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插进门锁,不是任何一辆车的钥匙,而是长安启源A06的那一把——发布会现场刚刚散场,我拖着沉重的相机包去试坐后排。车门一拉,座椅自动调节,28点按摩悄悄启动,仿佛这不是家轿,是某个五星级SPA房。外头展示区还在轮番播放“超高得房率”的宣传片,我反而注意到一地零碎矿泉水瓶和临时笔记本,成了这场“舒适革命”的不起眼证据:真正的好车,总藏在细节里,不在热闹的口号中。*
如果坐在车里的你,不问动力,也不关心电池,先摸一摸座椅侧面的缝线,打开隐藏式挂钩,再用声纹关门……会不会觉得,这是一场和早已见怪不怪的家轿体验“开战”?
说回9月28日的发布及全球先享预订,11.99-15.99万元的亲民价格区间,实际上不是长安对市场的投诚,而更像一次用“小成本换大体验”的豪赌。汽车圈每年动静大得很,新车型隔三岔五一上,大家都花力气比续航,比加速度,比平台技术——长安却拎出“大美舒享”当主角,这无疑是想抓住“家轿体验”里最被集体忽略的部分。
回到专业视角,启源A06没搞参数军备赛,也没玩噱头堆砌。所谓的“90%超高得房率”、“大平层式宽适空间”,其实是一种空间哲学游戏,把有限尺寸里每一寸空间榨干利用。难得的是它不仅照顾主驾驶,更给副驾和后排乘客平等待遇——什么“前后排平权座椅”,听上去带点社会心理学意味,实际是把家用空间感落到数据和配置上。这在中国电动车市场高度同质化的语境下,是一次试图扭转赛点的操作:不再追逐最大电池,而追求最大舒适。
座椅“28点马尔代夫按摩模式”、“145°无级电动零压后排”这些文案背后,是真能一键拉平、自动识别体型的大号坐垫和记忆调节。用户也许不会天天用,但只要用过一次,就再难忍回普通汽车的硬板凳。至于“拍一拍开启前后备箱”、“声纹识别”、和类似数智旋钮的交互设计,汽车厂商以此证明自己“懂人”,但用户能不能感觉到温柔,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汽车变成“移动客厅”才能涌现的体验品质。
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与6C闪充技术则端的是硬核自证。“高压快充”是行业趋势,长安没大说特说,而是埋在“舒享出行”整个体系下去。一方面满足技术自信,另一方面不把技术孤立成炫技。全铝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懂行的人会留意操控,但不懂行的用起来也直观感受到“这车不颠”,这才是“好开与舒服”双保险的底蕴。
品牌层面,启源A06的定位并不是一次性抢头条。它接力了长安“科技普惠”的基调,又往“情感化出行”迈了一步。从家用代步工具到“移动生活空间”,这一步听着挺哲学,骨子里却是消费者一天天车上时间变长后,对“舒服”和“智能”的执着。A06的早期预订模式,有点“边做边听意见”的意思——一场有温度的工业产品实验。
很快就要提到竞争。比亚迪秦PLUS、吉利帝豪等同价位对手,比技术有千年老道,比配置寸土必争,眼下趋势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拼谁能把“用户场景”打磨得纤毫毕现。长安启源A06如果撑起“舒适智能家轿”这块天,理论上是在同质化市场里找出一条岔路。我喜欢这样的策略,因为它让一个车企真正面对人的日常,而不是只面对工程师的excel表格。
细节层面,“四季零压座椅”、“双层车载冰箱”、种种B柱小挂钩、甚至隐藏式挂衣空间,都是以实用主义反击“堆料主义”。行业内我们常调侃造车如装修:你以为堆功能是高级,其实住进去了才知道,最贴心的往往就是那个不起眼的卫生间插座和阳台收纳。
智能化赛道也不容小觑。长安启源A06的“SDA数智平台”和“天枢智能驾驶系统”,吹得不算太响,但确实把“底层架构”和“车云联动”做了平台级升级。在智能电车白热化大竞技里,软件生态谁落后谁掉队,毫秒同步控制和全场景智驾,并非浮夸而是刚需。*说句题外话,作为从业者我们常感叹:车多了,芯片多了,体验反而更难做精细,每项升级都得慎之又慎,如同在钢丝绳上玩太极。*
至于长安启源A06是不是“定义者”,还是“勇敢的追赶者”,看法可以有分歧。它的推新策略,实际上是中国品牌逐步从“模仿欧洲”、“模仿日韩”到现在的自我创新:不一定只是“我也有”,更像是“我能定义自己的舒适”。技术和需求绑定越紧,车才能有“灵魂”,而不是只是个代步机器的壳。
行业大势未定,“舒适”会不会站到智能和电动之后成为第三极?这很大程度由用户定义。如果将来大家选车只问空间布局和智能座椅,而不再争论加速性能和纯电续航,那造车这行,估计要去聘一些家装设计师和心理咨询师了——*毕竟空间感和幸福感,也许才是下一个参数竞赛的主场*。
落于最后一段,不如开放一个问题:你真的在意自己的出行体验吗?如果让你舍弃一点性能,换取更舒适的空间、更懂你的小细节,愿意为此付出几千块或者几个选择优先级吗?这个问题,留给每一个忙于赶路的人,也留给不断推陈出新的车企们:是继续拼速度还是慢下来,真正把行车做成“家”。
*长安启源A06的“预订开启”,到底能否打响家轿体验战,还需时间。毕竟,漂亮的数据和炫目的新功能,无论多热闹,最终都要落在一年365天的每一场堵车、每一次全家出行,还有每一个你想回家的深夜。*
*噢,对了,谁还记得那堆矿泉水瓶和临时笔记本?会不会也是“舒适体验”在现场最真实的证据——不被宣传片拍进去,但却是每一天用户的生活碎片。这才是我理解的,车之于生活,最冷静,又最温柔的意义。*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