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7 日,东风猛士与华为联手打造的猛士 M817 在成都上市,31.99 万元的起售价与 “五全实力” 的产品标签,让这款 “豪华智能越野 SUV” 迅速成为行业焦点。在硬派越野与智能科技加速融合的当下,这款集 “铁血猛士” 基因与 “华为智能” 于一身的产品,或许正试图打破人们对越野车型的固有认知。
长久以来,硬派越野车似乎总与 “粗犷”“硬核” 绑定,内饰简陋、舒适性欠佳成为常态。但猛士 M817 显然想改写这一定式。从 “雄魂美学 2.0” 设计语言中对东方元素的运用,到座舱内 NAPPA 真皮座椅、丹拿 18 扬声器音响的配置,再到可变形为 “双床” 的灵活空间,不难看出其对 “豪华” 的理解 —— 不是简单的材质堆砌,而是将越野的 “刚” 与生活的 “柔” 结合。
这种转变背后,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今的越野玩家早已不满足于 “能越野”,他们既需要车辆在郊野展现硬核性能,也希望在城市通勤中享受舒适与精致。猛士 M817 的 “全感豪华”,本质上是对 “越野场景单一化” 的破局,试图让越野车成为真正的 “全场景伙伴”。
“全栈华为” 无疑是猛士 M817 最吸睛的标签之一。华为乾崑智驾 ADS 4、鸿蒙座舱 5 等系统的深度植入,让这款硬派越野有了 “智能车” 的底色。比如,高速 / 城市 NCA 功能让复杂路况下的驾驶更轻松,四音区智慧语音解放了双手,这些配置在传统越野车中并不常见。
这引发了一个思考:越野的核心魅力在于 “征服难度”,而智能系统的介入是否会削弱这种体验?从产品逻辑来看,猛士 M817 的答案似乎是 “平衡”—— 对于新手,智能系统降低了越野门槛,让 “小白敢野”;对于老炮,系统则可作为辅助,保留手动操控的乐趣。这种 “千人千面” 的设定,或许更符合当下多元化的用户需求。
在 “全域通达” 的性能维度,猛士 M817 给出了一组亮眼数据:CLTC 综合续航 1300km、百公里馈电油耗 7.24L、900mm 最大涉水深度。这些参数直指越野用户的核心痛点 —— 续航焦虑与通过性。
插电混动架构的应用,让它既能满足城市通勤的低油耗需求,又能应对长途穿越的续航挑战;而 333mm 最小离地间隙、后轮转向等设计,则保证了硬派越野的 “基本功”。这种 “可城可野可远方” 的全能属性,实际上是在模糊城市 SUV 与硬派越野的边界,拓宽了产品的适用场景。
对于越野玩家而言,“改装” 是不可或缺的乐趣。猛士 M817 预留 20 + 改装接口,覆盖外观、照明、救援等八大类,这种 “开放态度” 在量产车型中并不多见。从行业视角看,这不仅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可能催生围绕车型的改装生态,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31.99 万 - 34.99 万元的定价,让猛士 M817 切入了一个竞争微妙的区间 —— 上有传统豪华品牌越野车型,下有主打性价比的城市 SUV。但其核心优势在于 “全能”:比城市 SUV 更硬核,比传统硬派越野更智能、更舒适。
对于东风猛士而言,这款车是品牌向 “智能化、豪华化” 转型的关键一步;对于华为,这是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越野细分市场的一次重要落地。两者的协同效应能否打动消费者,还需市场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猛士 M817 的出现,已经为 30 万级越野市场注入了新的讨论维度。
总的来说,猛士 M817 更像是一款 “矛盾综合体”:它想做硬核越野,却又带着浓郁的城市属性;它强调智能科技,却未丢掉机械性能的根基。这种 “不设限” 的产品思路,或许正是当下汽车消费市场的真实写照 —— 用户想要的,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 “全都要” 的满足。至于它能否成为 “智能越野新标杆”,答案可能藏在每一位用户的实际体验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