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发布三款概念车,欲在中国市场实现逆袭

行吧,咱们聊聊大众这次在上海车展上摆弄出的那几台概念车。仨瓜俩枣,一个轿车,俩SUV,都说要在咱们这儿开花结果。这事儿,你瞅着是厂商秀肌肉,实际上,后头门道精着呢。

先盘盘这三款车。一汽-大众那款ID.AURA,纯电挂帅,姿态倒是挺飒。上汽大众的ID.ERA,增程扛把子,身量魁梧,扬言续航破千。最有嚼头的,还得数大众安徽的ID.EVO,攀上小鹏这门亲,也是纯电,造型够抓眼球。三款车,仨路数,仨腔调,明摆着是想把各路金主一网打尽。

大众发布三款概念车,欲在中国市场实现逆袭-有驾

可问题也来了,昔日里端着架子的“大众桑”,咋也这么卖力地“讨好”中国市场了?想当年,它可是“神车”般的存在,如今也得下凡搞“订制”了?

说白了,内卷呗。国内新能源车企,像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比亚迪、蔚来、理想,哪个是善茬?以前大众仗着燃油车的老底儿,现在换了赛道,那点优势,也就那样了。咱老百姓又不傻,瞅配置、比价格、掂量智能化,谁也不想当冤大头。

大众发布三款概念车,欲在中国市场实现逆袭-有驾

所以,大众搞“中国订制”,说白了也是赶鸭子上架。你想啊,以前全球车型,改头换面慢吞吞,压根儿跟不上咱这儿消费者的节奏。现在搞“订制”,就能麻溜儿地响应市场,更快地把新玩意儿、新花样儿安排上。

BUT,这种“订制”真的灵光吗?

有人觉着,这绝对是好事。好歹,能更精准地挠到咱中国消费者的痒处。再说了,和本土企业联手,也能更快地取取经,学点真本事,就比如这次和小鹏的“眉来眼去”。

大众发布三款概念车,欲在中国市场实现逆袭-有驾

但也有人犯嘀咕,这种“订制”会不会消化不良?毕竟,大众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老成持重、皮实耐用。现在搞些太出格的设计,会不会让老粉儿觉得“变味儿”了?再说了,和本土企业搭伙,技术上会不会被“反哺”?

往深了挖,这其实折射出汽车圈儿的一个大命题: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拉锯战。早些年,车企都玩全球车型,一套模子卖遍天下。现如今,各地市场的胃口越来越刁钻,本土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可不是汽车行业独一份儿,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类似的抉择。就拿快餐、服装、甚至互联网来说,都得看人下菜碟,根据不同地域的特色,搞本土化的微调。

大众发布三款概念车,欲在中国市场实现逆袭-有驾

这种趋势,对于企业而言,既是彩蛋,也是陷阱。彩蛋在于,能更精准地get到当地市场的G点,抢占更多的地盘儿。陷阱在于,要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适应当地的营商环境,稍有不慎,就得“水土不服”。

说回到大众,这次祭出的三款概念车,能不能一炮而红,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至少,它亮明了一种态度:大众正在铆足了劲儿,想扎根中国市场,想拥抱新能源这股大潮。

这就像一个老相识,突然换了个发型,穿上了嘻哈装。你或许会觉得有点辣眼睛,但也能感受到他的那份努力和求变。至于最后效果咋样,还得让市场这块试金石来掂量。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汽车江湖,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有戏。毕竟,咱消费者就喜欢看百花齐放,不是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