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升发动机油耗仅2.8升?怎么可能!我那台小踏板本田100摩托车油耗还得3升左右呢。今天早上刚遇到大雾,雾得像白色水泥一样,把路面都模糊了。我们这儿的司机多半都学会了眼盯着前车,耳听着轮胎的噪音,大雾天交规都得靠经验说话。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居然看到了一个油耗相关的调研,是说1.0升的发动机,油耗能低到2.8L,怎么做到的?关键看设计——比方说那个几年前的飞度,油耗比同级车低20%,原因说白了,就是研发的核心,就是极简设计:少用油腔的传动系统,有点类似我cco车那个练油耗节省的小窍门。
可是你说,这种极简怎么可能全国都能精准到2.8L?真有点悬。有时候我觉得,车评说那个油耗低都是抬高的,一方面是测试场景有差,二方面可能厂家捏泡沫,实际你开到两千转,真心未必低得了。
比方说我那台本田100,不算特别厉害,平均算下来大概3升左右。每天堵车上下班,城市中开,注意力得放得超细。快到极限都在3.2和3升之间徘徊,没办法。其实我怀疑,能达到2.8升的那个奇迹是不是经过特殊调校,或者用一些灰色技巧。
(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话又说回来,油耗也是看车,比如宝马3系和大众迈腾,同样的1.5T发动机,实际其实拉花性能差异不大,差别大多在变速箱匹配和车身重量。
我记得我前几天问了个维修工,他说:你这车刹车垫用不了7万公里,油箱里面的油越用越少啊。我当时还笑,他不是在说笑,但其实也暗示着:油耗是不是和车型用料差不多?这是个潜在Variable。
说到供应链,去年我看到个报告,大概估计整车制造环节的成本占了70%,分解一下,发动机成本,可能只占25%,但调校好就能影响油耗。类似日常买菜,把肉和菜搭配合理,把油和调料用得巧,才会让菜好吃又不腻。
说起油耗,还有个奇怪的点,就是城市和高速的差异度。就算同一台车,表面看装了个小排量引擎,但跑高速时,油耗反而可以更低,真是挺讶异的。有时候感觉,车子那个空气阻力系数比我们想象的还重要点。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我朋友说过全都是空气阻力惹的祸。大部分新车的良品油耗,都是靠空气动力学压出来的。别的车,比如那款车,刚买回来,满油跑高速能跑到1000公里,尴尬的是市区里用一样的油就得多一倍。
我还发现,油耗这个事,要考虑很多因素。比方说,路况、司机风格还有天气。像我开车,碰上下雨或者大雾,刹车和油门调整都得留神,耗油会提高10%到20%。我估算——大概就算是喷水或者雾天,油耗差异也多不了多少,可能就是2升的盲点。
(这段有点跑题,但我觉得还是得说说)就算如此,油耗好的车,开起来还不一定舒服。比如说,有个朋友买的车,油耗低得惊人,但动力还不如我那台中庸的车。结果跑高速闭着眼睛都知道,它动力储备不足。
对了,刚才我还翻了一下我的相册,看了辆我去年试驾的车照片。那车的引擎盖上,涂了个节能标签,不知道是真的节能还是噱头。有个销售说:我们的新款油耗最低4.1L,开得利索的话还能再低点。我当场懵了,心想:这个数据,也是给客户操心的。
说回来,油耗这个事吧,真要算公式,可能还用不上高级统计,只要你知道,重心低、空气阻力小、变速箱匹配到位这几个关键点。
我倒觉得,最能稳住油耗的,还在于车的整体设计。你不要全靠后期改调校去骗数据了。要不然,为什么那些车评说的油耗低有时候让我觉得像天方夜谭——一看就是技术流,但实际开起来差不多。
(对了,刚才忘了问,你觉得那种极限油耗是不是都在实验室里玩出来的?)我猜—估计不全是真的。但也许厂家在公布数据时,确实做了筛选和调校。毕竟,公众能接受的低油耗才是真金白银。你说是不是?
我其实更关心:Real-world 里,车辆的油耗到底能落在哪里?毕竟,日常用车环境复杂,所谓最低值其实没什么用。就像我这辆摩托,尽管油耗算不上低,但在堵车时,调到满油状态,跑个40公里,差不多消耗了1升多点。
我上次查了个网站,数据显示普通城市日常油耗范围在3升到4升/百公里之间。也就是说,像我这种普通司机,油耗算是正常啦(不想太抖,但觉得这还挺贴地的)。然后不同品牌差异,比如日系车油耗偏稳,德系车油耗会稍微偏高点,尤其是排气量一大,油耗就更悬。
关于省油这事,一个最直观的角度,就是多做点心算——假设我那台摩托,百公里油费,高速油耗2.8升,算,看6元/升,大约17元搞定。平时城市里,过去碰到红灯、多顿一顿,可能变成20块。你说,这种差异,除了涨还是涨,油耗惯也能影响多少?
对我个人而言,最烦的其实就是油箱大小。那车我记得是9升,跑完一圈市区大概也就剩下2升左右。我怪自己,怎么每次都这样,把油箱装满,目的地紧盯着还剩两格的油表,心里总打鼓:还够不够跑到下一站?
(这块回头说一下我朋友的经历,他的车也是那种油箱小、油耗低的算计)——其实我很好奇,比如说,大家都把油耗挂在嘴边,可实际上,谁又真的省油到极致?或许,这也是个思考点吧:油耗是不是个伪概念,好用的车,到底怎么用更省?
最后说一句,环境变复杂了,波动不定,油耗成了家庭预算里一个永远绕不开的数字。但我始终觉得,汽车设计的核心,还是平衡:性能、成本、油耗,只能选两样。你能告诉我,你更在意哪个?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