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伊兰特6.98万起售,24项驾驶辅助全系标配,轩逸卡罗拉这回坐不住了
上周末在4S店门口,看见个开了三年轩逸的车主在伊兰特旁边转了两圈,拉着销售问:“你这遥控泊车是真的假的?”销售掏出钥匙按了两下,车自己倒进窄车位,那哥们儿当场脸就绿了——他那台轩逸当年落地小十万,连倒车雷达都得选装。
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换车时的纠结。预算七八万,看了一圈合资紧凑型轿车,配置表看得头疼:日系车要么阉割安全配置,要么油耗数据好看但实际市区得七八个油。跑了五六家店,最后在北京现代那儿愣住了——伊兰特全系标配24项辅助驾驶,落地价还比竞品低两三万。
这底盘,开过才知道门道
提车那天试驾,销售带我走了段城乡结合部的烂路。连续过三个井盖,屁股底下没传来那种哐当哐当的硬震,方向盘也稳得住。后来才知道用的i-GMP平台,底盘调校偏韧性——不像某些日系车过减速带,整个人在座椅上弹两下。
车身用料这块也看得出心思。小区门口有次刮蹭,对方思域前杠凹进去一块,我这边漆面只蹭掉点。A柱B柱摸上去厚实,关门声也沉,不是那种薄铁皮的脆响。当然,这些细节平时开车感觉不明显,出点小状况才体会到差别。
油耗账,算明白了就知道香
1.5L发动机配CVT变速箱,工信部标着5.36升百公里。我实际市区走走停停大概6.2升,高速定速巡航能压到4.9左右。按现在油价算,一年跑两万公里能省七八百块——够给老婆买两双鞋了。
有次跟朋友的卡罗拉并排加油,他加满花了320块,我才270。他还嘀咕:“日系车不是最省油吗?”我笑笑没接话,心里清楚这1.5L的CVVD技术确实有点东西——气门开关时间能根据路况调整,红灯起步不拖沓,高速巡航也不费劲。
上个月跑了趟郊区,全程200公里高速加国道,表显油耗4.8升。副驾老婆看见这数字还以为仪表盘坏了,掏出计算器算了半天:“这比咱家那台1.6L的老车省一半啊。”
配置堆料,有点不讲武德
AEB自动刹车、盲区监测、车道保持这些东西,在竞品那儿大多得顶配才有,或者加钱选装包。伊兰特倒好,全系标配24项辅助驾驶——销售说这话时我还不信,专门去翻了配置表,连入门版都给。
遥控泊车这功能刚开始觉得鸡肋,用过几次就真香了。商场地库那种窄车位,人站车外掏出钥匙按两下,看着车自己挪进去,旁边车主投来羡慕眼神——这配置在BBA那儿得二三十万的车才有。
后排空间也藏着小心机。轴距2720mm看着不起眼,坐进去腿部能伸得开。上次拉着一米八的朋友跑长途,他在后排翘着二郎腿刷了两小时手机,下车没喊腰疼。后备箱放倒座椅,搬家时硬是塞下了书柜和两个行李箱。
车机系统配了双10.25英寸联屏,看着挺唬人。语音控制空调导航够用,但流畅度比不上新势力那些车,偶尔会卡个一两秒。不过这价位也别要求太高,能用就行。
这价格,把竞品逼急了
现在厂庆价6.98万起,叠加置换补贴实际五万多能落地。去年这时候轩逸经典版都得七万多,卡罗拉更是十万打底。销售跟我说库存紧张,但这话听听就好——优惠力度确实够狠。
对比了一圈同价位车型:某自主品牌配置是高,但三大件口碑一般;日系车省心,可配置阉割得厉害;德系?这价位只能看老款捷达桑塔纳。伊兰特这套组合拳,算是找到了价格和配置的平衡点。
上周碰见个准备买轩逸的哥们儿,拉着他去看了伊兰特。看完配置表他沉默了半天,掏出手机退掉了轩逸的订金。倒不是说日系车不好,只是这价格摆在这儿,换谁都得掂量掂量。
开起来的感觉,意外顺手
方向盘转向力度适中,不像美系车那么沉,也没日系那么贼轻。高速120巡航,车身挺稳当,风噪比预期小。全程开定速巡航,跟车距离能调三档,堵车也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
切到运动模式,油门响应会灵敏些,超车并线够劲儿。零百加速官方说9.8秒,实际感觉差不多——当然,你要指望它有性能车那种推背感不现实,家用代步够用就行。
有次高速遇到横风,车身没出现明显飘移。隔壁道的飞度晃得厉害,我这边稳稳当当。可能跟车身重心低、底盘调校有关系,具体原理说不清,反正开着踏实。
几个槽点,提前说清楚
保养成本倒是不高,小保养四百左右,配件本土化率高找个修理厂都能搞定。但保值率这事儿得实话实说,韩系车整体不如日系——三年后卖车可能比轩逸卡罗拉少卖个万把块。
内饰用料中规中矩,中控台硬塑料偏多,摸上去没什么质感。好在双联屏撑起了科技感,日常看着也不寒酸。座椅包裹性一般,长途驾驶腰部支撑稍微弱了点,垫个腰靠会舒服些。
隔音这块,跑起来还行,但怠速时发动机声音稍微有点明显。开窗透气的话,高速上风噪也不小。不过这价位的车基本都这样,想要静谧性得加钱上B级车。
还有个细节:后视镜调节按钮位置有点反人类,刚上手总按错。倒车影像画质也就够用水平,晚上看不太清楚。这些小毛病用久了能适应,但初期确实要适应期。
谁适合买这车?
手头预算七八万,想要合资品牌质量和配置的年轻人,这车值得看看。或者家里第二辆买菜车,接送孩子上下班代步,六万多的价格买这些配置不亏。
要是追求保值率,或者特别在意品牌面子,日系可能更合适。要是喜欢折腾车机系统、追求智能化体验,新势力那些车更对胃口。伊兰特这车,就是踏踏实实把该有的东西给齐了,价格还压得够低。
上个月销量数据出来,北京现代卖了一万多台,伊兰特占了四成。市场用脚投票,消费者也不傻——六万多能买到这些配置,换谁都得动心。
说到底,买车这事儿还得自己去试。网上说得再热闹,也比不上亲自坐进去感受十分钟。4S店也不远,周末抽个时间转转,试驾一圈心里就有数了。反正这价格摆在这儿,值不值自己掂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