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朋友圈,好几个准备买中大型SUV的朋友都在转同一条消息:“2025年上半年豪华中大型燃油SUV销量格局巨变!
宝马X5表现强劲,路虎揽胜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事儿搁两年前想都不敢想——那会儿揽胜还是“百万级豪车标杆”,X5也就是个“销量稳定但没惊喜”的选手。
为啥才三年功夫,格局就彻底翻了盘?
今儿咱就扒开销量趋势,看看谁在闷声发大财,谁又在吃老本翻车!宝马X5凭啥逆袭?降价+堆配置波操作太狠了 根据市场观察,宝马X5在2025年豪华中大型SUV市场表现确实强劲,与奔驰GLE、奥迪Q7形成激烈竞争。
要知道,2023年X5月销才勉强破万,今年“火箭式蹿升”到底咋来的?说穿了就俩字儿:听劝。
宝马今年学精了,不再死磕“豪华品牌必须贵”的套路——2025款X5官方指导价区间约70-100万元,终端优惠力度加大,现在很多地方优惠后裸车价格能到65万左右,相比两年前动辄80万起步的价格,降幅着实不小。
以前中高配才有的L2级自动辅助驾驶,现在入门版就标配了,什么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全都有;座椅通风加热从中配下放到次低配,夏天不用再汗流浃背,冬天也不用再坐冰窖了;车机采用最新的iDrive系统,语音识别快得像手机似的,说句“我有点热”空调自动调低温度,导航还能实时避开拥堵路段。
功能听起来可能不够“高大上”,但用过的人都知道有多香。
我有个哥们儿前阵子提了辆X5,他说最打动他的不是什么品牌历史,而是每天上下班路上,自适应巡航帮他解放双脚,语音助手帮他切歌调温度,感觉花70多万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贴心管家。反观竞品,奔驰GLE还在那吹“双联屏设计多豪华”,结果车机卡顿到被车主骂上热搜,连个导航都得缓冲半天;奥迪Q7惨,芯片缺货导致提车周期拖到3个月,有些配置还得减配交付,急得准车主接转投别家怀抱。
宝马波操作其实挺聪明的,它知道现在买豪车的主力军已经从60后70后转到80后90后了,批人不吃“品牌溢价”那一套,你配置给力、价格合理,他们就买单;你端着架子装高贵,他们转身就走。
X5恰恰抓住了个心理,用“降价不降质”的策略,把那些在GLE和Q7面前犹豫的客户全都“勾”了过来。而且宝马在营销上也挺会玩,经常在各大车展、试驾活动上让潜在客户体验智能化功能,一坐进去就能感受到科技感,比光看配置表有说服力多了。
燃油SUV没凉透?隐藏升级才是销量密码
总有人喊“燃油车要完了”,但看看实际市场表现——宝马X5、奥迪Q7、雷克萨斯RX依然保持强势,月销量都能稳定在万台以上,说明燃油中大型SUV根本没“退群”,只是玩法变了!宝马X5能赢,核心不是靠什么“驾驶乐趣”的情怀,而是偷偷补了新能源的课。
它搭载的48V轻混系统已经升级到代,套系统虽然不能纯电行驶,但在起步、低速行驶时能明显感觉到动力响应更快,油门踩下去不再有传统燃油车那迟滞感。
X5的综合油耗从之前的10L/100km降到了8.5L左右,市区油耗表现提升明显,从12L降到了9L左右。
对于一辆重达两吨多的大家伙来说,个油耗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车机系统的升级,X5现在支持无线CarPlay,上车手机自动连接,不用再找数据线了;语音控制功能强大到离谱,不仅能控制空调、导航,连座椅按摩、氛围灯都能语音调节,有次我朋友开玩笑说“播放周杰伦的歌”,系统真的自动从QQ音乐里搜出来播放了;后排还加了两块独立触控屏,孩子能看动画片,大人能调温度选音乐,完全不用麻烦前排乘客。功能单独看可能不起眼,但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智能座舱体验,对标理想、蔚来新势力。
再看看路虎揽胜,燃油版还在那儿啃“全地形反馈系统”“英国之宝音响”这些老本,确实配置很高级,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不太买账了。全地形系统是很厉害,可大部分车主一年到头也就春节回趟老家走走烂路,平时都在城市里开,功能基本用不上;英国之宝音响音质确实好,但现在大家都用蓝牙听歌、听播客,对音响的要求没那么高了。
反倒是智能座舱方面,揽胜的车机系统还停留在“能连蓝牙就算赢”的水平,导航得手动输入目的地,语音识别经常听不懂你在说啥,有车主吐槽:“车机反应比我妈微信回复还慢,输个地址能把人急死,年轻人谁受得了个?”
其实燃油SUV要想活得好,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消费者要的不是“纯燃油”或“纯电动”,而是好用的车。X5的成功就在于它把燃油车的可靠性、长续航优势,和新能源车的智能化、低油耗特点结合起来了。
你想要驾驶乐趣?3.0T发动机配8AT变速箱,动力随叫随到;你想要省油?48V轻混系统帮你省,市区走走停停也不心疼;你想要智能?车机系统、辅助驾驶统统安排上。“我全都要”的产品策略,恰恰击中了当下消费者的痛点。
揽胜市场份额下滑?暴露了豪华燃油车的致命伤
路虎揽胜近期市场表现确实不太理想,表面看是“成绩差”,但根子上是豪华燃油车的传统定位和现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彻底拧巴了。
现在买得起百万豪车的人群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了,不再是以前那些50岁以上的成功企业家为主,而是大量85后、90后的新富阶层加入进来。批人的消费观念完全不同:他们要的是智能化体验,车机得像手机一样流畅,语音助手得像Siri一样聪明;他们要的是经济性,不是买不起油,而是觉得没必要为落后技术多花钱;他们要的是实用性,什么越野性能、涉水深度,城市里根本用不上,反倒是自动泊车、遥控挪车些功能实在。
而揽胜还在硬扛“纯正英伦豪华”套老路子:3.0T发动机配48V轻混,动力是够用,但根据工信部数据,综合油耗还在11L/100km以上,市区油耗飙到13-14L,一箱油跑不了500公里就得加油站报到;车机系统被车主集体吐槽“卡成老年机”,触控反应慢不说,界面设计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找个功能得翻好几层菜单;L2级辅助驾驶居然还要加钱选装,而且选装价格不菲,要好几万块钱。
哪是在卖车?
分明是在和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对着干”。要命的是,揽胜似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那儿强调什么“皇室御用”“贵族血统”,殊不知现在的年轻富豪最反感的就是“装腔作势”。他们喜欢实在的东西,你告诉我车能帮我节省多少时间、提高多少效率,比你吹一百遍历史悠久管用。有个做互联网的朋友原本想买揽胜,去店里试驾完放弃了,他的原话是:“花一百多万买个车,结果车机比我2015年的手机还慢,不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吗?”
反观宝马X5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它放下了身段,真正去研究消费者要什么。人家早就把“燃油”和“智能”“经济”揉到一块儿了:既能满足你踩油门的爽感,发动机轰鸣声还在;又能让你用起来像新势力一样顺溜,各智能配置应有尽有;还能帮你省钱,油耗降低、保养周期延长。务实的产品思路,才是在当下市场立足的。
揽胜如果还不醒悟,继续端着“豪门”的架子,市场份额只会越来越少。评论区吵翻了!3个问题你肯定也纠结
看完前面的分析,网上的讨论可热闹了,评论区里各观点激烈碰撞,其中有三个问题被反复提及,估计也是很多准车主最纠结的点。
个问题是“宝马X5终端优惠么大,会不会偷工减料啊?”担心其实能理解,毕竟“便宜没好货”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实际上X5的优惠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确实激烈,奔驰GLE、奥迪Q7、沃尔沃XC90都在降价,宝马不降就没竞争力了;二是产品周期因素,现款X5已经卖了快三年,按照汽车行业规律,中期改款前都会加大优惠清库存;三是宝马在成本控制上确实有进步,模块化生产、零部件共享降低了成本。核心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大件都没有缩水,只是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做了优化,比如部分塑料件改用了成本低但强度相当的新材料。
所以说,现在买X5其实挺划算的,既能享受成熟技术带来的可靠性,又能以相对实惠的价格入手。
争议是“揽胜要不改卖纯电吧,燃油车还有救吗?”问题挺有意思,揽胜确实在开发纯电版本,预计2026年会推出。但光改动力系统救不了揽胜,问题在“软实力”上。
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人机交互东西,不是换个电机就能解决的,需要从底层架构开始重新设计。而且揽胜的用户群体比较特殊,很多人买它就是为了那V8发动机的声浪和机械感,你改纯电,老用户不一定买账,新用户又觉得你不如特斯拉、蔚来专业。
所以揽胜的出路应该是先把智能化补上,让燃油版也能有新势力般的体验,然后再推纯电版本形成高低搭配。
三个终极拷问是“花百万买燃油SUV,是不是不如加钱买新能源?”得看你的实际需求。如果你经常跑长途,或者所在城市充电设施不完善,燃油SUV还是实在的选择,加满油就能跑上千公里,不用担心续航焦虑;如果你主要在城市使用,家里或公司有充电条件,那确实可以考虑新能源,使用成本低很多,百公里电费也就十几块钱。但话说回来,百万级别的购车预算,完全可以“鱼和熊掌兼得”——买辆七八十万的X5日常使用,再添个三十万买辆特斯拉Model Y或者小鹏G9体验科技,两驾驶乐趣都不错过。
市场不会说谎,买车别被“标”和“情怀”带偏
看完豪华中大型燃油SUV市场格局的剧烈变化,最大的感受就是:市场是最诚实的裁判,消费者用钞票投票,谁真正满足需求谁就能赢。宝马X5的逆袭,本质上是它读懂了时代的变化,知道现在的消费者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豪华感”,而是实实在在的使用体验;路虎揽胜的落寞,则是因为它还活在过去的辉煌里,用老一套的思维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场市场变革其实是好事。竞争越激烈,产品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实在。
买车时别被什么“豪华标签”或者“品牌情怀”带偏了,冷静想想自己的真实需求:是要面子还是要实用?
是要驾驶乐趣还是要智能体验?是要保值率还是要使用成本低?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再看看各家产品的实际表现,选择自然就明朗了。记住一句话:最好的车不是最贵的车,而是最适合你的车。
下次去4S店,别听销售吹得天花乱坠,自己坐进去体验体验,开出去跑一圈,心里立马就有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