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英国汽车市场迎来一记惊雷:特斯拉单月销量仅987辆,同比暴跌60%——这个数字甚至不及中国新势力品牌单款车型的周销量。在德国、法国、瑞典等核心市场,超过50%的断崖式下跌已成常态,欧洲销量连续第七个月下滑的阴影笼罩着特斯拉柏林工厂。
更讽刺的是,当英国整体电动车销量增长9.1%时,特斯拉却以三倍于市场跌幅的速度坠落。而在马斯克获得董事会290亿美元股权激励的同一天,欧洲消费者正用脚投票,将比亚迪推上英国单月3,184辆的销量宝座——一个中国品牌在欧洲腹地碾压了昔日的电动霸主 。
一、数据崩盘:欧洲战场全线失守
德国市场55.1%的暴跌(7月仅1,110辆)揭开了灾难序幕1。这个曾贡献特斯拉欧洲三成销量的核心市场,如今前7个月累计销量缩水57.8%8。北欧堡垒更彻底沦陷:瑞典暴跌86% 至163辆,比利时下滑58%。
英、德、法、瑞四国7月总销量仅3,567辆,甚至不及特斯拉中国单月销量(67,886辆)的零头38。尽管西班牙(+27%)和挪威(+83%)出现微弱反弹,但犹如杯水车薪。
欧洲电动车市场总量增长23.9%的背景下,特斯拉份额从19.7%骤降至8.8%,将市场拱手让给加速超车的比亚迪和本土巨头大众。
二、三重绞杀:政治、产品与信任的连环塌方
马斯克的政治赌注正在反噬商业版图。自公开支持特朗普并主导“政府效率部”推动关税战后,欧洲消费者好感度骤降32%,59%受访者明确表示因此拒绝购买特斯拉。在德国,抗议者纵火烧毁特斯拉车辆,展厅与充电站遭冲击——品牌政治化引发的敌意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
产品力退化同样致命。Model 3/Y被诟病“五年未换代”,极简内饰在偏好豪华质感的欧洲市场日渐失色。更严峻的是技术护城河崩塌:欧洲监管扼杀FSD落地可能,而中国品牌凭借刀片电池和智能座舱实现反超。
信任危机则在法院一纸罚单中爆发。隐瞒Autopilot致命事故数据5年遭罚2.43亿美元,Robotaxi测试中的逆行、急刹故障频发,让安全招牌彻底碎裂。
三、替代者狂欢:中国军团的闪电突袭
当特斯拉深陷泥潭,比亚迪在英销量激增300%至3,184辆(超特斯拉3倍),德国销量暴涨近5倍37。其杀手锏直击欧洲痛点:
海鸥等高性价比车型精准匹配中产需求
本地化生产规避欧盟45%关税
赞助欧洲杯等营销强化本土认同
名爵(MG)则上演“技术复仇记”:通过破解特斯拉专利开发的车型,配合仓储式直销模式,在西班牙等市场市占率突破10%。中国品牌已在德国新能源市场拿下三分之一份额,昔日跟随者正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
四、自救困局:290亿股权激励能留住马斯克吗?
面对崩盘,特斯拉董事会紧急批准290亿美元股票激励强留马斯克至2027年,试图绑定领袖与公司命运。但短期策略显得苍白:
新款Model Y后驱版交付缓慢
零利率贷款促销收效甚微
平价车型量产推迟至四季度,错失补贴窗口
长期押注的Robotaxi更成危险赌局。测试事故引发股东起诉欺诈,欧美监管审查趋严,全自动驾驶的承诺正从技术愿景沦为资本市场的空中楼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