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安全已从基础需求跃升为衡量车企技术实力与品牌价值的核心标尺。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者,奇瑞汽车始终将“安全”视为不可妥协的底线,从研发理念到技术落地,从测试验证到量产交付,每一步都以“安全平权”为目标,致力于让全球用户享受中国智造的硬核安全实力。
5月13日,以“底线”为主题的奇瑞汽车安全之夜在芜湖奇瑞碰撞安全试验室举行。在这场活动中,奇瑞不仅向全球展示了其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发布了首款C级智慧新旗舰轿车风云A9L,同时向外界传递了明确信号:安全是奇瑞不可动摇的底线。从碰撞测试到动力系统验证,从智能安全到健康防护,奇瑞以四大维度构建起全场景安全体系,刷新了中国汽车的安全标准。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我们就是要用技术的“一千零一夜”,让全球的用户看到我们的家底,看到我们的底线,看到我们的诚意,让大家用奇瑞车放心、安心。
极限碰撞测试——重构安全冗余新高度
作为亚洲最大的碰撞安全试验室,奇瑞龙山试验中心是奇瑞安全标准的“锻造炉”。每一款车型需经历67种场景碰撞、7500次模拟仿真碰撞以及超100次实车碰撞的严苛考验。而风云A9L的诞生,则将这一标准推向全新高度。
在“铁人三项”极限测试中,风云A9L以远超国家标准的强度完成三大挑战:
400mm深水区测试 :模拟4倍于国标的极端涉水环境,验证电池密封性与防水性能;
40km/h时速刮底实验 :以40mm重叠量模拟极端路况下的底盘剐蹭,确保动力系统零损伤;
55km/h中心柱碰 :以行业常规2.95-3.36倍的速度撞击,电池包无泄漏、绝缘电阻稳定在500Ω/V以上。
更震撼的是“双车对撞”测试:风云A9L以相对120km/h的速度完成撞击后,A/B/C柱未发生结构失效,乘员舱完整保留生存空间;车门可单手开启、气囊正常弹开、油箱与电池无泄漏起火。这些测试不仅是技术的验证,更是奇瑞对“安全冗余”的执着——以超越用户预期的标准,筑牢生命防线。
全域自研动力系统——十年质保背后的硬核底气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动力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乎用户的长途安全。风云A9L搭载的鲲鹏超能混动CDM 6.0动力系统,历经超1.5万小时台架验证与200万公里整车测试,相当于用户高强度驾驶10年后的状态仍能保持稳定输出,并提供“终身质保”承诺。
该系统综合热效率达45.79%,极限热效率达47%,实测百公里油耗仅3.65L,综合续航超2500km。超长续航不仅终结了用户的里程焦虑,更通过高效节能降低了长途驾驶中的潜在风险。此外,鲲鹏方刀电池采用41层防护设计,结合高真空一体压铸技术,实现电池包结构强度与轻量化的平衡,确保碰撞后无泄漏、无冒烟、无起火。
智能安全技术——毫秒级响应的“隐形护盾”
智能化时代的安全,不仅需要被动防御,更需主动预判与精准干预。风云A9L的AI数字底盘2.0通过前双叉臂+后高阶五连杆结构、HDS液压隔振系统与CDC道路预瞄功能,实现每秒1000次路面扫描与100次阻尼调节,确保车辆动态稳定。
猎鹰700驾驶辅助系统则依托27颗传感器,支持200米超远探测,可完成135km/h高速紧急避障、130km/h对静止车辆刹停以及60km/h“鬼探头”场景下的儿童保护。毫秒级的响应速度,将危险扼杀于萌芽阶段。而MCB碰撞后二次制动系统可在1秒内紧急制动,彻底杜绝二次事故;EDR门锁功能与落水逃生设计,则进一步保障碰撞后车门开启与乘员逃生时间。
健康与结构安全——从呼吸到骨骼的全维度防护
奇瑞对安全的追求不仅限于机械性能,更延伸至乘员的健康与生存空间。风云A9L的“磐石车身2.0”基于全球五星安全标准打造,整车高强度钢铝占比达88%,前成员舱核心骨架100%覆盖2000MPa热成型钢(1cm²可承重20吨),配合四吸能盒与“目”字型铝合金双防撞梁,形成碰撞能量的逐级溃缩体系。
座舱内,婴儿级生态材料与CN95级空气过滤系统将甲醛浓度降至国标1/10,打造“呼吸级”健康空间;9安全气囊组合中,2060mm超长侧气帘与远端气囊以6秒保压时长构建“柔性护盾”;航空航天级电磁屏蔽材料则使座舱辐射趋近于零,孕期乘客亦可无忧乘坐。
作为奇瑞冲击高端市场的里程碑之作,风云A9L以四大安全维度为基石,对标百万级豪华轿车标准,重新定义了“安全平权”的内涵。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演讲中直言:风云A9L的用料令人发指,就是这么安全!
市场的热烈回应印证了这一理念的成功。自上海车展开启小订以来,风云A9L盲订订单量突破5386台,限量增发的5000台创始版被迅速抢订。这不仅是对产品力的认可,更是对奇瑞安全价值观的投票。
写在最后: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赛道上,奇瑞以全域自研技术为矛,以安全之盾为甲,推动中国汽车品牌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蜕变。未来,随着风云A9L登陆全球市场,奇瑞将继续以“安全是底线”为核心理念,在全球价值竞争中书写中国汽车的新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