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2.3万单!六座SUV争相上市,带动新主流消费观

“24小时订单突破2.3万台! ”这是吉利银河M9在9月17日交出的成绩单。 同日发布的腾势N9同样表现不俗,而蔚来ES8的大定数量据称已超过全年4万产能。 这仅仅是开始。 月底前,问界M7改款和极氪9X还将陆续登场,前者曾官宣8天小订突破19万,后者1小时小订超4万。

24小时2.3万单!六座SUV争相上市,带动新主流消费观-有驾

曾经的小众市场如今已成为车企必争之地。 从2024年底到2025年中,不到半年时间里,市场已新增8台重量级大六座SUV,包括理想i8、乐道L90、领克900等。 消费者从过去“挑着找”变为如今“挑花眼”的局面,折射出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的深刻变迁。

24小时2.3万单!六座SUV争相上市,带动新主流消费观-有驾

大六座SUV的爆发背后是人口结构的静默演变。 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相关家庭数量在2019年达到顶峰。 这些家庭的孩子如今已进入需要频繁外出活动的年龄,五座车难以满足全家出行需求。 根据用户调研,约60%的潜客为多孩家庭。

24小时2.3万单!六座SUV争相上市,带动新主流消费观-有驾

另一股推动力量来自城镇化进程。 202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9.4亿,流动人口为3.85亿,相当于每4个人中就有1人是“城市移民”。 这类家庭多为三代同堂结构,年轻夫妻在大城市打拼,将老人接来照顾孩子,形成五至六口之家共同生活的模式。 对他们而言,大六座SUV不是升级选择,而是生活刚需。

24小时2.3万单!六座SUV争相上市,带动新主流消费观-有驾

市场调研显示,大六座SUV的潜客中约30%源于商务需求,但核心驱动力是消费观念的质变,用户不再只为“多坐人”买单,而是为“坐得舒适”付费。 在25万级市场,六座布局已成为“中产新刚需”,“拥有但不使用”的第三排空间权利本身即被视为消费升级。

车企的竞争焦点也从早期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基础配置,转向更精细化的体验优化。 消费者开始关注底盘舒适性、空气悬架、二排座椅电动滑动等与日常用车体验紧密相关的功能。 深蓝S09提出“三间房五张床”概念,将车内空间定义为书房、客厅和卧室,满足家庭多样化场景需求。

24小时2.3万单!六座SUV争相上市,带动新主流消费观-有驾

从市场数据看,20-30万元区间成为大六座SUV的“爆款摇篮”。 低于20万元的车型第三排空间往往局促,高于30万元则超出一般家庭预算。 而20-30万元之间的车型恰好卡在平衡点:第三排能舒适乘坐1-2小时,配置兼顾实用与舒适。

24小时2.3万单!六座SUV争相上市,带动新主流消费观-有驾

问界M7在2025年累计销量接近18万辆,月均超1万辆,核心原因就是在此价位提供大空间加智能驾驶功能。 银河M9以17.38万—23.88万元的定价,首次将中大型六座SUV门槛拉至20万元以下,上市即收获大量订单。

24小时2.3万单!六座SUV争相上市,带动新主流消费观-有驾

技术突破为六座SUV的普及扫清障碍。 纯电平台因省去传统发动机结构,实现“短前悬、长轴距”布局,为第三排争取更宽裕腿部空间。 电池平铺底盘取消传动轴,电机高功率输出弥补大车笨重短板,电驱成本仅为燃油车1/5,使空间扩容更经济。

政策红利也助推六座SUV发展:六座车与五座车同享6年免检、高速免费通行权,实用性远超七座车型。 目前市场形成纯电、增程、混动三大技术路线并行的格局。 增程车型因兼顾纯电低成本和长途无焦虑优势,成为家庭唯一用车的热门选择。

2025年1-6月,主流品牌六座SUV销量达36.8万辆。 这一数字在2020年尚不足20万辆,五年间增长近五倍。 市场从早期理想与问界的“双雄争霸”,快速过渡到多家车企混战的“红海时代”。

国庆期间,北京多家商场的新能源汽车展厅内,蔚来ES8、乐道L90、腾势N9等大六座车型均占据品牌“C位”。 问界M8自4月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10万辆,连续3个月销量超2万辆。 特斯拉Model Y L上线一周就售罄9月全部产能,当前下单需排至11月提车。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车企开始寻求差异化突破。 早期依靠“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竞赛已难分高下,15万元的零跑C16、20万元的深蓝S09等车型均已配备这些功能。 企业转而聚焦智能领域,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交互系统等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理想i8尝试用场景化设计改变传统座舱认知,问界M8依托华为鸿蒙智行技术生态构建智能驾驶圈。 消费者在选车时也更关注“看不见的配置”,如婴儿级抗污面料、座椅电动滑动等细节功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