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一架印度航空波音787-8客机从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造成274人遇难,震惊全球。事故的核心线索指向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悬疑的操作:两台发动机的燃油开关在起飞后短短一秒内被先后切断,导致双发瞬间熄火。这一操作背后,究竟是飞行员的“误触”或“故意”,还是存在某种神秘的“遥控”力量?这场空难的真相,正随着调查的深入逐渐浮出水面。
涉事客机的推力杆和燃油控制开关(报告附图)
波音787的燃油开关设计极为精密,其位置位于中央操纵台,用于控制发动机燃油供应。正常飞行中,燃油开关始终处于“运行”(RUN)位,仅在地面启动发动机或紧急情况下(如发动机起火)才会切换至“关闭”(CUTOFF)位。一旦关闭,燃油供应将被瞬间切断,发动机推力归零,飞机如同“断臂的飞鸟”。
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失事飞机在起飞后约32秒,两台发动机燃油开关在1秒内被先后切断,随后飞行员发出“MAYDAY”求救信号。冲压空气涡轮(RAT)在飞机坠毁前启动,为关键系统提供有限电力,但已无法挽回。
公开透露的语音记录中,一名飞行员质问“为什么要切断供油?”,另一人回应“我没有”。这一对答暗示驾驶舱内存在混乱,但未明确责任归属。
而坠机时两台飞机发动机燃油开关已恢复至“运行”位,但发动机未能重启,表明飞行员可能试图恢复动力但失败。
美国航空安全专家约翰·南斯指出,两个燃油开关在一秒内被切断,符合“人为操作的时间尺度”,但飞行员在爬升阶段关闭开关的行为极其罕见,甚至“不可思议”。
约翰·考克斯认为,开关被关闭可能是“误触”——例如飞行员试图处理一台发动机故障时,意外触碰另一台的开关;也可能是“故意”,但动机成谜。
调查报告附图显示失事客机的冲压空气涡轮在爬升阶段就已弹出
该机机长苏米特·萨巴瓦尔:56岁,飞行时长超15,000小时,其中8,596小时执飞波音787,堪称“资深老将”。副驾驶克莱夫·昆德尔:32岁,飞行时长3,403小时,波音787经验1,128小时,飞行生涯始于“学生时代的飞行梦”。
飞行员在应对突发故障时,可能因紧张或操作习惯错误触碰燃油开关。例如,若一台发动机出现异常,飞行员试图重启时误触另一台的开关。尽管动机成谜,但调查尚未完全排除“蓄意破坏”可能。飞行员是否有个人恩怨、精神问题或外部胁迫?目前尚无证据。两位飞行员的对话显示沟通不畅,是否存在协作失误?例如,一方关闭开关后未及时告知另一方,导致对方试图恢复动力时混淆操作。
调查报告显示,襟翼、起落架等系统均正常,且飞行路径无鸟类撞击迹象,排除了外部物理干扰。波音公司表示,燃油开关的设计“极不可能被意外触发”,暗示操作更可能是人为而非机械故障。
那么,飞机起飞后发动机燃油开关被关,是否会有机械故障或者远程遥控的可能呢?据透露,波音787的燃油开关是纯机械装置,无电子控制系统,无法通过远程指令关闭。这意味着,除非有人直接触碰驾驶舱内的开关,否则无法实现“遥控”。
专家安东尼·布里克豪斯强调:“燃油开关的关闭必须由人在驾驶舱内操作,不可能通过外部信号触发。”
尽管现代客机依赖复杂的电子系统,但燃油开关的物理特性使其成为“免疫网络攻击”的区域。目前无证据表明飞机遭遇了黑客入侵或恶意软件攻击。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也未提及“电子系统异常”或“外部信号干扰”。
也有猜测称,飞行员可能被劫持或胁迫关闭燃油开关。但根据调查报告,飞行员在起飞前通过了酒精测试,且无迹象显示其遭受胁迫。此外,若飞行员被劫持,劫持者需具备专业知识才能精准操作燃油开关,这种“高难度犯罪”的可行性极低。
目前而言,谁动了开关成为待解的谜题。是飞行员的误操作、故意行为,还是某种未知的机械故障?驾驶舱对话中的“你问我答”是否揭示了某人的“罪证”?抑或只是混乱中的相互指责? 开关虽被恢复至“运行”位,但发动机未能重启。是燃油供应中断后无法恢复,还是飞行员操作不当?
印度AAIB的初步报告聚焦于“燃油开关操作”,但未给出定论。最终报告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时间。
多国专家参与调查,波音和通用电气(发动机供应商)表示未发现机型设计缺陷。
印度航空的波音787飞机
回顾航空史,人为因素在空难中占比高达80%,人为因素仍是空难主因。
1996年印度航空814号班机劫持事件,飞行员在劫持过程中被迫改变航线,最终导致悲剧。2014年马航MH370失踪,飞行员可能故意关闭导航系统,引发全球搜寻。此次印度坠机事件再次凸显了人为操作风险的致命性。即使在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客机上,飞行员的每一个动作仍可能成为“生死开关”。
印度坠机事件的调查仍在进行,但现有证据更倾向于“人为操作”而非“遥控”。无论是误触、故意,还是沟通失误,这场悲剧都敲响了航空安全的警钟:加强飞行员心理评估,高压环境下,飞行员的心理状态需被纳入更严格的审查。优化驾驶舱设计,避免关键开关的误触风险,例如增加物理隔离或二次确认机制。透明化调查过程,公众对真相的追问,是推动航空安全进步的动力。
正如约翰·南斯所言:“每一次空难都是对行业的拷问。”唯有揭开燃油开关背后的真相,才能为未来的飞行安全筑牢防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