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很酷炫?很多车企都把它挂在嘴边,仿佛有了它,就能解放双手,轻松上路。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懂车帝和中南大学联合发布了一份《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安全场景研究报告》,用真实数据告诉你:别再迷信“自动驾驶”了,关键时刻,还得靠你自己!
这份报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41起典型辅助驾驶交通事故,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80.5%的事故都发生在白天!而且,事故多的场景是高速公路,追尾事故占比近四成。这和我们印象中的“夜间危险、雨天危险”完全相反,也说明了辅助驾驶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可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1. 辅助驾驶系统“看走眼”
现在的辅助驾驶系统,主要依靠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它们对付动态物体还行,但遇到静止的物体,尤其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就很容易“看走眼”,将其误判为背景或路标。这就导致了追尾事故频发。
2. 驾驶员过度依赖系统
很多驾驶员对辅助驾驶系统缺乏了解,误以为它就是“自动驾驶”,可以完全代替自己开车。于是,他们放松警惕,甚至玩手机、睡觉,终导致事故发生。
除了以上两点,报告中还提到了几种辅助驾驶系统的“考场噩梦”:
鬼探头: 路边有车或绿化带挡住视线,突然有行人或电动车冲出来,系统很难及时反应。
中国式加塞: 邻车突然并线,车距极小,对系统的预测能力是巨大考验,尤其在夜间或雨天,更容易发生事故。
恶劣天气: 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会严重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导致系统“失明”,无法正常工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辅助驾驶系统呢?
充分了解系统功能: 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系统的功能、限制和风险,不要盲目依赖。
保持警惕: 即使开启辅助驾驶,也要时刻关注路况,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不要玩手机、睡觉,保持注意力集中,安全驾驶。
总之,辅助驾驶系统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代替驾驶员。安全驾驶,还是得靠自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