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变化的时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下海”经商成为一股热潮,“万元户”这个词汇虽然已经不再像八十年代那样稀奇,但对于大多数拿着几百元月工资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依然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标签。
在那个物质生活刚刚开始丰富的年代,衡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时髦”与“实力”的标准,除了衣着打扮,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发出轰鸣声的机械造物——摩托车。
你可能会觉得,摩托车不就是个交通工具吗?
但在当时,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九十年代初,一辆品质优良的合资品牌125摩托车,售价普遍在一万元以上,有的甚至接近两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一个普通国企工人的月工资普遍在三百到五百元之间,这意味着,买一辆好摩托,需要不吃不喝攒上好几年的工资。
这个价值换算到今天,相当于一辆入门级的豪华品牌轿车。
因此,谁要是能骑上一辆崭新、锃亮的合资摩托车,那无疑是街头巷尾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是财富、品味和年轻活力的综合体现。
这种对摩托车的狂热,在当时的年轻人中尤为普遍。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就等于拥有了速度、自由和更广阔的社交圈。
为了这个“铁马梦”,许多年轻人想尽了办法。
省吃俭用,把午饭钱从炒菜换成馒头是常有的事;有的人则会想方设法向家里“融资”,软磨硬泡,立下各种保证;更有些头脑活络的,会利用自己的技术,在下班后偷偷帮人修理电器或者车辆,赚取外快。
这一切的努力,都指向那个共同的目标:攒够钱,去车行里把那辆心仪已久的摩托车骑回家。
当然,年轻人骑上心爱的摩托车,往往伴随着荷尔蒙的迸发和一丝不安分的冲动。
在那个年代,因为骑车而引发的各种小故事甚至小事故,在每个单位、每个街区都时有耳闻。
比如,有的年轻技术员为了在心仪的女孩面前展示车技,结果在厂区里摔个四脚朝天;有的为了哥们义气,上班时间偷偷骑车溜出去办事,结果被领导抓个正着。
更有甚者,为了接点私活赚外快,翘班载着客户在市区里赶时间,结果操作不当,与当时还很稀有的桑塔纳轿车发生刮擦。
这种行为在纪律严明的单位里,后果非常严重,轻则通报批评、扣发奖金,重则可能面临被开除的风险。
这些略带荒唐的经历,从侧面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摩托车对年轻人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在那个群星璀璨的摩托车市场中,有四款车型凭借其卓越的品质、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四大天王”,它们是无数人青春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印记。
首先是五羊本田WY125A,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五羊本”。
这款车堪称九十年代摩托车界的常青树和标杆。
它的外观设计并不花哨,方正的大灯,全包裹的链条盒,一切都以实用为出发点。
但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那台被无数用户奉为神话的、侧盖上带有一条黑色装饰条的纯进口本田CG系列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它采用了技术成熟的顶杆式气门结构,这种设计虽然在极限性能上不占优势,但低扭矩输出强劲,结构简单,维护极其方便,而且对油品的要求非常低,几乎不挑食。
骑起来声音沉稳安静,震动极小,给人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
全包的链条盒设计,不仅干净,还大大延长了链条和牙盘的使用寿命。
在那个摩托车既要载人又要拉货,兼顾生产与生活的年代,“省心”是最大的优点。
因此,五羊本田WY125A成为了无数小生意人、普通家庭的第一选择,它就像一个忠诚可靠的伙伴,默默无闻,但从不掉链子。
如果说五羊本田是稳重可靠的典范,那么嘉陵本田CB125T则是高贵与性能的象征。
这款车一经问世,就以其“王者”姿态震撼了市场。
它最引以为傲的,便是那颗在当时极为罕见的并列双缸发动机。
在单缸机一统天下的时代,双缸意味着更平顺的动力输出和完全不同的声浪体验。
启动后,CB125T发出的不是单缸车常见的“哒哒”或“突突”声,而是一种浑厚、绵密的“嗡嗡”轰鸣,这种声音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宣告。
它拥有经典复古的双圆形仪表盘,闪闪发光的镀铬件和标志性的红色油箱,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不凡。
当然,它的价格也是“王者”级别的,高达一万七八千元,是绝对的奢侈品。
能拥有它的人,非富即贵,骑着它出门,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升级,更是社会地位的彰显。
尽管它的油耗相对较高,但在车主看来,这正是其“王者风范”的一部分。
与“两本”齐名的,是来自铃木阵营的悍将——轻骑铃木GS125,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铃木王”。
这款车进入中国市场很早,凭借其硬朗动感的外形设计和出色的性能,赢得了大量拥趸。
它的线条比五羊本更具流线型,整车姿态显得更加战斗。
独特的排气管造型和铃木特有的清脆、高亢的排气声,让它在车流中拥有极高的辨识度。
GS125搭载的发动机采用了更偏向高转速发挥的顶置凸轮轴技术,因此提速感觉迅猛,操控灵活,驾驶乐趣十足。
它的耐用性同样有口皆碑,被用户证实是一款非常皮实抗造的车型。
由于其出色的综合素质和相对适中的价格,GS125的普及率极高,成为街头巷尾最常见的风景线之一,是许多年轻人实现摩托车梦想的第一个目标。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摩托车的需求开始出现分化,一种追求舒适、个性的风潮悄然兴起。
豪爵铃木GN125的出现,恰好迎合了这一趋势。
它开创了国产摩托车的“太子”风格,也就是美式巡航车的风格。
低矮的坐垫、高高的车把、水滴形的油箱和宽大的轮胎,构成了一种非常舒展、放松的骑行姿态。
骑上GN125,你不再是向前俯冲的战斗姿态,而是悠闲地向后靠,享受旅途。
这种风格上的巨大转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它所传递的,不再是单纯对速度的追求,而是一种享受生活、彰显个性的态度。
GN125凭借其出色的舒适性、可靠的质量和帅气的外形,迅速成为追求品味和悠闲骑行风格人士的新宠,也标志着摩托车文化从纯粹的工具属性向生活方式的转变。
这四款车,各自代表了九十年代摩托车发展的一个侧面,它们或实用,或豪华,或运动,或个性,共同构筑了一代人关于速度与激情的集体记忆。
然而,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进入新世纪后,汽车价格的不断亲民化,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对摩托车的限制日益严格,以及电动车的异军突起,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燃油摩托车,也逐渐从城市的主流道路上淡出,它们的轰鸣声,最终汇入了历史的长河,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珍藏的青春回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