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10580!铃木 UY125新车正式上市,配备多项升级但仍未解决核心痛点令人期待未来改进
今天聊的这台125小排量的神车,你还记得么?铃木 UY125,几年前那个被称作魔性的单车。突然想起前几天骑出去,路上一个销售扯着嗓子:兄弟,这车省油耐操,关键便宜。我伸手搭了把头盔,说听着倒是香,但你们那些硬件配置,真不敢说放心。他一边笑着,一边给我指了指新款,估算差不多只涨了300块,10580。真是心理价位。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新款升了 five 项配置:亮点是前灯从18瓦搞到30瓦,夜路感受明显不同。你们猜,整车能省下多少电能?(这段先按下不表)优化的ECU也算不上啥钱包杀手,增加了驻车制动,无钥匙启动,发动机减压阀,也算是看得过去的升级。可我心里其实在想:那些实用功能背后,是不是超出它的钱包承受范围?毕竟超级芯的发动机,够用就行了。路上有人问我:你觉得这次升级值不值?我:还得看实际用车场景。
对比着看,便宜点的电动车都能带上ABS、CBS、TCS,哪怕价格都在四千以内。铃木一直是账面稳妥,安全就像家门口的防盗门,缺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你考虑过吗?没有ABS的刹车偏软,尤其湿滑天更明显。去年修理工跟我说:这车刹车比起别家,确实差点意思。说到这,我想起去年一朋友骑U125打滑摔倒,那个软刹车让人抓狂。
其实我也曾怀疑:铃木为什么还固执于用那套风冷?在国内这块市场,产线能不能跟上?我查了下,最新的发动机型号是SEP系列,在印度、日本那边都投产了(信息来源略有不确定,估算偏多)。我为什么觉得:让铃木自主研发更贴地的技术,不比洋货滞后三五年强多了?不过话会说迟些,国产化的节奏要快,也还得看补贴政策,这点我还不敢打包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和相册,发现上次骑车,跑336公里才用掉一箱油,从来没有真的跑过300公里。别说油耗,只是心里想:这个续航,算是官方说法的样本少,实际平时用,估算在270左右吧(估算/体感),1公里耗掉大概0.07升油。那东西油品质量都在变,你说真能跑到305公里?我不敢保证。
说到这,车厂的研发思路是不是有点啊呀,不然这样吧——其实也不总是坏事,起码比刚推出来满是缺陷要好。否则,换了代不就成打补丁吗?但你市场竞争那是拼硬核实力。你不补,后面就堵住了口。
我不得不问:为什么铃木迟迟不引入ESP?你说,一个排量不大的小车,怎么连个主动安全都不考虑?就像我刚买个二手车,发现它的刹车要软得出奇,还在想:是不是生产线的问题?还是设计就是这样?估计是成本的压力在作祟,也或者他们认为日常使用安全性够就行。可我又想着:这算是安全底线的最低要求吧。
我心里其实有点嫌麻烦。别的不说,安全第一,或者说钱都花在刀刃上。你说铃木U125都那价位了,为什么不多考虑点真正的硬件升级?就像那销售说的:省油,皮实,动力够用,足矣。但我也在想:人家(竞争者)都在硬件上下功夫,铃木还在套路配置。你说,未来改款是不是一定要硬菜加得更足?还是说只做差不多的事才是它的风格?我真是猜不透。
现在看,4千多块电动车都标配ABS、CBS、TCS,价格还低。这架势下,铃木还高冷个啥子?还是觉得我们现在的模式还能持续?我琢磨着:其实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像快餐店。要么就做快刀斩乱麻,要么就一直面人情。
让人烦的是,市场上入门款都快追上它的硬件配置,偏偏铃木偏要走自己那条路。你们说,接下来他们会不会考虑改品牌策略?还是仍保留忍耐就是美德的小心思?估算他们能撑几回?我不太敢说。
我这么琢磨着:其实很多改款的硬指标都差不了太多,政策、成本、品牌调性一环套一环。核心的问题还是——大家都想安全点、耐用点、省油点,最后还是得真刀真枪来。
这个行业真留不住不变的脚步。你们觉得,铃木是不是太拘泥于硬件不过硬,反而让未来的升级变得更难实现?还是说,它坚持稳妥经营也是一种智慧?唉,看来我得给它点时间,看看下一代会不会让人更心动点。反正,庆幸的是,这个细节——那个油箱填料的盖子,刚才我摸了一次,挺牢的,像没问题似的。
不过啊,现实中的改变总比想象的来得慢一些。谁又能知道,下一款是不是会吧价格拉到百八十?或者,加上个ESP?又或者,干脆补个大灯正面灯条?这就是现实,你我都知道。在这个行业这般碳水化合物充斥时,真正的闪光点还藏在那些被忽视的小细节里。
所以,问你一声:你觉得,铃木未来还会怎么变?还是会继续浑水摸鱼到吃老本?其实我心里有个猜测(这段不敢太确信),铃木也在偷偷研究那款混动车或纯电,毕竟时代在变嘛。可问题是——那它到底敢不敢玩大一点?还是说,还是得稳扎稳打先?(这段观点纯凭个人臆测,不一定靠谱)
我挺喜欢这股钻研的劲儿的——就算它的安全措施一直不够。毕竟,骑车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刹车会不会软趴趴的,要不要多留点心。未来怎么走?这个问题留给它,也留给我自己。嗯,你有没有想过,下一次出门,手里那只便宜的U125会不会突然飞升成安全标配?嗯,也许只是天方夜谭。
全部评论 (0)