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天工06,搁过去那叫“座驾”,现在时髦叫“孙颖莎同款”。满屏都是“智舱”、“豪舒”,仿佛不开这车,直接跟时代脱节。可话说回来,这“智能”、“豪华”、“舒适”,真能把幸福感拉满?还是说,只是往钱包里塞了把“收割机”?
这年头,车企恨不得把“量子计算”、“脑机接口”都往宣传册上招呼,不用几个科技黑话,感觉车都卖不出去。可细琢磨琢磨,这些“高概念”玩意儿,有多少能落到实处,真让咱老百姓用得着?或者说,纯粹是画饼充饥,忽悠人高价买单?
先聊聊这“灵犀座舱”。听着玄乎,说是汽车的“中枢神经”,能指挥全局。问题是,有多少车主能把这些功能玩明白?又有多少功能,不是中看不中用,反而添堵?说白了,有些所谓的智能,还不如一个顺手的手机支架实在。而且,车子一旦跟智能挂钩,安全隐患就得提着心。万一“神经系统”出了岔子,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再说说这“豪舒”。30个储物格,听着敞亮,可真能塞满吗?还是为了撑场面,显得车够大够气派?节能防晒玻璃,后排是舒服了,可会不会影响司机视线?座椅按摩、加热、通风,确实享受,可这享受,值不值多掏那么多银子?要知道,不少老炮儿开车,更看重座椅的承托性和包裹感,那些花活儿,真不如一个靠谱的腰托。
平心而论,红旗天工06在营造舒适性方面,确实花了心思。比如,全包覆软包内饰,摸着顺滑。百来项降噪技术,也确实能减少噪音,提高乘坐体验。但舒适这玩意儿,太个性化了。有人喜欢陷在沙发里,有人喜欢板正的坐姿。有人嫌发动机声吵,有人就爱听那轰鸣。
现在车企都爱说“用户至上”,可真正的用户需求是啥?是那些华而不实的智能配置,还是皮实耐用的品质?是那些堆砌的豪华装备,还是实打实的性价比?这恐怕是车企们要好好掂量掂量的事。
换个角度看,红旗天工06卖得火,也反映了当下老百姓的一种心态。都想过得更精致,愿意为舒适和享受花钱。可这种追求,是不是有点跑偏了?是不是被商家的营销套路给拿捏了?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车当成身份的象征,移动的“会客厅”时,是不是忘了它最初的使命?是不是忘了车是用来代步的,而不是用来攀比和炫耀的?
当然,红旗天工06的出现,也给其他车企敲了个警钟。想在红海里杀出一条血路,光靠降价促销是行不通的,得在产品力上下硬功夫。但这功夫,不是指往车里塞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而是要真正摸清用户的心思,造出靠谱耐用、物有所值的车。
或许,等哪天,咱们不再盲目追捧汽车的智能化和豪华感,而是更看重它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时,汽车市场才能回归正轨。到时候,像红旗天工06这样的车,或许也会褪去网红光环,回归到它作为交通工具的本真。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供着的。
说白了,红旗天工06,以及它所代表的这种消费风潮,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咱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映照出咱们有时会在物欲横流中迷失的窘境。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鲜活的注脚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