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注册商标这件事儿上,一直都像是藏着掖着什么大招。之前网友们就调侃过,华为注册“仙界”“天界”,这名字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让人摸不着头脑。谁能想到,华为在智能汽车版图拓展上,目标明确得很,最近又拿下了“绝界”商标,这就像是在棋盘上又落下了关键一子,让人忍不住猜测,华为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呢?
这次华为成功注册的“绝界”商标,国际分类为12类运输工具,涵盖了汽车车轮、汽车座椅、电动汽车、汽车车身、混合动力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很明显,这又是华为“界”字商标矩阵里的一员。有关华为以“界”字为主题的商标,像“仙界”“天界”“君界”“峥界”“江界”,再加上这次的“绝界”,这些名字往那一放,个个都显得大气磅礴。而且有数据统计,前前后后华为已经申请了近200个带“界”字的商标。这不禁让人好奇,华为为啥要注册这么多带“界”字的商标呢?
对于华为注册这些商标,不少网友那可是持续关注着。这次“绝界”商标一注册下来,网友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网友就问:“啥定位呢,该出越野的了?”这说明大家对华为新商标下的汽车产品充满了好奇,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的定位。也有网友猜测,华为这是在占位、在防蹭热度。毕竟之前神龙发布的示界就引发了不少网友误会,大家担心华为也是类似的操作。而华为这商标布局的背后,其实是它已经落地的五大汽车品牌。
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跟奇瑞合作的智界、和北汽合作的享界、江淮的尊界,以及跟上汽的尚界,这“五界”已经构建了一个16 - 100万不同价位段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矩阵。这几年华为鸿蒙智行在行业内的表现那可是相当抢眼。就拿上个月的销量数据来说,鸿蒙智行以44579辆的月交付量、全系累计突破90万辆的成绩,再次刷新了新势力品牌达成速度纪录。问界M9连续17个月稳居50万以上销冠,尊界S800斩获70%百万顶配订单,这些成绩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还有不少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合作的车型上市,覆盖阿维塔、深蓝、岚图等多个品牌,这也体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影响力。
华为在技术共创、深度参与产品定义研发这块的布局,那也是战绩可查。它和车企的合作模式很独特,华为负责智能驾驶、鸿蒙座舱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定义,然后合作的车商负责整车平台、生产制造及销售渠道。意思就是这些合作的汽车除了不进华为门店,其他都跟智选差不多。这种合作模式让华为和车企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打造出有竞争力的智能汽车。
除了现有的合作模式,还有不少新消息。有媒体了解到,华为或将在今年发布一套全新的车企合作模式:Hi Plus模式。字面意义上,它是在原先Hi模式合作模式上的拓展。华为在汽车领域和主机厂的合作模式本来就多样,包括零部件供应、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的“Hi解决方案”、技术生态合作的“鸿蒙智行”。而Hi Plus介于Hi模式和鸿蒙智行模式之间,参考新款阿维塔07,这周四会正式发布,到时候应该就会明确相关内容了。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野心,远超很多人的想象。它注册的这些商标,虽然有些看起来略显夸张,但也彰显了它往智能汽车顶峰进军的野心。不管是不是出于占位考虑,华为注册的其实不仅仅是商标,生态布局上的一环。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棋局,每一步都蕴含着深意。
从商标注册这个角度来看,华为注册“仙界”“天界”“绝界”等商标,引发了网友们的各种猜测。有人觉得这些名字大气磅礴,和智能汽车高端的形象很匹配,可能是为高端车型准备的。但也有人觉得这些商标和实际业务关联性不强,不明白华为为什么要注册这么多看起来有点“虚”的商标。这种争议其实反映了大家对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布局的不理解。
华为和车企的合作模式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华为负责核心技术研发,车企负责生产制造和销售渠道,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但也有人担心,这种合作模式会不会导致车企过于依赖华为的技术,从而失去自身的创新能力呢?而且,华为不进华为门店的规定,也让一些消费者觉得不太方便,不知道华为未来会不会改变这种模式。
华为即将发布的Hi Plus模式,也备受关注。它在原先Hi模式和鸿蒙智行模式之间,到底会有哪些创新和改进呢?是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还是会加强和车企的合作深度呢?这些问题都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大家希望华为能够通过新的合作模式,为智能汽车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无论是商标注册还是合作模式,都充满了争议和话题。它就像是一个引领者,在智能汽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行。但它的每一步都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讨论,大家对于华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好奇。华为到底能否凭借这些布局,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呢?这无疑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