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提到新能源汽车安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被动防护”——比如给电池加一层更厚的护板,或者用更坚固的材料做箱体,以此来抵御外部伤害。但随着用车场景的多样化,单纯的被动防护已经难以满足车主对安全的更高需求。如今,消费者更期待的是“主动保障”——在风险发生前做好预防,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应对,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领克10 EM-P金砖电池的一系列技术设计与测试表现,正展现了新能源汽车安全从“被动防护”向“主动保障”的转变。
相较于传统电池依赖材料性能的被动防护,领克10 EM-P金砖电池依托多项主动防护技术,在高温、涉水、刮底、热失控等场景中展现出更可靠的安全性能,还延伸至整车层面形成协同防护。
高温充电场景下,传统被动防护易受温度限制,而金砖电池的“双重热管理”技术实现主动温控。电池在40℃环境静置12小时后,冷板上下表面耐300℃高温30分钟的绝缘涂层,从源头阻隔外部热量;电芯间航空级超薄热阻隔材料,主动阻断电芯间热量传导;配合“八维防护设计”的吸热组件与即时冷却功能,可快速排出热量。即便进行高倍率快充、低倍率慢充及高低负载放电测试,电池效率始终稳定无波动,摆脱对单纯材料耐高温性能的依赖。
应对涉水风险,金砖电池的“五重防护”密封设计实现动态主动防护。中汽研新能源检验中心测试中,满电电池包在含3.5%盐分(接近海水浓度)的泥水中带电浸泡48小时,通过高强度螺栓与高耐候性结构胶协同,主动适应浸泡压力变化,确保密封性能不衰减。测试结果显示,电池包绝缘阻值正常、无进水隐患,密封性能超国标48倍,即便在350mm水深中颠簸行驶500m,也能主动抵御渗水。
针对刮底风险,金砖电池采用“结构+模态”主动防护组合。14mm厚铝合金复合多层底部防护结构,可主动分散37km/h速度下刮过直径150mm钢制圆球的冲击力;70Hz电池包模态设计,主动避开日常颠簸共振频率,减少电芯移位风险。且采用6061-T6铝合金挤出型材拼焊工艺的箱体框架,在国标车速柱碰测试中能主动抵御碰撞力,实现电芯“零”侵入,从“硬抗”转向“主动卸力+规避共振”。
热失控场景中,主动响应机制更凸显“主动保障”理念。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行业首次测试中,6mm一字型钨钢针以1mm/s速度刺入电池包76.41mm触发热失控后,防爆阀即时开启释压,四门解锁弹出门把手,车内大屏与车外双闪、提示声同步预警,1秒内推送云端与APP报警。同时主动控制风险范围,乘员舱无明火,烟气浓度、CO浓度远低于标准,24小时后舱温降至室温且无复燃风险。
此外,领克10 EM-P将安全理念延伸至整车,全球首创G-AES系统主动识别突发状况并调整车辆姿态,博世IPB2.0线控制动主动缩短制动距离,四驱系统通过毫秒级扭矩分配主动提升低附着路面稳定性,与电池主动防护协同构建“全域安全+”体系。
领克10 EM-P携金砖电池而来,将于9月8日在宁波正式上市。作为领克品牌全系四驱的混动旗舰,它不仅用高颜值外观和豪华内饰诠释品质,更以“全域安全”理念守护每一次出行,金砖电池的实测数据让安全更有底气。对于重视行车安全、追求性能与品质的消费者,不妨提前走进线下门店,近距离体验这款车的安全防护与舒适质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