,每辆车都有一个燃油消耗相对较低的行驶速度。
这个速度被称为车辆的经济时速。
在经济时速状态下,发动机承受的负荷较小,转速不会过高,但行驶速度也不会太慢。
此时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最高,所以油耗也最低。
不过,不同车型的经济时速存在差异。
保持经济时速开车
这就好比跑步,不同人的最佳配速各不相同。
有的人能以每公里4分钟的配速奔跑,有的人则是5分钟,还有人只能达到7分钟。
但无论是4分钟、5分钟还是7分钟的配速,每个人在这个速度下的心率都能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以我自己为例,当我试图以5分钟每公里的配速跑步时,心率很快就会飙升到极限。
对我而言,这个速度下跑步会非常吃力。
如果想节省体力,同时能跑得更久更远,我就必须放慢速度。
汽车的行驶规律也是如此。
大部分家用车的经济时速在80-100公里/小时之间。
排量较小的车型,比如1.6升以下的,经济时速可能更低,大概在70-90公里/小时;排量较大或带有涡轮增压的车型,经济时速可能稍高,约为90-110公里/小时。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是我开车时,后排乘客在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后帮忙拍摄的。
当车速接近120公里/小时时,发动机转速已经达到了3500转。
此时,我车子的油耗呈直线上升趋势,根据我的估算,当时百公里油耗约为7升。
但我已经开了这辆车9年,对它的性能很了解。
当车速保持在100公里/小时左右时,发动机转速大约在2000转。
这个转速仅为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时转速(6000转)的三分之一。
此时,车辆的百公里油耗还不到6升。
因此,想要省油,保持经济时速行驶是关键。
---
学会预判路况,用油门控制车速,减少频繁刹车
对于自动挡车型,无法像手动挡那样通过升降挡位、踩离合等操作来控制车辆以达到省油目的。
跟车时尽量用油门控制车速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刹车次数,依靠油门来调节车速。
因为一旦踩下刹车,刹车片和刹车盘就会发生摩擦,从而降低车速。
车子前进的动力从何而来?
其实就是通过燃烧汽油,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而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产生的阻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我们用脚施加的力,经过助力泵放大后产生的。
所以,踩刹车意味着一部分本应用于推动车辆行驶的能量,会被这一脚刹车的力量抵消掉。
频繁踩刹车就是在浪费油
这就相当于燃烧了汽油,却没有将能量完全用于车辆行驶,无疑是在浪费燃油。
“预见性驾驶”是自动挡车型省油的核心原则。
只有提前预判前方路况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及时松开油门或提前加速。
从而避免频繁踩刹车的情况出现。
比如在市区行驶时,我会根据前方红绿灯的变化情况,判断即将变为红灯。
红绿灯路口尽量避免急加速后急刹车
这时,我会提前松开油门,让车辆缓慢减速并滑行过去,这是最省油的操作方式。
此时,车辆的行车电脑不仅不会喷油,之前喷油燃烧产生的推力,还能全部用于车辆行驶。
而不是被一脚刹车白白抵消。
每一次急刹车,都意味着之前加速时消耗的燃油被白白浪费了。
---
不要仅用D挡行驶:D挡并非“万能挡”
很多新手司机习惯全程只用D挡开车,感觉动力不足就猛踩油门,对吧?
不要一个D挡打天下
难怪这类司机总觉得自己车子的油耗居高不下。
上周,我表弟开我的车,拉着我们去4S店看新车,那段路程只有几公里。
但我感觉,那段路消耗的油量,起码够跑十公里。
在市区行驶,经常需要在红绿灯路口起步,或者急加速超车,否则开起来会很吃力,这种情况大家应该都遇到过。
表弟开我车的时候。
每次加速或超车,发动机转速都会升到4000转。
有好几次,我甚至看到转速达到了5000转!
倒不是心疼车,我自己用车向来比较“随意”,不存在心疼的说法。
但我想问问大家,这样开车能舒服吗?油耗能不高吗?
我的车子排量比较小,是1.0T的,动力表现一般。
1.0T的别克英朗
猛踩一脚油门,发动机就会发出轰鸣声,而这背后都是燃油在消耗。
但在D挡模式下,车辆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就像人们常说的“发动机光吼不走”。
这种情况下,必须切换到手动模式,锁定挡位,油门的响应才会更灵敏。
D挡并非万能,在D挡状态下,行车电脑的控制逻辑以“均衡”为主。
而变速箱上的S挡,又称运动模式,在这个挡位下,发动机能输出更强的动力。
手自一体变速箱上,通常还会有一组“+、-”符号。
变速箱上的手动模式是“+、-”符号
这就是手动模式,开启后可以像手动挡车型一样锁定挡位行驶。
如果需要更强的动力,有S挡的车型可以切换到S挡。
没有S挡的车型,就可以使用手动模式。
这样就能避免发动机空转耗油、却无法快速加速的情况。
进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
合理使用空调,为车辆减轻负重
有人认为,开车时开窗通风比开空调更省油,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相关研究:当车速低于80公里/小时时,开窗通风确实比开空调更省油。
但当车速超过80公里/小时后,开窗产生的额外空气阻力(风阻)会使油耗增加10%以上,此时关闭车窗、开启空调反而更经济。
正确使用空调能省油
所以,在车速较快时,经验丰富的司机不会为了省油而开窗通风。
跑高速时,关窗开空调更省油。
在市区或国道行驶,车速较慢时,开窗通风确实能降低油耗。
不过,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开车时发现的现象。
我家有一辆新能源汽车,当我独自开车,车上没有携带任何物品时。
这辆车的百公里电耗最低能达到11度。
但如果后备箱装了东西,或者车内坐了一两个人。
电耗就会明显上升。
即便我开车时尽量轻踩油门,百公里电耗也会超过13度。
我跟大家说这个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现象,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汽车的动力输出是固定的,车辆重量越大,能耗就越高。
所以,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家会取消备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减轻车辆重量。
新能源汽车的能耗变化更直观,所以我用它来举例。
燃油车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根据相关研究:车辆每增加100斤(约50公斤)的负重,百公里油耗会增加约2%-3%。
后排座椅、后备箱等地方,如果放了不需要的杂物,建议及时清理出来。
保持车辆整洁,减轻车身重量,才能有效降低油耗。
保持车内没有杂物降低车重
最后
省油并非小气抠门,而是一种科学的用车理念,也是对汽车机械原理的正确理解。
它不仅关系到用车成本,更与行车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车辆的使用寿命息息相关。
如果能掌握并运用好上面提到的5个省油技巧,假设每公里能节省2毛钱。
像我这样一年行驶2到3万公里,一年就能节省几千元。
你明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