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奥迪A6,以前大伙儿心里头多半会浮现出那种低调又有点儿小心思的优雅,没有奔驰那么老干部,也不像宝马那么张扬,属于那种你不声张也不会被忽视的感觉。但这次奥迪搞出来的这台A6 e-tron纯电版,啧啧,多少有种“自己都憋不住在车库里乐”的劲头——真就让人看得一头问号。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这德系大牌新能源一个比一个魔幻,谁家都跟中了邪似的,极力想找出点新鲜感,但设计师脑子里估计灌了点气泡水。那前脸,那大灯,整个一个呆萌的鱼泡眼。以前燃油车年代,奥迪血统是啥?是跟宝马奔驰能扛上几招的儒雅绅士,如今混到这德行,怕不是设计师拿的小学生美术一等奖作品吧?
咱们不妨心平气和问自己几个问题:电动车究竟需不需要变得这么奇形怪状?好看这事一定跟电动沾不上边吗?奥迪非把老本行的血统全抛开不可吗?
不得不说,这新A6纯电版的前脸,是真的乱。分体大灯、又大又鼓那嘴巴,确实有点像夜里洗完脸没擦净泡沫的娃娃,睁着个巨大双眼,惊恐地看着世人。原来奥迪“灯厂”名号,意思是啥样都敢玩儿。可你说奥迪试图讨好年轻人吧,搞些所谓科幻风,结果弄得四不像,老粉丝看完吓掉半截魂,新用户估计也是一脸迷惑。人家特斯拉、蔚来,也都不至于这么下手啊!
你看看侧面线条,我要不是看着名牌,乍一瞅真以为是台国产电动车贴上奥迪标。那厚实臃肿的身子、贼别扭的轮廓,奔驰EQ系列你要说难看,这台是直接师从天下第一。尤其尾部那身材,愣是硬生生锯掉一节,线条收不住。这咋是德系经典三厢轿车的样子?分明是一只半路长残的丑小鸭。
当然有人可以说,电车结构跟油车不一样,为了电池底盘和平衡空间要做调整。我承认,可你调整归调整,得有点审美和诚意吧。不能每次新造个电车就像新搞个实验品,用户都快沦落成别人实验田了。
前排配置也是匪夷所思。五十多万块的“豪华”奥迪,居然连腿托都不上,这不是磕碗饭么?怪不得网上人说,A6电动版成本都用来买大电池了,座椅倒退到十年前,开完这车都要把腿治回去了。还有那一堆控制按钮——全堆车门一侧,十指按过去,轻松误操作,奥迪设计师是不是心想着“用户手不乱就不算用我们的豪车?”
再来,空间。很多人买奥迪A6冲的就是这空间和舒适,这次一坐直接惊呆。轴距2946mm,按理说妥妥的C级,但后排空间竟然连A级车都不如,腿伸不开,靠背短,坐两个小时充电前估计先得舒活下老腰。所谓掀背尾门,理论上更能装,实际上一看,你都怀疑德国技师最近是训练用积木做车厢的,怎么也没隔壁大众CC的空间爽快。买大车攒着不是想多装点东西吗?结果装着不如掀背思域,这你说尴尬不尴尬?
还有最搞不明白的,价格定得这么坚挺——美国市场卖到七万四千多美元,约等于五十三万人民币。贵得有点离谱。你这价位,在美国都能买一台胖乎乎的V8,回国给爹妈买养老房的首付都差不多了。电车有补贴也架不住你瞎要价啊!更别说美国电价没中国低,电油差价其实不那么夸张。众多选择你非要咬牙上奥迪A6纯电,这钱只怕得烧出一股奥迪信仰。
问题在于,奥迪的油车A6多年来是中产精英必选,燃油版那豪华感和成熟度,哪怕再审美疲劳都还能撑住。但纯电版就是硬要全盘推翻?非得表演“脱胎换骨”你才开心?咋就不能做个进化而不是革命?到底是谁说的,电动车必须不要传统美学?想讨好谁?
很多厂商摆出一副“你们不懂,我们走在前面”的架势。可现实是老百姓选车,一眼不顺,啥配置、续航都白扯。你别说什么实际体验多棒,第一印象重要程度跟谈恋爱都差不多。你约会对象上来一脸没擦净的沾饭粒,你还真能细品她灵魂吗?
我忍不住心里又有个设问:豪华电动车就不能像燃油车那样既有颜值又有质感吗?设计师的刀法都随风去了?国内比国外还卷,各大厂的新能源造型都跑飞了,本该守住自家风格的BBA,反倒是最会偷懒、爱套娃的。你看比亚迪、理想那几台,咋说也有点自家辨识度,你奥迪就不能保留点英明传统吗?欧洲孩子咋越卷越怪的?这不等于现成的送分题自己写成送命题。
还有个现实问题,A6 e-tron引入国内如果真“加长”了,那价格焉能低?你说五十多万卖进来,跟燃油A6高配一比,畏首畏尾的。加长画大饼顶多再多几块镀铬装饰,空间和配置进步有限,数十万买个大牌电车、出门还怕被路人嘀咕“啥玩意?”说是炫耀不起来,说是实用不值那个价,说只是情怀——奥迪情怀在中国年轻人当中到底剩多少?真值得琢磨琢磨。
其实谁都清楚,电动车和燃油车该走不一样的技术路线,但有些东西是不该丢的。比如那份让人心动的气质、比如对用户需求的尊重、比如“豪华”两个字真正的底气,而不是生拉硬拽几个新瓶盖,把自己的金字招牌处理成胡辣汤,老用户喝了心都凉。纯电不是理由,妥协更不该成常态。
车企总在说用户越来越年轻,想法越来越新潮,你要是真的关心年轻人,能不能别再用“我们懂你”来找托辞?有没有可能就是年轻人也不喜欢丑?年轻人想要的,不单是堆配置、玩花灯,他们要的是一辆有里有面的车,别老想着“丧葬式创新”。燃油经典打下那片天下,真不是靠瞎推倒重塑收获的。
可能技术升级没问题,消费升级也能接受,可最怕商家拿“新”当遮羞布,把“设计倒车”说成“技术超车”,最终就是自己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用户要变成设计师的实验田,这绝不是啥光鲜标语。
不妨回到生活本质,买车本来就是件寻常事儿,谁也不傻,花五六十万买失败设计回家图啥?朋友圈点赞?未来升值?玩笑开大了。奥迪要是真的想在新能源时代赢回来,能不能先尊重下传统审美?能不能不用那些四不像来考验我们宽容度?豪车本应是让你外在与内在都舒服的存在,而不是让你有种“买之前是仪式感,买之后变自闭症”的窒息。
这纯电A6要真是商城新品,我劝你们先别脑热,真要手痒,建议去店里亲自坐一圈——不光摸方向盘,关键是静下心在后排体验一会儿,盘盘那腿、那头、那空间,再瞅瞅那要命的前脸,跟自己心里问一句,这钱花得值不值、自己能不能忍?答案其实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现在汽车是买方市场,可别让厂商变成甩锅大咖,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自己。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